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口碑“新服務”推動數智化變革

餓了麼口碑“新服務”推動數智化變革

阿里巴巴合夥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湯華生 攝

打造“本地生活商業操作系統”,為百萬商戶提供數智化服務

“過去一年半,我們說‘投入無上限’,都投入到了哪裡?就投入到了新服務上。”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表示,目前本地生活服務行業數智化滲透率不足15%,還處於十分初期的階段,數智化變革,才是行業的未來與方向。

11月19日,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發佈“新服務”戰略,餓了麼口碑通過打造“本地生活商業操作系統”,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為百萬商戶提供“數智中臺”,和商戶一起深化行業的變革。

多平臺貫通全渠道運營

根據調查,超60%本地生活商戶希望擁有數字化運營工具,約72%商戶渴望全渠道運營。“阿里本地生活商業操作系統”整合口碑餓了麼到店和到家的各項能力,建立了從選址、供應鏈、預訂、點單、配送、支付、評價在內的全鏈路數字化體系,實現服務數字化、門店數字化和營銷數字化。

在這套系統中,每個商戶都有獨立的中臺,可管理餓了麼、口碑、支付寶、淘寶APP等多個渠道的店鋪,實現阿里生態內的賬戶通、營銷通、交易通、流量通。“阿里本地生活操作系統”同時貫通了阿里大數據體系,沉澱本地生活行業精準的用戶運營體系,並藉助阿里雲、支付寶和釘釘提供的底層基礎,完成本地生活服務生態的升級。

今年雙11,該系統嘗試運行,數據顯示,雙11期間,打通多端運營的肯德基、星巴克,成為本地生活行業首批破億品牌,漢堡王、必勝客兩小時內打破去年全天紀錄。

打破傳統聚焦“數智化”服務

“假設一天100單的生意,1單掙兩塊錢,一個月就有6000塊。”這對在三線城市開外賣炸雞店的阿誠來說,看起來也是個不錯的生意。阿誠坦言,實際上並非如此。“看起來商家似乎很掙錢,但除去各項成本後並不掙錢;一邊倒,一邊開,掙錢的都是房東和裝修公司。”

阿誠所言並非個例,《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餐飲行業的閉店率高達70%,餐廳平均壽命只有508天。“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餐飲都有一定的淘汰率,這屬於行業自我優化的過程。” 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副總裁郭力表示,傳統的一些O2O平臺都成了商家利潤的收割器,並不管商家的“死活”。而“新服務”戰略就是要打破這個局面,把平臺模式轉變成真正為商家提供服務的模式,讓這個行業有先一步增長的紅利。

“除了各不同平臺的整合打通,這套系統更重要的是為商家提升經營效率,覆盤經營結果。” 郭力舉例稱,商家採購可聯通周邊菜市場菜價的數據,做到一鍵下單;數據庫顯示某食材庫存過多,系統可以智能向消費者打折推送;配套的智能POS還可以歸集訂單信息,實時生成立體數據經營報告。一家店不再是通過有經驗的店長來管理,而是純數字化的智能運營管理。

“本地生活幸福社區”逐步成為現實

“新服務”時代來臨,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從對“流量”的關注變為對“人”的關注。口碑平臺近期推出“手藝人”板塊,聚焦髮型師、健身私教、寵物美容師等各行各業的從業者;新推直播、預訂、榜單等玩法,消費者從找“店”升級為找“人”。天貓雙11期間,口碑聯合餓了麼、淘寶直播、支付寶等舉辦200多場直播,越來越多手藝人從幕後走向臺前,享受到服務業數字化的紅利。

此外,“新服務”更加註重對消費者需求的全方位滿足。從一日三餐到夜宵下午茶,到購買商超生活用品,再到買菜、24小時送藥、30分鐘送到新款iPhone等,“新服務”戰略將為消費者帶來涵蓋全類型的生活服務新體驗,“本地生活幸福社區”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王磊認為,“新服務”所構建的互聯網時代數智化服務體系,更是拉動內需的重要推動力。就整個宏觀經濟的發展來說,新服務是中國服務業通過數字化升級彎道超車,超越現代服務業,跨越成為互聯網時代服務業的範式的最佳機遇。

新京報記者 歐陽曉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