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教育引導群眾多感黨恩

滕德銀

玉樹藏族自治州舉辦"玉樹抗震救災精神"情景式黨課巡迴演出活動,以"感黨恩、銘黨恩、報黨恩"為主題演繹玉樹抗震救災的艱辛歷程和波瀾壯闊的重建奇蹟,巡迴演出歷時8天,演出7場(次),3000餘名基層黨員幹部參加活動。果洛藏族自治州立足牧民黨員居住分散等實際問題,採取"帳篷黨支部"等現場教學、送學下鄉形式開展學習,確保各級各類黨員都納入到主題教育中。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開展"牢記宗旨共唱民族團結歌、不忘初心同為黨旗添光彩"主題廣場文藝演出等文體活動,引導廣大牧民群眾感黨恩、跟黨走。(11月21日,人民日報)

筆者覺得:要教育引導群眾多感黨恩。

黨和人民的關係是什麼?是魚水關係,不是水火不容的關係。

在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推進鄉村振興和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我們都應該堅持一點,那就是對群眾的教育引導,要引導教育群眾知黨恩、感黨恩,永遠跟黨走。

感黨恩,要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新中國成立前和成立後的巨大變化,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的巨大變化,那是"翻身農奴把歌唱",當了主人。

感黨恩,要從大事情來說。特別是改革開放的40多年來,國家的發展,那是在世界上都是快速的。舉世矚目,國人的國際社會地位提升了很多很多。

感黨恩,要從具體的事情上來說。如何說,那就用對比的方式最好。對比什麼?對比衣食住行的變化,對比口袋裡錢的變化,對比精神狀態的變化……

以上這些"感黨恩",都有例子,都是切身的一些體會。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歷史的總結,是真理的光芒。知黨恩、感黨恩,永遠跟黨走,我們的56個民族才會有光明的未來。

要教育引導群眾多感黨恩,是我們各級黨員幹部都應該做好的一件大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