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到底為什麼不肯下船?

如果你問我,最喜歡的電影導演有哪些?

意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肯定在其中。

1900,到底為什麼不肯下船?

你或許沒有聽過他的名字,但一定知道他的作品:

《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這三部可以說是留名影史的經典之作,每一部都牢牢佔據著影史各大top排行榜的首列。

1900,到底為什麼不肯下船?

而在這其中,1998年上映的《海上鋼琴師》評價最高,在豆瓣上有超過99萬人打下了9.2的評分。

1900,到底為什麼不肯下船?

時隔21年,終於等來了這部經典電影的4k修復版在國內上映。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部影史經典,到底傳奇在哪裡?

1900,到底為什麼不肯下船?

一望無際的大海,一艘往返於歐美兩地的郵輪,一個被遺棄在船上的嬰兒。

故事就這麼開始了。

善良的煤礦工丹尼發現了棄嬰,並給他取了一個和時代同樣的名字:1900。

沒有國籍,沒有身份。

小傢伙只能藏在幽深而骯髒的下層船艙裡。

1900,到底為什麼不肯下船?

8歲那年,1900的養父去世了。

在本憂傷肅穆的葬禮上,他卻突然聽到遠處傳來了一首鋼琴曲。

就像是宿命在召喚他一樣,1900迫不及待地循聲而去,在音樂的盡頭,他看到了一架鋼琴.夜深人靜後,這個8歲的男孩再一次悄悄來到這架鋼琴前,並將雙手放在了黑白分明的琴鍵上。

奇蹟出現了,旋律從他的手指間無師自通般地被完美復刻,傾瀉而出的優美音樂讓聞聲而來的所有人都驚呆了。

1900,到底為什麼不肯下船?

這首曲子,叫《莫扎特再生》。

而那一刻,1900這一艘已經漂泊了8年的孤舟,尋到了自己的港灣:音樂。

1900,到底為什麼不肯下船?

時間一晃而過,長大的1900成為了郵輪上最出色的鋼琴師。

他的名氣越來越大,越傳越遠,唱片公司爭相來邀請他錄製唱片。

名譽和地位在陸地上向他招手。

1900,到底為什麼不肯下船?

但奇怪的是,他選擇留在船上。

一直以來,《海上鋼琴師》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問題就是:

1900,到底為什麼不肯下船?

1900,到底為什麼不肯下船?

好像沒有任何東西能促使他踏上陸地。

名利不行,愛情也不行。

船上那個讓他一見傾心的姑娘,曾經促使他寫出這一生最動聽的旋律。

他一度想要為了這個姑娘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然而在下船到一半時,又苦笑著折返了回去。

1900,到底為什麼不肯下船?

名利和愛情都不行,那生命總可以了吧?

當老舊不堪的遊輪即將被炸燬的那一刻,1900的老朋友麥克斯,哭著求他下船。

然而,他還是不為所動。

1900,到底為什麼不肯下船?

他說:

“陸地,對我來說是太大的船.

就像女人太漂亮、旅途太長、香水太濃。

這支曲子我不知道從何彈起,我永遠離不開這條船。不過,我可以結束自己的生命,反正對別人來說我也不存在。”

最終,他選擇和這艘破舊的遊輪,一起被炸燬在海面上。

1900,到底為什麼不肯下船?

很多人探討過1900寧死也不下船的原因。

有人說,是因為他害怕,他懦弱,不敢面對未知的世界:

“連綿不絕的城市,什麼都有,除了盡頭,沒有盡頭。”

1900,到底為什麼不肯下船?

有人說,是因為他勇敢,無畏。

“有時與世事浮沉、順流逆流比起來,能守得住初心,紋絲不動的人才需要更大的勇氣。”:

“陸地,對我來說是太大的船,這支曲子我不知道從何彈起,我永遠不離開這條船。不過我可以結束自己的生命。反正對別人來說我也不存在。”

也有人說,是因為他天生孤獨。

不願自己沾染上覆雜世界的塵土,也不願活在世俗的標準中:

“陸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則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他們不停四處遊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而我並不羨慕。”

1900,到底為什麼不肯下船?

1000個人眼中就有1000個哈姆雷特。

而我更願意理解為——

他不是寧死都不下船,而是選擇死在船上。

1900的一生是無根的,他生於船、長於船。

世界千變萬化,他的人生卻不過船頭與船尾之間。

在有限的範圍內、在有限的鋼琴上,他自得其樂。

1900,到底為什麼不肯下船?

那艘輪船就是他的故鄉。

我們對故鄉有著怎樣的依戀,他就對弗吉尼亞號有著怎樣的執著。

弗吉尼亞號就是屬於他的烏托邦,岸上的世界太大了,大到讓他怯步。

街道有好幾千條,上了岸,何去何從?

愛一個女人?住一間屋?買一塊地?望一個景?太多選擇讓他無所適從。

陸地給不了他歸屬感,只有音樂和大海是他的宿命。

1900,到底為什麼不肯下船?

所以他停了下來,他說“我停下來,不是因為我看見的,而是因為我看不見的。連綿的城市什麼都有,除了盡頭”。

我們每一個人終其一生都在找尋和迴歸。

找尋生命的意義,迴歸內心的平和。

88個琴鍵構築的廣袤無垠的世界就是1900所找尋的生命意義,而鐵皮輪船裡有限空間就是1900能迴歸平和的地方。

1900,到底為什麼不肯下船?

他用他的執著表達著最普通的人生哲學,他最終迴歸的是自己靈魂的純真與自由,是遠離一切喧囂與繁華的音樂世界,是生命最值得追隨的真諦。

在這個浮華的世界裡,我們總是活在別人的標準中、活在無時無刻的焦慮中。

我們刻苦勤奮,只為了讓自己活成標準的成功模樣:

儀表整潔乾淨,頭腦聰明伶俐,財富源源不斷。我們的價值在於眾人的仰視,在於財富的累加。我們很少有空思考:這是真實的自己嗎?這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嗎?

而1900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他沒有“我從哪裡來”這種哲學式的思考,只滿足於“我在做什麼,要到哪裡去”,這些就足夠了。

1900,到底為什麼不肯下船?

“你難道從來不為自己生活在無窮選擇裡,而害怕得快崩潰掉嗎?”

我很喜歡1900說的這些話,這常讓我反思自己的人生,是否失去了方向?是否疲於奔命?是否碌碌無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