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暴漲暴跌,養戶想讓漲,居民想讓降,政策干預能解決問題嗎?

今年的豬肉整體行情一直在不斷的上漲,從年初的10元每斤漲到了10月份的30多元高價,消費者對此也不是太理解,很多人希望能夠讓豬價下跌,畢竟目前的豬價太高了,很多人已經兩三個月沒有吃過豬肉了,如果價格能夠降降溫還是非常可以的。

豬價暴漲暴跌,養戶想讓漲,居民想讓降,政策干預能解決問題嗎?

當然目前養豬的豬農也少了很多,即便它的價格跟著提升,大多數的農民還是沒有收益。目前已經是立冬時節了,今年的春節時間來得更早一些,因此不少人也在準備臘肉,但目前的豬肉價格高,很多人還是打了退堂鼓。而豬價的上漲還是傷害了不少人,此外,其他的肉類價格也在提升中,目前的雞魚肉蛋行情也在跟著上漲,就拿肉雞來說,在7月份時候它的賣價才不過7元一斤,不過到了本月其賣價卻漲到了13元每斤,這樣的行情也讓人無奈不已。

在肉價提升的同時,大家的工資卻沒有任何的變動,這顯然增加了農民的支付負擔,很多人都在盼望肉價能快點下跌。不過從11月份開始,豬肉價格就隨之下降,目前從收購價來看,其平均價格跌到了33.4元每公斤,而在10月份價格可是在40元每公斤左右,如此大的跌幅,自然是讓消費者也十分的興奮。

豬價暴漲暴跌,養戶想讓漲,居民想讓降,政策干預能解決問題嗎?

在收購價低迷的同時,它的市場價也瘋狂的下跌,目前不少地方重新回到了20多元的價格,很多人不解,為啥會下跌呢?

首先就是消費疲軟,在豬價提升的同時,消費者自然也選擇用上了其他的肉類食品替代,儘管市場中的豬肉比較稀缺,但在消費量減少的同時,豬價自然處在一個十分尷尬的局面。在低迷的消費行情之下,豬價的回落也顯得十分正常。很多的商販也囤積了不少肉類,因此它的賣價再次低迷。

其次就是進口豬肉的增加,從前三季度的報告來看,其總量也達到了132.6萬噸,同比量也提升了43.6%,這可比2018年一年的進口量都要多,而目前和我國簽訂進口協議的國家則是有24個,特別是在11月份,我國也解禁了美國、加拿大豬肉,這就意味著接下來大家可吃上更低價的豬肉,到時候整體的行情也會跟著下跌。

豬價暴漲暴跌,養戶想讓漲,居民想讓降,政策干預能解決問題嗎?

在進口肉增多的同時,市場中的豬肉量供應充足,那些屠宰企業也不敢輕易的囤積抬價,有利於後期的豬肉整體行情變好,因此接下來的豬肉行情也會得到更好的恢復。

有很多消息稱10月底生豬存欄已經觸底,緊接著就是一陣猛於虎的暴漲和暴跌,豬價在連續下跌了一週以後,今晚又出現了北方大漲的局面,總體讓人琢磨不透,消息面的信息層出,影響了市場的判斷,還是一些政策的調控使過熱的豬價降溫了呢,這個問題一直是大家熱議的話題,但是小編認為總體的生豬總體恢復可能最快也得明年,您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