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窮莫說三句話,沒錢少管三件事”,老祖宗的話,太有道理了

農村田園風光優美,一年四季風景如畫,這裡有淳樸的民風,厚道的老農,雞犬相聞間,透著一股安然的愜意。

農村的老人,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經歷了歲月的洗禮和生活的磨礪,使他們懂得許多人生道理。

人生一世,跌宕起伏,一帆風順的時候少,坎坎坷坷的日子多,正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任何人,都難免有貧困落魄的時候,在這個特殊時期,做人做事則要格外慎重了。

“人窮莫說三句話,沒錢少管三件事”,老祖宗的話,太有道理了

人窮莫說三句話:

1、不說頹廢消極的話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態度決定一切”,當一個人窮困潦倒的時候,消極情緒往往主導自己的思想,對生活悲觀,對人生失望,說話之間,也透著頹廢和消極,如此一來,恐怕無異於“雪上加霜”。

常言道“人活精氣神”,什麼樣的精神面貌,往往帶給我們什麼樣的結果,言談舉止間透著積極自信的人,往往能更快走出人生困境。

“人窮莫說三句話,沒錢少管三件事”,老祖宗的話,太有道理了

2、不誇誇其談說大話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喜歡把話說得太“滿”,明明自己能力有限,卻輕易許諾別人某些事情,最後造成“輕諾必寡信”。

俗話說“禍從口出”,無所顧忌的說大話,在別人面前逞強,最後害的往往是自己。當人窮困時,一定要謹言慎行,對於別人的“不情之請”,要學會拒絕,正所謂“拒絕別人,也是成熟的一種表現”。

“人窮莫說三句話,沒錢少管三件事”,老祖宗的話,太有道理了

3、不說兜底的“知心話”

當一個人窮困時,喜歡向身邊的人傾訴,把自己心中的“秘密”說出來。說話時感覺身上的擔子似乎輕鬆了不少,但事後卻往往後悔。

其一,對方並不一定能守住自己的“秘密”;

其二,當人窮困時,人微言輕,把自己的底“兜出來”,並不是明智之舉。

“人窮莫說三句話,沒錢少管三件事”,老祖宗的話,太有道理了

沒錢少管三件事:

1、不管別人感情上的事

例如別人的家務事,自己最好不要參與其中,無論誰對誰錯,自己一旦得罪其中一方,等他們和好了後,將會一起記恨自己,畢竟自己是一個“外人”。

常言道“疏不間親”,便是這個道理。

“人窮莫說三句話,沒錢少管三件事”,老祖宗的話,太有道理了

2、不管擔責任的事

如果親戚朋友需要自己幫忙,這件事情要承擔一定的責任,而自己的確沒有能力承擔,那麼要及時拒絕。

不要大包大攬,例如生意場上的“擔保人”、“中間人”這樣的角色。一旦自己管了這件事,往往會“惹債上身”。

“人窮莫說三句話,沒錢少管三件事”,老祖宗的話,太有道理了

3、不替別人拿主意做決定

還是那句話,人窮困時,人微言輕,替別人拿主意,正確時,功勞沒自己什麼事兒,一旦錯誤,恐怕就要受人埋怨了。

“人窮莫說三句話,沒錢少管三件事”,老祖宗的話,太有道理了

古人曾說“窮則獨善其身”,當人沒錢沒勢、窮困潦倒時,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更需要謹慎,不然由於說錯了一句話,或者做錯了一件事,往往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艱難。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留言,我們一起來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