渭城區紀委推動派駐監督從“有效覆蓋”向“提升效能”邁進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深化紀檢監察派駐機構改革的決策部署,渭城區紀委監委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準確把握改革根本方向,嚴格遵循頂層設計,緊密結合實際,認真謀劃,蹄疾步穩推動派駐監督從“有效覆蓋”向“提升效能”邁進。

一是把“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作為制高點,著力提高政治站位。按照黨的十九大作出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戰略部署,堅持黨對紀檢監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把“講政治”作為派駐監督最鮮明的底色,突出派駐監督的政治本質,在領導體制上,建立區紀委常委會統一領導、區紀委監委統一管理的派駐工作領導體制,強化區紀委監委對各紀檢監察派駐機構的綜合協調、聯絡和領導、指導;在權限賦予上,實現有限賦權和有效控權相結合;在工作機制上,推進內部工作流程的再造。

二是把增強對公權力和公職人員監督的有形覆蓋、有效性覆蓋作為入射點,著力擴大輻射範圍。堅持把派駐機構改革工作作為深化監察體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對標對錶,在5月中旬制定下發了《渭城區紀委監委派駐機構改革方案》,《方案》根據工作需要和業務關聯性,科學設置綜合派駐紀檢監察組10個,實現對全區51家區一級黨和國家機關監督的全覆蓋,原來的27個紀檢組不再保留;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深化監察體制改革,將監察職能向各街道延伸覆蓋輻射,9月中旬,制定下發了《渭城區紀委監委監察職能向街道延伸的實施方案》,《方案》保留4個街道的紀工委設置,同時在每個街道設立了派出監察組,與紀工委合署辦公,實現了對街道轄區內所有行使公權力公職人員監督的有效覆蓋和輻射。

三是把持續深化紀檢監察派駐機構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作為突破點,著力解決派駐困惑。找準定位轉職能,強化“身份意識”,把派駐機構的職責迴歸到“執紀監督問責”定位上來,強化履行對駐在部門的監督責任,不再承擔駐在部門領導班子履行主體責任相關日常工作;聚焦主業轉方式,由“參與檢查”向“監督問責”轉變,突出監督重點,立足防微杜漸,緊盯“不落實的事”、“不落實的人”、“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的行為”,變過程推進為倒查追責,實現真監督、嚴執紀、問實責;夯實基礎轉作風,從隊伍建設、辦案工作、後勤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務實管用的規定,推動作風建設經常化、規範化。

四是把創新監督方法、探索監督有效途徑、提升派駐監督效能作為落腳點,著力增強監督效果。通過參加駐在部門黨組會議、民主生活會、“三重一大”事項及專題會議等“明底數”,通過不定期對駐在部門及其關鍵崗位負責人開展廉政提醒談話“找苗頭”,通過對駐在部門存在的問題發監察建議、跟蹤監督“堵漏洞”,通過組織駐在部門黨員、幹部開展警示教育“常震懾”,近距離、全天候、常態化對駐在部門進行監督,努力構建與駐在部門同向發力、同頻共振、靶向用力的工作格局,切實提升派駐監督實效。

(渭城區紀委監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