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鄉村規劃的三大模式解析+案例

一個村莊要想發展得好的話,首先要有一個明晰合適的規劃。相對於城市而言,我們國家農村的規劃一直是軟肋,村莊規劃管控不足、房屋設計凌亂的現象普遍存在。今年年初,中央農辦等5部門印發《關於統籌推進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農規發〔2019〕1號),提出應切實提高對村莊規劃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先要做好法定的村莊規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規劃先行、有序推進,做到注重質量、從容建設。可見做好鄉村規劃工作有多重要!

廣西的村莊規劃是國土空間規劃的一個重要內容,由自治區自然資源廳主管。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下,廣西力求能結合各地實際,因地制宜地編制村莊規劃。並且要求形成“一本規劃、一張藍圖”,統籌做好宅基地、基礎設施及基本公共服務設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村莊特色與風貌管控、基本農田保護、生態保護修復、產業發展空間佈局等。

乾貨 | 廣西鄉村規劃的三大模式解析+案例

乾貨 | 廣西鄉村規劃的三大模式解析+案例

在長期的探索與實踐下,廣西初步形成了三種村莊規劃模式

乾貨 | 廣西鄉村規劃的三大模式解析+案例

乾貨 | 廣西鄉村規劃的三大模式解析+案例

田園綜合體模式

以南寧市“美麗南方”為試點,嘗試通過村域與一、二、三產融合之法編制村莊規劃,以農業為基本依託,以新型經營主體為引領,以利益聯結為紐帶,推進各產業協調發展和農業競爭力的提升,探索了田園綜合體新模式。一、二、三產融合田園綜合體實施後,僅2017年南寧市第一產業增加值為404.18億元,同比增長4.1%,佔2017年南寧市GDP的9.8%。

乾貨 | 廣西鄉村規劃的三大模式解析+案例

“增減掛+土地整治”模式

賀州八步區上寺村為試點,在村莊規劃編制中融合土地政策,首次提出“增減掛+土地整治”模式,融合生態、產業、交通旅遊、村莊建設等專項核心內容,形成村域“一本規劃、一張藍圖”。該項目區增減掛鉤項目立項實施了兩期、總面積達703畝,並通過自治區增減掛鉤交易平臺獲得資金7902萬元,所得資金依據村莊規劃安排全部投入到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河道治理等,為加強政策落地、助推鄉村振興提供有益的先行經驗。

生命共同體模式

編制崇左市江州區村莊規劃中,堅持管控和底線,落實三生空間、三大控制線,以村域產業謀劃、設施佈設、全域風貌作為引導,優化村域用地佈局;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為生命共同體,落實生態環境的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項目騰退的增減掛用地指標5.94公頃全部用於反哺村域產業發展、公服設施和基礎建設等。目前村域重點項目有種養殖基地12個,文化保護遺址3個,觀光旅遊點2個,形成了山清水秀壯鄉美的廣西農村新貌。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先應當做好法定的村莊規劃,這有利於理清村莊發展思路,明確鄉村振興各項任務優先序,做到發展有遵循、建設有抓手;其次,在進行規劃的過程中,要堅持以多樣化為美,突出地方特點、文化特色和時代特徵,防止“千村一面”;最後,要注重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充分尊重村民的知情權、決策權、監督權,打造各具特色、不同風格的美麗村莊。
目前,試點編制工作經驗已在全區全面推廣,2019年將按目標任務紮實推進,完成全區村莊規劃編制300個;到2020年底,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在縣域層面基本完成村莊佈局工作。在科學的規劃下,我們廣西村莊的面貌一定會煥然一新!
11月23日,在田園綜合體規劃模式試點——南寧市美麗南方內,將舉辦一場聚焦自然資源與鄉村振興的“八桂鄉土論壇”,屆時,美麗南方規劃核心團隊成員,將在論壇上為大家展示規劃成果,闡述規劃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