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遊戲不香了?上線首日,谷歌 STADIA 遭遇一邊倒差評

雲遊戲不香了?上線首日,谷歌 STADIA 遭遇一邊倒差評


不要下載、不用安裝,只要五秒鐘,你就可以開始遊戲。在今年 3 月遊戲開發者大會上,谷歌正式宣告雲遊戲平臺 Stadia 誕生,號稱可以徹底改變我們玩遊戲的方式,顛覆整個遊戲行業。

谷歌的實力不可小覷,“阿爾法狗”珠玉在前,沒人敢小瞧谷歌的技術實力。歷經大半年研發溝通,谷歌 Stadia 前幾日正式上線。媒體們熱切的期盼,想試試看谷歌費盡心思打磨出的產品究竟怎樣。

雲遊戲不香了?上線首日,谷歌 STADIA 遭遇一邊倒差評

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預想中的火爆場景沒有出現,千呼萬喚始出來谷歌 Stadia ,在上線第一天便遇到了不少麻煩。就目前的媒體評測而言,谷歌 Stadia 可謂是出師不利,媒體評測呈現一邊倒的惡評趨勢。

知名遊戲媒體 IGN 給 Stadia 的雲服務打出了 6 分的評價,Kotaku 認為產品模式不清晰、付費模式沒有吸引力、延遲度很高、遊戲種類不齊全等。而《福布斯》的評價最不留情面:“一場技術上和概念上的災難,遊戲表現令人震驚的差。”

- ① -

時機未到

嚴重缺失的功能,寥寥二十餘款遊戲,還有差勁的流媒體服務,在場的媒體給出了近乎一致的評價:“The future is not here yet”(未來還沒有到來)。

或許與大多數玩家想的不一樣,雲遊戲的概念並不新鮮。所謂雲遊戲即指將遊戲放在雲端服務器運行的遊戲方式。雲遊戲模式下,遊戲的存儲、計算、渲染等都在雲端完成,玩家可通過任意切換終端隨時隨地體驗高品質遊戲。

雲遊戲不香了?上線首日,谷歌 STADIA 遭遇一邊倒差評

早在十年前,AMD 公司就在 2009 年初的 CES 上展示過遊戲遠程渲染技術,它的基本原理是由搭載高端處理器高檔顯卡的服務器來進行遊戲畫面渲染和運算,遊戲畫面通過網絡直播到 輕薄筆記本或者掌上設備中。可惜由於當年帶寬網速限制,遊戲遠程渲染技術發展得並不順利。

後來英偉達與索尼也先後在雲遊戲上投入大量精力,英偉達雲主機一度支持 250 多款遊戲,然而結果並沒有多少改變,同樣鮮人問津。

近兩年雲遊戲重新火起來,一部分原因是雲計算價格不斷下降,另外很大一部分得益於 5G 商用。去年,5G 在部分國家率先商用的消息開始傳播,引得谷歌、任天堂、微軟、騰訊等明星企業接連入局。

5G 有望解決雲遊戲必需的高帶寬網絡,各家公司普遍認為雲遊戲將成為 5G 時代“殺手級”應用。然而,以谷歌 Stadia 首日表現來看,雲遊戲需要克服的難題遠不止帶寬網速這麼簡單。

- ② -

路走歪了

雲遊戲的核心優勢在於便捷,可以擺脫龐大笨重的 PC 主機,還能在不同終端上相互切換。但是在現實生活,雲遊戲更像是一種妥協的選擇,對於那些不想在硬件上投入太多成本的非核心遊戲玩家,雲遊戲或許可以讓他們嚐嚐鮮。


令人遺憾的是,谷歌在首批 Stadia 上部署的遊戲,幾乎都是對硬件要求頗高的 3A 大作,部分還是對延遲極為嚴格的 FPS 遊戲。3A 大作的玩家在人群分類中算得上硬核玩家,這類群體有個共同的特徵:對性能的要求極為苛刻。像 FPS 槍擊類遊戲,幾毫秒的延遲差距足以被對手“秒掉”,谷歌 Stadia 平均 50 毫秒的延遲看起來毫無優勢。對於高手來說,甚至可以說是難以容忍。

雲遊戲不香了?上線首日,谷歌 STADIA 遭遇一邊倒差評

此外,雲遊戲隨時隨地玩遊戲的理念並沒有被髮揚光大。谷歌 Stadia 平臺外帶專用的獨家手柄,理論上在手機上確實可以玩這些遊戲,但是還是要帶上沉重的手柄。如此一來,硬核玩家還不如去買 Switch、PS4 或者 Xbox one。

差距最大的還不是性能,內容庫的缺失才是硬傷。3 月谷歌初次宣佈的時候號稱首發時會有三十多款遊戲可供選擇,然而實際只有二十來款,而它的競爭對手們,最少也有上千款遊戲。Stadia 手柄的價格雖然便宜得多,但是考慮到昂貴的訂閱月費,綜合費用甚至比自己購買硬件加遊戲還貴。


- ③ -

中國模式

與廣大玩家以前接觸到的買斷制不同,此次谷歌 Stadia 提出的新的收費模式是訂閱制,高昂的維護成本,天生就註定了雲遊戲不會出現傳統模式下的買斷制。服務器主機不僅要保存和交互玩家關鍵數據,甚至還得負責所有的效果運算。這也就意味著原本處理器與顯卡要乾的活全部交由服務器呈現,服務器的壓力將會成倍的增長,成本自然也會隨著陡增。

雲遊戲不香了?上線首日,谷歌 STADIA 遭遇一邊倒差評

太平洋一側的谷歌 Stadia 團隊急得焦頭爛額,然而在大洋另一側,多家中國公司卻因雲遊戲概念股價大漲。國內現有的雲遊戲廠商大致分為兩派:一派是基於 X86 架構(PC端),針對 PC 遊戲雲化;另一派是基於 ARM 架構,解決移動遊戲雲化。前者代表性公司是動視雲科技、達龍信息科技,後者則有微算互聯、海譽動想科技等。

騰訊、華為作為遊戲與雲計算界的大佬,在兩條賽道上都有佈局,移動、PC 兩不誤。由於國內缺少 3A 遊戲製作公司,國內 3A 遊戲玩家也是小眾人群,國內兩派雲遊戲廠商都沒有主攻 3A 遊戲,反而更加註重端遊與手遊雲化。特別是雲手遊,不用下載就可暢玩的模式在測試時飽受好評。同時雲手遊不需要手柄操作,用戶也省去購買手柄的費用,在推廣階段更容易讓用戶接受。

雲遊戲不香了?上線首日,谷歌 STADIA 遭遇一邊倒差評

雲遊戲的風已經颳起,谷歌的嘗試不盡人意不代表雲遊戲沒有前途。未來,隨著 5G 的普及以及雲計算能力的進一步提高,雲遊戲的效果肯定會越來越棒。即使在 FPS 類遊戲上難以滿足延遲要求,MOBA、SLG、RPG 等類型遊戲也足以讓玩家“樂不思蜀”。相信在可見的未來,雲遊戲至少會佔據一部分市場份額,讓一部分玩家成為真正的“雲玩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