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 廣西結案1127件,涉案金額2297萬元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全面深入宣傳在構建具有廣西特色的大市場綜合監管工作格局、推動廣西市場監管工作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新經驗新成就,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於2019年11月19日在廣西雲新聞發佈廳召開成立一週年新聞發佈會。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勇強從實施質量強桂戰略、優化營商環境、整治食品安全行動等方面對該局一年來的工作做了總結。

在實施質量強桂的戰略中,該局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加快推進品牌建設。建立自治區主席質量獎重點培育組織庫,舉辦培訓班加強自治區主席質量獎培育工作。創新開展“廣西優質”區域高端品質認證。深入實施商標品牌強桂戰略,出臺《廣西商標品牌獎勵補助辦法》,開展“廣西品牌神州行”“廣西商標品牌扶貧成果展”等活動,商標註冊便利化改革向縱深發展,全區11個市已設立了商標受理窗口12個,大部分的企業可以實現在家門口申請註冊商標。

二是深化質量提升行動。切實推動人造板、鋁製品等14類重點消費品的質量提升。截止目前,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不合格樣品發現率為3.96%,工業產品質量自治區級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9.92%,前三季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99.94%。全區未發生系統性、行業性、區域性食品、消費品質量安全和特種設備安全事故。

三是質量技術支撐進一步夯實。主導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72項,累計制定地方標準1886項,排名全國第六。新增各類認證證書2913張,增長率達18.2%。新增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檢驗檢測能力134項,建成國家質檢中心11個、自治區質檢中心40個,推動中國—東盟檢驗檢測認證高技術服務集聚區建設,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四是塑造廣西質量形象。成功舉辦廣西首次市廳級領導幹部“市場監管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開展質量月、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世界計量日、世界標準化日、世界認可日、世界知識產權日等群眾性質量宣傳活動,講好廣西質量故事,推介廣西質量品牌,塑造廣西質量形象。

在全區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從2019年6月20日開始,全區企業開辦全環節辦理時間已壓縮至1個工作日內,實現了企業開辦“一日辦結”。具體措施為:一是在全區各級政務服務窗口推行“企業開辦專區”服務,二是壓縮企業開辦環節,三是壓減企業開辦材料,四是大力推行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

經過對企業開辦的流程、環節進行重構,將申請人依次向各有關部門提交材料的傳統辦事流程,改造為“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的模式,為申請人提供企業開辦一站式服務。從6月20日起,廣西企業開辦全面實現了營業執照、印章刻制、發票申領三個環節1個工作日辦結的目標。

在整治食品安全行動方面,2019年,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廳牽頭負責,會同教育廳、農業農村廳等14個部門聯合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行動,查辦了一批有質量的案件,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案件查辦方面,強化監督執法力度。整治以來,全區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辦食品違法案件1025件,其中未取得許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類122件,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39件,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31件,罰沒款553萬元。取締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等無證企業13家,行政拘留7人、通報案件線索4個、移送司法機關案件9件。全區公安系統共偵辦涉食品刑事案件1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2人,刑事拘留57人,逮捕6人,涉案金額4600多萬元。

保健食品行業整治方面,開展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回頭看”活動。整治以來,全區共立案1225件、結案1127件,涉案金額2297萬元,移送司法機關案件25起,工作成效得到國家整治保健市場“回頭看”督查組充分肯定。

校園食品安全整治方面,共檢查校園及周邊食品經營者23373家次,抽檢食品702批次,約談822家次,責令改正1371家次,立案查處34起,罰沒金額22.99萬元。

市場銷售食用農產品整治中,全區先後開展蔬菜整治、禽蛋整治、水產品和生豬整治行動,共查處問題351起,涉及金額68.67萬元,責令整改1807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