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文“223344”模式將在全省推廣

興文“223344”模式將在全省推廣

11月18日,全省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首批試點(興文縣)成果新聞通氣會在成都召開。

宜賓日報金江網訊(記者 鄧燁 文/圖)11月18日,全省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首批試點(興文縣)成果新聞通氣會在成都召開。全省首批唯一試點縣——興文縣普查成果在此前通過了專家評審,圓滿完成三大試點任務,為全省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工作的全面開展提供了可供借鑑學習的經驗和模式。

今年以來,四川省啟動開展全省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興文縣按照“普查試點與落實四川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的部署同行,與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的目標同頻,與縣域加快脫貧奔康產業轉型的需求同步”的原則完成了興文縣8鎮4鄉1300餘平方公里的資源普查。以實地普查為基礎編制了《興文縣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報告》,為科學謀劃興文縣“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提供了決策依據。

興文縣主要負責人介紹,興文普查成果具體體現在四個“新”上,即新梳理、新發現、新認識和新評價。全縣共查明文化資源4大類902個(含古籍、傳統器樂樂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物),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5個;旅遊資源1003個(含8個大類25亞類98個基本類型),其中三、四、五優良級資源397個,佔比39.6%。

兴文“223344”模式将在全省推广

展出的興文特產。

興文全縣新發現文化資源77個(含首次發現古籍類資源,4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線索),發現旅遊資源480個。其中,旅遊資源以喀斯特地貌、山嶽、峽谷、瀑布跌水、康養氣候地等為主要特色。文化型旅遊資源以特色村寨、農家樂、農業園區、苗族文化、僰人文化、紅軍文化、農副土特產品和現代節慶為主要特色。

在全省普查工作頂層設計的指導下,興文縣立足試點實際,突出特色亮點,總結了興文“223344”普查工作模式:即在普查對象上,明確為文化和旅遊2類資源;在普查方式上,統籌調查、普查2種方式有機結合;在普查組織上,建立行政、技術、專家3支隊伍;在普查進度上,分為前期籌備、普查調查、成果編制3個階段;在普查方法上,用好“查、找、問、議”4字要訣;在普查成果的運用上,著力推動加快智慧文旅全域發展、加快文旅經濟開放合作、加快文旅科技教育發展、加快構建文旅發展格局的4個方面的轉化。

據普查成果通報,興文“223344”普查工作模式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切實可行,將在全省普查工作宣傳推廣。

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呂志軍出席會議並通報了全省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工作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