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2021年考研?這些考研常識需要掌握了

想在2021年考研?這些考研常識需要掌握了

今年的考研已經進入倒計時了,有很多同學都已經為考研準備了近一年的時間。2021考研的寶寶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很多新手寶寶在開始考研時還是非常迷茫,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準備、該瞭解些什麼。努力學習是王道,但是隻學習不瞭解考研的政策和基本常識的話可能多多少少會給你考研的道路帶來一點波折。今天,考研校小編帶你簡單瞭解一下考研中的基本常識,弄懂這些常識,考研才算有備無患!

一、考研初試介紹

1.初試時間

初試日期是由國家教育部統一規定的,一般是在12月中下旬。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時間為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過3小時的考試科目在12月23日進行(起始時間8:30,截止時間由招生單位確定,不超過14:30)。

2.考試科目

初試方式均為筆試。

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時間安排如下:

12月21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論、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12月21日下午 外國語

12月22日上午 業務課一

12月22日下午 業務課二

12月23日 考試時間超過3小時的考試科目

每科考試時間一般為3小時;建築設計等特殊科目考試時間最長不超過6小時。

3.公共課試卷結構

(1)政治
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80分鐘。
考研政治試卷內容結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約24%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約30%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約14%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約16%

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約16%

考研政治試卷題型結構:

單選題:16分(16小題,每小題1分)

多選題:34分(17小題,每小題2分)

分析題:50分

(2)英語

英語一

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考試時間為180分鐘。滿分為100分。
考研英語試卷內容結構:

試題分三部分,共52題,包括英語知識運用、閱讀理解和寫作。
考研英語試卷題型結構:

想在2021年考研?這些考研常識需要掌握了

英語二

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考試時間為180分鐘。滿分為100分。
考研英語試卷內容結構:

試題分四部分,共48題,包括英語知識運用、閱讀理解、英譯漢和寫作。

考研英語試卷題型結構:

想在2021年考研?這些考研常識需要掌握了

(3)數學

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閉卷考試,滿分為150分,時間為180分鐘。

考研數學試卷內容結構:

單選題8小題,每題4分,共32分;

填空題6小題,每題4分,共24分;

解答題(包括證明題)9小題,共94分。

考研數學試卷題型結構:

數一、數三考三門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比重依次佔56%、22%、22%;數二考查兩門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比重分別佔78%、22%。

4.成績公佈時間

一般來說是每年2、3月份,具體時間要看省教育考試院的通知。

二、考研流程

想在2021年考研?這些考研常識需要掌握了

三、相關名詞解釋

1.學術型碩士

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學術型學位按招生學科門類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等13大類。

2.專業性碩士

具有職業背景的學位,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專業碩士教育的學習方式比較靈活,主要分為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學習兩類。

3.同等學力考生

報考碩士研究生同等學力者是指未獲得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但是業務水平達到了本科畢業生水平的生源,這類沒有國家教育部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的考生,均屬同等學力考生。

4.在職研究生

是國家計劃內,以在職人員的身份,半脫產,部分時間在職工作,部分時間在校學習的研究生學歷教育的一種類型。2016年“在職研究生”改稱“非全日制研究生”。

5.非全日制研究生

指在從事其他職業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採取多種方式和靈活時間安排進行非脫產學習的研究生。2016年12月1日後錄取的研究生從培養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區分。

6.非定向研究生

在錄取時不確定未來的工作單位,在校期間享受國家規定的獎學金和其他生活待遇。畢業時應服從國家就業指導,在國家規定的服務範圍內進行安排或實行雙向選擇。

7.定向培養研究生

在招生時即通過合同形式明確其畢業後工作單位的研究生,其學習期間的培養費用按規定標準由國家向培養單位提供。

8.統考

分為公共課統考和專業課統考。公共課統考包括政治、英語、數學。專業課統考有以下專業:法碩、西醫綜合、中醫綜合、教育學、歷史學、心理學、計算機、農學。

9.聯考

聯考也就是全國聯考,是由招收該專業碩士的多所高校聯合招收,統一命題,一般有管理類聯考、法律碩士聯考等。

10.推薦免試研究生

是指通過一定的資格審查,不用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而直接攻讀研究生的應屆本科畢業生。獲得推薦的標準略有差異,基本上都要求專業成績前列、科研能力突出、外語水平較高等。

四、檔案存放問題

1. 成功上研
如果是應屆考生且成功考上研的小夥伴,目標院校會給你發放一份【調檔函】,你只需把調檔函遞交給本科院校,後續調檔的具體工作是不需要你參與的。
2.二戰考生
① 暫留學校:一般本科院校都可以暫留檔案兩年時間(具體時間諮詢本科院校)。
② 人才市場:可以將自己的檔案寄存到戶口所在地人才市場(人才交流中心),這也是比較推薦的一個選擇,因為離家近,後續辦理和調檔都比較方便。
③ 發回原籍:沒有單位接受,我們也可以選擇放回戶籍所在地的人事部門管理,比如人力資源保障局,等考上或後續需要調檔的時候在遞交調檔函調檔即可。

3.就業考生
① 如果去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具有檔案管理權限的地方,可以直接由單位接收管理。
② 一般在私企、自由職業或靈活就業以及未就業的畢業生,檔案一般選擇委託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管理。

PS:檔案要及時存放到相關地方,千萬別自個兒拿著,以免影響後續的調檔和錄取。

這裡有一個普遍存在的誤區:很多同學以為考點的選擇和檔案是有關的。但其實二者並沒有關係,也就是說檔案存放按照上面的流程走即可,絲毫不會影響報名問題。
而關於考點,應屆生與往屆生的區別,主要面臨是否在戶籍所在地考試的選擇。
① 戶籍所在地:報名時選擇戶籍所在地任何考點都可以考試,現場確認提供戶口本/身份證等材料即可,所說的戶籍所在地,是指二級行政區,也就是:地區、盟、自治州、地級市。
② 非戶籍考區:非戶籍所在地,一般需要提供所在地工作證明或社保繳納證明,也有的地區明確規定,不允許外來考生在本地考試,希望大家提前查看考點去年公告說明。

五、擇校參考數據

1. 報錄比
報錄比其實是指報考人數,上線人數和錄取人數這三者的大致比例。報錄比是許多人在擇校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參考。
另外招生計劃數、推免人數也是個需要關注的點。
推免多的專業報考需要慎重!
瞭解這些數據的價值,在於能大概估計你複試被刷的概率,讓你更好地選擇初試學校和科目。報錄比一般學校不會統計的,我們可以查詢報考學校往年的初試名單,複試名單來進行計算。
2.計劃招生數
計劃招生數這個要去學校官網發佈的招生簡章看,現在找的話只能參考去年的。最新的招生簡章應該是在每年的9~10 月發佈。這裡需要注意三點。
① 招生簡章寫的只是一個約數,最終結果很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出入。你只能大概參考,視上線學生數不同,靈活安排。

② 34 所(自主劃線學校)中,沒有「科室線」的學校,有可能會出現某科室異常火爆或冷門的情況。當然大部分科室應該是正常情況的。有時你運氣特別好,有可能上線的只有你一個,那麼在一般情況下你考上的幾率可能就大大增加了。


③ 要注意瞭解推免名額到底佔不佔招生目錄上的招生人數。一般情況下推免名單和招生簡章大體是在同一時間段(差不多兩三週內)能查到。有種極端情況是你報的科室/導師可能根本就沒有統招名額,都被推免了。
3.上線人數
上線人數一般在自主劃線/國家線出來之後幾天,學校官網會有複試通知。這時候趁熱看應該是可以看到的,因為很少有學校只單獨通知而不發覆試公告。
4.擬錄取人數
在正常情況下,擬錄取人數就是最終結果了。這個要在官網發佈的「擬錄取名單」中找到,也就是複試結束後幾天,三月中下旬開始,一直到五月都有可能。
因為有些學校涉及到一些程序問題。名單公示是必要的程序,所以只要你有心,趁熱找應該也是能找到的。

六、其他常見問題

1.大學階段掛科對複試有影響嗎?

要看所掛的科目和專業課有多大關係,如果只是些公共課、通識類課程,那關係不大。一般情況下,本科階段的成績作為一個參考因素,不會過分看重,只要你初試成績夠高,複試好好表現,一樣能得到導師的認可。

2.考研和四六級成績之間有掛鉤嗎?

首先考研報名並沒有要求必須要先通過四六級,其次四六級的分數與考研英語也並不是完全成正比。無論是詞彙要求、題型設置、閱讀難度、做題方法、考察目的……二者都有很大不同。比起四六級,考研英語難度會比較大些。

3.高校和研究院在招聘上有哪些不同?

一般來說,高校的招聘機會會比研究院多一點。畢業前,秋招、春招都會有很多公司來學校舉辦校園招聘會,如果在高校就讀的話,會有一定的便捷性。當然,中科院的研究院實力也很強,在招聘的時候也有不錯的優勢。

4.正式開始準備考研前該做些什麼?

首先應該儘量向剛考過研究生入學考試的一些學長學姐請教,無論他們考上與否,都有一些經驗教訓值得你吸取,可以儘量減少大的、方向性的錯誤。同時,還可以請他們給你開列參考書單,免去你盲目找書的麻煩。參考書的好壞極其重要,否則不僅浪費時間,累死累活也未必有效果。

儘管你可能早就瞭解了你要報考的學校往年的招生情況,並買到了以前的指定參考書,還是要關注新的招生簡章的指定參考書有無變化,應該在開始埋頭複習前,瀏覽該校的主頁,看新的招生簡章,確認指定參考書有無變化。

方向很重要,以免當我們爬上梯子頂端的時候,原來發現架錯了牆。

5.應屆考研還是參加工作後再考研?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計劃,無論是應屆考研,還是在參加工作後再考研,都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論。

總的說來,如果你在畢業後直接就能進入你想去的行業工作,則無論是應屆考研還是等工作幾年之後再考研,都是可以的。

如果你估計你將來只能進一個很沒有前途的行業,工作待遇也很差,那麼最好還是在應屆時就考研,而且應該儘量早準備,通過考研,跳離苦海,向自己的職業理想靠近。

如果你能考進一個自己比較滿意的專業讀研究生,那麼花上一年左右的時間全力準備是完全值得的,因為它可以使你進入理想的行業,改變一生的命運,意義深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