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瑞典銀行搶劫案揭示的真相:“人,其實是可以被馴養的”

40年前瑞典銀行搶劫案揭示的真相:“人,其實是可以被馴養的”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一個在犯罪心理學裡非常流行,並且沿用至今的一個詞語。

在這個詞語的背後,有一連串真實的故事,也因為這一連串的故事,讓這個詞語成為學界裡眾多人不斷討論的一個爭議。

而要說起這一連串真實的故事,需要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說起。

40年前瑞典銀行搶劫案揭示的真相:“人,其實是可以被馴養的”

奧爾森,一個其貌不揚的男子,在瑞典赫爾辛堡郊外的一個小村莊裡出生並長大。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成年後的他曾經前往瑞典卡爾馬的懲教所與當時被冠上了“瑞典第一流行匪徒”的克拉克男子見面並且成為了朋友。這一次的會面,促成了往後一連串的事件。

40年前瑞典銀行搶劫案揭示的真相:“人,其實是可以被馴養的”

(左:未婚妻,中:克拉克,右:押解的警員)

1973年1月7日,奧爾森對克拉克進行了一次越獄的援助,他試圖引爆炸藥炸燬牆壁,將克拉克救出。但最終因為未能引爆導致計劃失敗。

差不多半年之後,1973年8月23日早晨,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Kreditbanken銀行裡,出現了奧爾森的身影。

40年前瑞典銀行搶劫案揭示的真相:“人,其實是可以被馴養的”

(現今的Kreditbanken銀行)

他迅速控制了銀行的內部,將裡面的四個人挾持作為人質。這一件事一下子在瑞典裡變成轟動全國的事情。警方迅速派出多名人員,將整個銀行的外圍包圍得水洩不通。

多名阻擊手埋伏在銀行周圍多家建築裡,形勢相當嚴峻。

40年前瑞典銀行搶劫案揭示的真相:“人,其實是可以被馴養的”

(現場照片)

奧爾森向警方開出的條件是將克拉克帶到Kreditbanken銀行,還有300萬瑞典克朗,兩把槍,防彈背心和頭盔,一輛逃跑用的野馬。

官方滿足了奧爾森需要的一切,但條件是必須要將人質留在銀行裡。奧爾森明白不帶著人質在身邊不可能逃出這裡,因此拒絕了這個要求,雙方陷入了僵持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由於當時技術的侷限,警方根本不知道里面發生的情況,貿然的硬闖容易引發不可預料的情況。通過在建築物的某個地方鑽開了一個洞才記錄下當時為數不多的照片,但隨後,這個洞被克拉克發現,隨即被封堵了起來。

40年前瑞典銀行搶劫案揭示的真相:“人,其實是可以被馴養的”

(內部的人質)

其實更讓人難以想象的是,銀行內部正在發生的事情。奧爾森在此期間與當時的瑞典總理帕爾梅通話,聲稱如果警方亂來,將會對人質的生命產生危害。

第二天,其中一位人質,恩馬克,與帕爾梅通話。恩馬克沒有表現出恐慌,而是對警方忽視奧爾森的要求還有對這件事情的處理態度非常不滿,要求讓奧爾森帶著人質一同離開。

這不會是奧爾森教唆的說話,因為根據多個專家的分析,這是恩馬克自己表明的態度,同時也是令所有人都不明白的一個舉動:人質居然主動對劫持者表現出同情。

最終,在奧爾森佔領銀行的第6天,8月28日,警方通過催淚瓦斯突破了內部,制服了奧爾森和克拉克。

40年前瑞典銀行搶劫案揭示的真相:“人,其實是可以被馴養的”

(警方壓制了奧爾森)

但是,所有媒體的焦點並非是在奧爾森還有克拉克身上,反而是被獲救的人質身上。因為他們表現非常奇怪。

當警方要求人質先逃出銀行的時候,他們拒絕了,認為如果這麼做,警方就會擊斃奧爾森和克拉克。在銀行門口,人質居然和挾持者握手,擁抱並親吻,並要求警方不要傷害兩人,恩馬克甚至對奧爾森表示後面會去探望他。

這一連串的行為讓公眾和心理學家都迷惑了。事後經過他們口中所述,才明白當時銀行裡發生的事情,還有為什麼人質會倒戈相向,成為挾持者的一份子。

40年前瑞典銀行搶劫案揭示的真相:“人,其實是可以被馴養的”

(現場拍下的照片)

根據恩馬克表示,由於極度的恐慌,她感到非常寒冷,奧爾森主動給了她一件外套,並且在發惡夢的時候安撫了她。奧爾森甚至在槍裡拿出一粒子彈給恩馬克作為紀念物,讓她不需要害怕。

而根據另一名人質,博吉塔表示,她被允許給家人打電話,當連接不通的時候,奧爾森鼓勵了博吉塔不要放棄。第三名人質,伊麗莎白表示,因為自己有幽閉恐懼症,奧爾森非常友好的允許自己在金庫外的空曠地方待著。

儘管奧爾森用性命要挾他們,但所有的人質都把奧爾森對自己表現的友好態度當做是一個自己得以活下去的依靠,第四名人質,斯文表示:“當他善待我們時,我們把他看作是緊急情況下的上帝。”

40年前瑞典銀行搶劫案揭示的真相:“人,其實是可以被馴養的”

(警方押解奧爾森)

後來,這些人質對挾持者沒有憎恨之意,反而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歸結為“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最終奧爾森被定罪,但是在此期間,他得到了很多女性表示仰慕的來信,當初的人質也有來探望奧爾森。

釋放後的奧爾森前往泰國與愛人結婚並且產下一子,2013年搬回瑞典開了一家汽車維修店,他的自傳《Stockholms syndromet》更是在瑞典發行,詳細敘述了當年的經過和他的慚愧。

40年前瑞典銀行搶劫案揭示的真相:“人,其實是可以被馴養的”

雖然到目前為止多個學界依然對這個詞語抱著爭議的態度,但是這樣的案例其實在這些年並不少見。

好比1974年4月15日,一個名叫帕蒂的女人在舊金山的一家銀行搶劫,但她卻是當時出版人威廉·倫道夫·赫斯特的孫女,有名望,有金錢,同時在訂婚期間,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然而卻在被禁錮兩個月後,她變成協助搶劫的一員。後來她被認為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著名案例之一。

40年前瑞典銀行搶劫案揭示的真相:“人,其實是可以被馴養的”

還有就是卡姆一案中,當時年僅10歲的她被一名叫普里的男子禁錮了8年。

40年前瑞典銀行搶劫案揭示的真相:“人,其實是可以被馴養的”

當她聽到普里死亡的消息,她出現在普里的身邊,為他點燃蠟燭時,卡姆哭了起來。這一件事在當時成為眾多媒體爭相報道的焦點。

40年前瑞典銀行搶劫案揭示的真相:“人,其實是可以被馴養的”

(卡姆被媒體圍堵)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當初瑞典銀行事件中人質表現出的行為並非是唯一的特例,而是存在一定的普遍性。

隨著社會科學家,心理病學家等不斷的研究,他們發現其實這種情況非常普遍存在於不同的案例中。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也被定義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即人,其實是可以被“馴養”的。

40年前瑞典銀行搶劫案揭示的真相:“人,其實是可以被馴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