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的人都是用這3招拒絕別人的,難怪不吃虧還人緣好!精闢

  • 點擊右上角【關注】霸王課頭條號,收穫更多加薪秘籍。
  • 本文共1530字,閱讀全文約3分鐘

  • 當同事請你幫忙做某件事,你不想做,卻怎麼也說不出口、拉不下臉拒絕。明明自己是有道理的,是完全沒義務幫忙的,卻弄得像欠了別人似的。

    自己心裡憋屈也就算了,說不定從此就結了一個死對頭,實在是很冤。

    學弟小張跟我說,自己剛去公司報道,竟然碰到了自己的鄰居。剛覺得在陌生的環境裡有一絲安慰,沒想到下一秒鄰居就說這樣方便以後蹭車了,希望小張載她上班。

    剛去公司,小張不想和前輩把關係弄僵,就答應了。沒想到,鄰居越來越過分,覺得小張接她是理所應當的,早上快遲到了,下午沒做完事情都讓小張等她。

    小張覺得影響了自己的生活,不想當個“專職司機”,於是第二天給鄰居前輩說有事後直接就走了,晚上下班時也故意加班留一會,避免和鄰居同時下班。

    鄰居在職場待得時間很長了,自然明白小張的意思,但也就是喜歡佔便宜的一個人。沒想到竟然因為這件事在領導面前指責小張做事不認真。

    職場中,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被人壓得太久。想著自己是維護自己的權利,有什麼好怕的,於是生硬拒絕,卻傷害了彼此的感情,給自己找了更大的麻煩。

    高情商的人都是用這3招拒絕別人的,難怪不吃虧還人緣好!精闢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拒絕呢?

    1、不一定要當場拒絕,但絕不能一拖再拖

    生活中,我們很多人知道當場拒絕別人是件很難的事情,於是先佯裝答應,等對方過幾天來問的時候,再說試過了不行。

    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太正確的,你自己知道自己只是佯裝答應,但是對方卻信以為真。這就相當於給了對方希望,又讓他失望,還耽誤了時間。

    我們可以不當場拒絕,但是一定要儘快給對方一個反饋,或者告訴對方自己辦不到,好讓對方想其他的方法,也好讓對方不在你身上花太多時間。

    心理學中有一個“一致性理論”,就是說你一旦給對方承諾,就必須做到,如果做不到,對方一下會很難接受,因為和他最初的觀點不一致。

    高情商的人都是用這3招拒絕別人的,難怪不吃虧還人緣好!精闢

    2、不一定要解釋原因,但最好能說怎麼辦

    有時候我們確實辦不到對方要求的事情,或者是害怕對方對我們失望,所以拒絕的時候總是想解釋一下,希望對方能體諒我們。

    但是卻不知道越解釋越會讓對方幫你想辦法去幫他解決問題,越解釋越讓對方覺得還有希望,就會不斷地求你幫他。

    既然最後的結果都是拒絕,何不乾脆點,告訴對方“不行”,但是我可以給你指條明路,讓你去試試,這樣對方反而能感受到你的心意。

    3、不一定要講道理,但一定要講感情

    你拒絕對方,是拒絕他這件事,而不是拒絕他這個人,你們以後還是要相處的。所以,拒絕人時,要注意語氣、態度和方法,不要冒犯對方、嘲笑對方。

    要讓他明白,你還是很關心他,很想幫他的。最好的方式,賣慘,讓對方知道自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高情商的人都是用這3招拒絕別人的,難怪不吃虧還人緣好!精闢

    也有人說,同事之間互相幫助是應該的,你能保證你沒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嗎?不能。那麼,在這裡,我們面對他人的求助就要把握兩個原則:

    1、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幫忙

    有句話說“不是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你沒有能力幫助到對方,就別答應。否則答應之後,你吃苦努力還辦不到,自己吃虧,對方還覺得你沒賣力。

    如果有能力,順手的事,幫一幫,也是可以的,畢竟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是“你幫我一下,我幫你一下”。

    2、自己願不願意幫這個忙

    如果你有能力幫到這個忙,但是你覺得費時費力,或者是單純不想幫這個忙,覺得麻煩,覺得違背自己的原則,那當然也是可以拒絕的,不用愧疚,不用有壓力。

    以前年紀小,遇到男生表白不懂拒絕。我哥就告訴我一句話:既然他敢表白,就應該做好可能被拒絕的覺悟。

    拒絕他人的求助,也是這個道理,你可以請求我,我也可以拒絕,這是每個人的權利,誰也不應該阻止誰。

    高情商的人都是用這3招拒絕別人的,難怪不吃虧還人緣好!精闢

    最後,致不敢拒絕人的人:“善良是優點,但不能成為你的軟肋。好心多了就變成軟弱,感謝多了就變成了理所當然。”

    總結一下,拒絕他人記住這3句話,才能解決問題:

    1、不一定要當場拒絕,但絕不能一拖再拖

    2、不一定要解釋原因,但最好能說怎麼辦

    3、不一定要講道理,但一定要講感情

    —— END ——

    • 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哦。

    改變習慣,刷新認知,規避風險,快速逆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