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財報分析公司基本面 五

在前四篇文章中,我已經陸續介紹了閱讀財報時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和指標,這篇文章將把反映一家公司財務健康狀況的其它幾個指標項做一下總結,主要包括四部分:權益負債率、已獲利息倍數、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資本回報率。

通過財報分析公司基本面 五

一、權益負債率

權益負債率也叫產權比率,即長期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之間的比值,該項指標主要衡量公司的長期償債的能力以及分析其資本結構。計算公式:

通過財報分析公司基本面 五

從資本結構來看,長期負債是由債權人提供的資本,所有者權益是由股東們提供的資本。如果權益負債率這個數字大,則說明該公司借來的資本多,股東們出的錢少,那麼公司在償還債務方面可能會力不從心,反之則說明該公司借來的資本少,股東們出的錢多,那麼公司在償還債務方面會遊刃有餘。一般情況下,權益負債率小於1則表明該公司的償債能力是正常的,等於1則進入警戒態,提醒投資者應該深入細緻的分析該公司的償債能力。當然具體情況需根據行業屬性區分對待。以特斯拉、福特、通用為例,如下圖示:

通過財報分析公司基本面 五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由於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都有自己的汽車金融業務,因此導致他們的長期負債總額很大,剔除掉汽車金融部分的負債後,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的權益負債率是小於1的,如果僅從汽車業務的角度來看,特斯拉的權益負債率是很高的,大概是同行的三倍以上,這也說明特斯拉在財務方面面臨的風險比同行也要高不少。再看看特斯拉與不同行業的公司之間的比較,如下圖示:

通過財報分析公司基本面 五

單從權益負債率的角度來看,特斯拉與奈飛差不多,但跟奈飛比,其實特斯拉的風險更大,因為降低這種高風險最好的方式就是持續盈利,並且盈利能力能不斷提升,但特斯拉目前的盈利由於不能持續,因為導致其權益負債率的波動也會比較大,一旦業績下滑,虧損加大,其風險會迅速加大,但奈飛則能持續盈利並且盈利能力在不斷提升,哪怕二者的權益負債率都處於高風險區域,但奈飛的風險實際上還是比特斯拉小不少。

二、已獲利息倍數

也叫利息保障倍數,也是用來評估一家公司的償債能力的指標。一家公司借了錢,每個月是要支付利息的,這個支付的利息是在利潤表中的費用中扣除,因此利息費用也會影響淨利潤,計算公式:

通過財報分析公司基本面 五

這個數值越大則表明該公司面臨的財務風險就越小,反之風險就越大,如下圖所示:

通過財報分析公司基本面 五

通過這一指標的對比,就能清晰的看出為什麼特斯拉的風險比奈飛的風險還要大了,雖然奈飛和特斯拉一樣都是借新債還舊債,但起碼的利息奈飛還是還的上的,特斯拉連最基本的債務利息都無法保障支付,這也是馬斯克竭盡全力想保持特斯拉穩定盈利的原因,

穩定的盈利能有效的降低特斯拉的經營風險。另外從趨勢上來分析,奈飛的已獲利息倍數的數值在穩定增大,而特斯的這一數值表現極不穩定。

三、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

流動比率就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值,用於衡量一家公司償還短期債務能力的指標,流動資產通常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應收賬款、庫存等,而流動負債通常包括:應付賬款、應計負債、遞延收入、客戶存款等。但是由於存貨的價格貶值可能會很快,比如水果、時裝之類的快消品,很容易過期或過季,一旦過期或過季,這些存貨可能就變得一文不值了,因此存貨最終變成現金的實際額度跟資產負債表上的數字可能會相差很大,因此還需要用速動比率來衡量一家公司的短期債務償還能力,速動比率就是流動資產中剔除掉存貨這類實際變現金額可能會跟賬上金額差別很大的資產後的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值,計算公式為:

通過財報分析公司基本面 五

以下是特斯拉、奈飛、Facebook三者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的比較:

通過財報分析公司基本面 五

其中,由於特斯拉採用的是預售制,因此客戶們的預定金被計入了的流動負債中的客戶存款科目,2018年和2017年的這一科目的金額分別為7.9億美元和8.5億美元,這一項在完成交貨後會轉入流動資產中,而無需通過變賣流動資產來償還,因此特斯拉的流動負債並沒有看起來的那麼糟糕,這一項在特斯拉的流動負債中的佔比大概在10%左右,佔比較小,但這一項更大的意義在於可以監測特斯拉訂單量的變化,比如在車輛交付量增大的時候,該項仍然不變或者變大,說明特斯拉的訂單量在增加,反之則說明特斯拉的訂單量在減少。這對我們分析特斯拉的前景上提供了一些數據上的參考。

通常而言,速動比率在1以上,公司在日常運營上不會有太大的風險,而由於存貨的貶值等問題,流動比率一般在1.5以上才算正常合理。同時在三家公司的對比中,我們會發現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Facebook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是一樣的,僅從這個角度來看,Facebook是一家典型的輕資產公司,另外兩家是重資產公司,當然本文不討論輕資產與重資產的區別,僅為題外話。

四、資本回報率

也叫投資資本回報率,主要是用來評估一家公司的歷史績效和價值創造能力。

通過財報分析公司基本面 五

該項指標計算起來比較複雜,並且由於該項指標對財務健康程度的反應並不大,在此本文不做詳細講解,在以後介紹現金流貼現法計算公司價值時再做具體講解。

但是在此需要重點強調一點,資本回報率評估方法也有很大的侷限性,它一般適合評估處於行業成熟期,且行業穩定、生命週期較長的公司,例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貴州茅臺,寶潔、星巴克這類的公司,不適合評估需求迭代頻繁的科技公司,例如亞馬遜、特斯拉、奈飛、蘋果、谷歌這類的科技公司,這類公司用戶需求升級很快,為滿足用戶的新需求,它們往往會投入大量的資金用於研發新產品或服務,從而犧牲掉當下的很多利潤導致資本回報率急劇下降。同時對於行業波動較大的公司,該方法也不適用,比如騰訊,騰訊的主營業務是遊戲,但遊戲產品的生命週期往往都很短因此造成這些公司業務的波動性很大,因為沒有一家遊戲公司能持續打造爆款遊戲,騰訊公司為了規避這種波動性,所採用的策略是在全球物色爆款遊戲然後買下版權做發行,其商業模式更像電影院而非電影製作公司,雖然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遊戲行業的波動對自身業務造成的不穩定性,但仍然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動,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王者榮耀的營收出現下滑後,絕地求生卻因各種原因無法完成補位,這時候,騰訊的資本回報率明顯下降,但因此就認為騰訊沒有投資價值了,顯然是錯誤的。

無數案例也證明:如果投資者過分看中資本回報率,則可能會錯失這些在未來能獲得巨大回報的公司。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亞馬遜,早期的亞馬遜為了擴張和發展新業務比如雲計算,幾乎犧牲掉了所有利潤,其資本回報率幾乎接近於0,作為跟亞馬遜相反案例的是IBM,巴菲特之所以投資IBM很重要的一項也是看中了它以往的資本回報率,但IBM的管理層卻因為過度維持能考核他們經營績效的資本回報率而犧牲掉了諸多未來的發展機遇和成長機會,比如不願放棄一個利潤豐厚卻日漸衰退的企業服務器市場去發展更有潛力的雲計算業務,而最終我們看到亞馬遜和微軟的雲計算業務反噬了IBM的企業服務器業務,如此,IBM高的資本回報率又能維持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