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2019年11月17日,哔哩哔哩(b站》联合武汉艺画开天,改编自刘慈欣同名科幻巨著《三体》动画版,继年初爆出概念pv过后,正式曝出首个预告。

《三体》动画正式预告透露的正片内容,实际上并不是太多。

内容基本就是老年的叶文洁被审判的那一段内容,伴随老版叶文洁的台词。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画外审判人员“人类只剩下四百年时间”的交代背景,到叶文洁关于“三体文明”“宇宙文明”,最后到“人类的落日”等等台词。

真正展现出《三体》科幻延伸的宏观场面,只有出现近未来的中国都市,科幻般冲上云霄的太空电梯(貌似是阶梯计划)。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最后镜头离开云层,航天员头盔特写,逐渐延伸到了太空舱,后方是灯火通明的地球和漆黑的太空。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出来后,大多数评论都是唱衰和讽刺居多,有很多确实就是事实。

比如普遍认为配音平庸甚至有些差,比如人物模型制作水平不行,比如认为城市建筑,台词和原著不符合等等,最终只证明一点。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从《疯味英雄》《幻境诺德琳》到《灵笼》,再到这个《三体》预告,这家动画公司音乐配乐一直不错,至少很少看到人吐槽。

总而言之,大刘刘慈欣的《三体》作为中国科幻作品的巅峰。上至国内外无数精英人士,下至各种各样普通书迷都是不计其数,它是中国科幻在全世界最为著名的作品,哪怕放到世界都是顶尖级别的科幻巨著。

现在改编成连载动画,又由于《三体》影视剧的折腾。动画预告被原著书粉拿着显微镜观察,他们感到任何丁点不够还原自己心中《三体》,大量诟病和吐槽再正常不过。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我认大多数关于叶文洁模型多几条皱纹,少几条皱纹。特别是台词内容和原著一字一句去比较,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

原因是当前中国动画产业工业技术,距离欧美发达国家技术实在太远。同时中国科幻动画也没有太过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不能阻止《三体》动画化的时候,最终只能保持正常心态客观看待便是。

如果非要拉到和世界顶级水平比较,情况大概如下。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b站有个“国内外特效”比较的视频,在b站播放量两百万已经很高。但它比较的作品,选择的美国电影是《钢铁侠2》,选择的中国作品就是电视剧《斗破苍穹》了。

完全没有考虑到电影和电视剧载体都不同,投资、时长和制作周期都完全不同。反正能掀起大家对于“斗气化马”的网络狂欢,最终播放量极高,弹幕非常欢畅。

然后有什么实质意义吗?

并没有!

《三体》动画真正需要担心地方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首先,肯定是《三体》故事剧情的“尺度”把握问题,但现在分析这个意义并不大。因为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弄清楚《三体》动画版,是否跳过《三体1》直接做的《三体2》。

但没有《三体1》的铺垫,直接做《三体2》问题也太大了。

相比之下,《三体》动画预告那些配音平庸,照着动画版台词和原著逐字比较,这些显然都是极小的问题。那些对于《三体》动画的技术的分析,比如太空舱的技术细节问题,再到那座近未来中国大都市,这个很有意义。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我一直认为《三体》动画版最需要担心都也是两个方面。

《三体》动画版美术画风的问题

这个包括人物建模的风格,特别是“中国科幻美术审美”风格的问题。

中国商业动画发展就十来年,以前“计划经济”艺术动画的水墨风等等风格。这一届动画人精神可能有点继承(比如《哪吒》就有不少),但画风的继承都很少很少。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当前中国主流动画人是80后90后,既然中国“艺术动画”继承得不足。那么商业动画自然是广泛受日本游戏动画与欧美的游戏动画的影响了,最终造成中国商业动画有一个问题。

3d商业动画学美国,2d商业动画学日本!

其它类型不提,比如国内几部和科幻题材动画,《纳米核心》是日本风(当年pv出现时《最终幻想》风格明显),《雄兵连》是美国动画的风格。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艺画开天的《疯味英雄》《幻境诺德林》《灵笼》,摆明的欧美游戏动画的风格。

b站国创发布会上公布的众多动画产品,除了万众瞩目的《三体》动画,还有三部和科幻动画,分别是: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纳米核心》的公司海岸线的最新动画《残次品》曝出正式预告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动画公司谜谭动画(没有在市场推出成品)原创科幻废土动画《红荒》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我是江小白》的公司两点十分动漫出品原创科幻动画《璃心战纪》。

《璃心战纪》和《残次品》有着浓郁日本cg动画的风格,《红荒》弹幕一直刷的是《尼尔》或者《无主之地》。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所以,很多国人并不喜欢的国产3d古风动画,

已经成为目前国产动画市场最成熟,最发达,最有自己风格的风格。原因则很简单,美国3d连载动画也很发达,但因为文化隔阂做不出来;日本文化相近,但古风3d连载动画极少。

于是乎,国产3d古风动画占了文化风格又占了市场空缺的便宜!

但国产3d动画近现代各种题材,欧美日本游戏动画产业过于成熟强势,国产动画风格的模仿就挥之不去。(相当于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的抄袭山寨)。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中国模仿的原创动画作品也可以,国内青少年观众对于欧美日本风格早就潜移默化,接受也没有多大问题。

这种模仿风格放到《三体》上面,就会产生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大刘的《三体》系列是中国文化为本,中国思想语境为主的中国科幻巅峰作品。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三体》里面确实有着大量的外国人角色,如伊文斯,韦德,泰勒,希恩斯和雷迪亚兹等等。但是大量主角仍是中国人叶文洁,汪淼,罗辑,史强,程心,章北海,东方延绪等等。

国产3d动画和武汉艺画开天前三部动画,人物模型广泛存在欧美人的脸型。

它们的原创作品中国观众早习惯了也接受,但如果将《三体》中国人做成欧美人脸,或者那种典型的混血儿脸型。

这就非常的违和了!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三体》动画预告的程心大概处在中间位置。

虽然细节不够,但欧美人脸型不是非常明显(尤其和前面三部动画相比)。但年轻角色没有出现正脸,按照前面惯例,真的很难保证。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比如《灵笼》里的女性角色,出现了大量争议较多的网红脸。

与人物建模相同,中国科幻美术的审美更是重中之重。

现在不知道到底会不会做《三体1》,如果真的做了《三体1》,它的时间是从特殊年代,刚好延续到21世纪初。这个阶段的方方面面,当下的中国人都太熟悉了。假如美术审美和科幻想象跑偏成西方,真的很难想象。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最离谱就是像大量中国奇幻电影,明明中国古代美术审美却不中不洋!

《三体》后两部故事发生在近未来和远未来,涉及的时间跨度实在太长,各个纪元的“科幻美术审美”差异巨大,但料来不是当前需要关心的事情。

因为《三体》动画的预告是近未来,从故事剧情看是《三体2》开始的剧情。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预告里出现的近未来城市是典型的模式废土风,就是艺画开天擅长的风格。

这家公司前作《灵笼》典型的末世废土风,料来《三体第一季》科幻美术审美就是这样。

有人认为这座近未来的中国科幻大都市,美术设置便不太像中国城市,《流浪地球》苏联式重工业科幻风格更合适。伯光觉得略有些违和,但是勉强还行,需要透露更多的细节,更多的科幻美术风格设置,与角色模型的搭配。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假如是《灵笼》灯塔类全民欧美和混血脸型,最终争议必然巨大。

总的来说,艺画开天这家动画公司目前的技术,人物建模,渲染水平,画风和美术审美等,仍然严重处于亦步亦趋模仿欧美游戏动画的情况。前三部动画作品不提了(前两部动画是游戏同人,《灵笼》模仿主义颇受诟病)。

单单当初《三体》曝出概念预告的时候,便有过模仿美国科幻美术设置的争议。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上图《三体》概念预告,下图美国科幻电影《银翼杀手2049》

正如前面所讲、建模、概念设定、动画画风和美术审美等等。如果是刚起步的中国科幻原创动画上面(早期工业化的模仿山寨)。对于长期被欧美日本作品潜移默化的中国青少年观众,《灵笼》有能接受这种风格的受众。

刘慈欣的《三体》是全民性的中国科幻巅峰作品,还弄这套都不是争议了。

真的会被打的!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最典型的例子,2019年的两部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垒》。

这两部国产科幻电影的美术审美,《流浪地球》从始至终都是虽然继承苏联,但发展出自己工业体系的“中国重工业科幻风”。《上海堡垒》即使不考虑其它问题,科幻美学非常杂糅,几个重要场景根本不像一部电影。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艺画开天能否解决不知道,但建议真的看看现实中国的工业发展史。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融合本土化,最终找到中国科幻的美术审美风格。

假如真的做到这一点,即使不做《三体》自己去做原创科幻动画。

根据我的观察,哪怕其它方面做得中规中矩同,这作品都能成为行业的一个标杆。

《三体》动画的文化细节和原著内核

这个表面人物的言行举止,再到深层次的文化细节和思想哲学等等。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表面的言行举止真的很好理解,比如2d动画学日本,3d动画学美国这套。

什么国产2d动画角色但凡说“前辈”,什么吃饭前的“我开始动啦”。更不用提,那些大量日本生活文化细节这些东西。即使对日漫早潜移默化,这些中国作品仍觉得别扭。

《罗小黑战记》称呼“大人”就是,你们可以骂我了!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而《三体》动画角色的言行举止,比如典型中国北方糙汉的警察大史。他顶着一张混血脸,操着一口欧美人或者日本人的语言习惯。

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最后是深层次的《三体》里的文化细节和思想哲学等。简单点形容是中国文化,中国语境和中国思维方式 。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有人说:你这也太狭隘了,《三体》是世界的《三体》!

先不提西方白左那一套所谓的普世价值观,近几年因为种种事情在国内都快烂大街了。单纯从事实出发, 《三体》里的价值观真的和西方科幻有着巨大的差别。

最能参考的例子仍是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垒》。

《上海堡垒》不提价值观剧情就不行,《流浪地球》上映引起全民讨论,其中就包括文化价值观。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比如对于西方个人英雄主义和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讨论。比如西方一神论下的科幻作品,最终都偏向于神来拯救(和爱情),与中国无神论下一向自己救自己。

再比如中国农耕文明下“愚公移山式”2500年地球移民的科幻精神;与西方“海洋文明 ”下诺亚方舟的跑路式科幻文化展现等等。

刘慈欣原著《三体》的文化思想确实是中西合璧。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比如《三体1》里三体游戏出现大量东西方哲学家思想碰撞,但也充斥大量中国文明的特点,如秦始皇的“人体计算机”。

《三体》独有的中国文化细节,中国思维方式,中国思想哲学不计其数。

最重要的一点,按照当下中国在世界所处的形势(与美国),《三体》作为中国科幻小说的巅峰,从上面到人民都非常的重视。这种重视很大程度是从中国科幻产业崛起,延伸到中国语境,中国价值观,进而到中国话语权。

这是否在夸大其词呢?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请仔细想想《三体》电影停摆前某大佬莅临现场,想想原著比《三体》影响要小很多的《流浪地球》。但电影上映获得巨大成功后,当时国内官方和主流媒体的重视的级别。

中国话语权当然不能靠一个科幻Ip来拯救,但刘慈欣的《三体》确实成为了一个投射的影子。

这种情况之下,艺画开天在《三体》原著的改编上,非但没有还原原著,最终意无意还往往欧美日本价值观那边跑。

想要结果?

那就给你一个结果,那就期望官方和主流认为动画片是给小孩看着玩儿,最后影响不大。

《三体》动画首个预告片被唱衰,应该如何拍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所以,艺画开天想如何用动画的形式表达,从表面的人物模型,科幻美术审美,再到深层次《三体》里的中国文化细节,中国思想哲学,这些都是最最重要的东西。

相比之下,《三体》动画预告大多数评论争议,什么叶文洁的模型多几条少了几条皱纹,配音的台词语气和原著节奏的不同,再到一些制作粗劣的方面。

这些都是些旁枝末节的事情。

绝大多数毫无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