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浪:堅持融合推進 提升黨建水平

通訊員 莊祖軒

莊浪縣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認真落實省委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和市委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各項工作部署,立足工作實際,積極創新實踐,注重做到“四個融合”,實現了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和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有機統一,全面提升了基層黨建水平,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注重在思路理念上融合

把融合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和“一強三創”行動的出發點都放在提升組織力、強化政治功能上,落腳點都放在建強戰鬥堡壘、服務中心大局、推動改革發展上,統籌謀劃黨建工作、部署重點任務,做到無縫銜接、有機統一。在理論指導上,做到在部署上不另起爐灶,既不割裂、又不併列,落實上注重實效,既不縮水、又不走樣,推進上敢於創新,既不脫離、又不拘泥。在融合方式上,以農村領域為例,把7個標準化內容融入“一強三創”的4個方面,把政治建設標準化納入“強化政治建設”的範疇,把組織建設標準化和組織生活標準化納入“推進組織創先”的範疇,把基礎保障標準化和考核評價標準化納入“推進機制創新”的範疇,把黨支部隊伍建設標準化和黨員隊伍建設標準化納入“推進作風創優”的範疇,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做到了深度融合、無縫對接。

注重在分類指導上融合

區分不同類型、不同層次黨組織的特點,明確抓黨建工作的責任和重點,分類指導,統籌推進。在農村領域推行“黨建+”引領脫貧攻堅模式,不斷完善“黨組織+國有公司+龍頭企業+專合組織+貧困群眾”的產業平臺和組織體系。在機關領域推行“結對共建”模式,與幫扶貧困村黨組織廣泛開展結對共建活動,幫助貧困村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發展方向,完善脫貧規劃,尤其在抓好黨支部建設標準化與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融合推進、提升村幹部能力素質、扶持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等方面,推進優勢黨建資源共享、基層組織建設互促,推動抓基層黨建與促脫貧攻堅深度融合。在國有企業領域推行“五聯”模式,充分發揮政治引領、發展產業、助推脫貧“三大職能”作用,推行“支部聯建、黨課聯講、活動聯搞、上下聯動、服務聯盟”,解決了黨員如何聚在產業鏈上、群眾怎樣富在產業鏈上的問題,把組織力有效轉化為生產力。在城市社區領域推行“黨建聯盟”模式,通過把黨建工作與街道體制機制改革結合起來,構建以城市社區“大工委”為軸心、5個社區“大黨委”為核心、所有駐區單位和“兩新”組織共同參與的“黨建聯盟”,形成了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區域化黨建體系,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在事業單位領域推行“雙培雙促”模式,探索出了把業務骨幹中的優秀分子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幹,促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步提升的“雙培雙促”模式,黨組織書記抓黨建的責任意識明顯增強,黨務工作者主動學標對標,查漏補缺,事業單位黨建工作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在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領域推行“黨委+黨組”模式,靠實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工委牽頭抓總和行業主管部門抓黨建指導責任,對“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由非公企業、社會組織黨委和行業主管部門黨組齊抓共管,構建管業務與管黨建相統一的黨建責任體系,消除了黨建工作盲區。

注重在方法路徑上融合

把黨支部建設標準化作為實現“一強三創”的有力抓手和具體措施,以標準促規範、促提升。農村黨組織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進脫貧攻堅為重點,擴大農民專業協會、專業合作社、產業化經營組織,緊盯電子商務、扶貧車間、易地搬遷集中居住區等新領域,加大黨組織設置和覆蓋力度,採取單獨組建、村社聯建、社社聯建、企社聯建等方式,新建立專業合作社黨支部60個,合作社黨支部達到了159個。機關黨組織把落實政治建設、組織建設、組織生活、黨員隊伍建設、基礎保障、考核評價六個標準作為機關黨建的規定動作,實行一支部一方案,把落實規範要求和相關制度具體化,從頻次、內容、程序、方法、效果評估等方面明確了可操作性的要求,有效解決了機關支部組織生活不嚴格、不經常、不規範問題。國有企業按照地域相鄰、行業相同、產業相近、功能互補的原則,結合生產經營、基地分佈等實際,採取黨委書記帶頭講、邀請專家專題講、黨支部書記輪流講等方式,組織機關支部、子公司支部、聯合支部開展聯合黨課、聯合主題黨日,抓實了黨內生活。針對非公有制經濟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基礎薄弱的實際,以組織生活規範和黨組織作用發揮為突破口,撤銷了63個有支部無黨員的“空殼支部”,深化“三崗聯創”、開展“百企聯百村”活動,設立黨員責任崗、示範崗和先鋒崗,激發了“兩新”組織黨組織、黨員發揮作用的活力,推進有形覆蓋和有效覆蓋同步提升。

注重在機制保障上融合

建立了“月提醒調度、季交叉互導、半年現場推進、全年觀摩述評”的工作機制,按月分黨(工)委有針對性地下發提示提醒單10期,工作提醒中注重指導上的融合;制定了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和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融合推進的考核指標體系,在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方面杜絕了兩張皮,開展交叉互導2次;對356個黨支部融合推進情況進行督查檢查,下發整改函38件,構建了“定責—督促—問效—考評”的管控體系,有效破解了黨建工作的死角盲區和空白麵。近幾年每年列支500萬元,加強村級陣地建設,四年來新建高標準村級陣地131個,服務功能和服務平臺實現了晉級達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