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軍跨界辦畫展動了誰的奶酪?

朱軍跨界辦畫展動了誰的奶酪?

這些年,文藝開始繁榮了,喜歡繪畫的人不少,顯然是件大好事。喜歡需要理由嗎,歷史上非職業畫者涉足畫壇不是大有人在?其中不乏有官員、有僧侶、有文人、有雅士、有農民、有傳教士、有失足婦女…等人士參與,各路力量雅集,實為眾人捧柴火焰高。再說像國家最高領導人宋徽宗、慈禧都用功丹青,如何不出彩呢?畫畫,有你有我,瞧!誰都有執筆的權利,關鍵是你想不想而以。


朱軍跨界辦畫展動了誰的奶酪?

歷史發展到此刻。亦然!著名主持人朱軍近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畫展一開,媒體一報,各界就發出不同的聲音來,其中美術圈內意見最多:有人議論紛紛地笑了,有人納悶地面無表情,再有人開始動起筆鋒來,說雅點,是跨界。說學術,是有點。再說偏點,這樣也行??他如此有興致地畫點畫,究竟會不會動了誰的奶酪?我們先是從媒體中得到信息:範曾曾談朱軍:“跟我學畫以後,狐朋狗友少了。”說明了什麼事情呢,你我知曉不?再到朱軍說:“我只是想表達,我是認了真的想要畫畫,而不是隨便秀秀。”畫展名為“杜蘅情懷”,朱軍眼中,杜蘅是一種植物,用得好了,就可當做中草藥治病,用不好了,就會中毒,以此來警醒自己。

朱軍跨界辦畫展動了誰的奶酪?

治病也好,中毒也罷,那是醫生的事兒。如果非要從專業的角度來評判一位拿過金話筒的畫內功力如何,才能在這裡辦展覽的話,那麼大家看吧:朱軍的展場位於中國美術館左側廳,館正大廳為油畫家曹新林的作品為主場,相比之下,他的展廳是熱鬧多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幅水墨明星頭像,如熒幕中她們一樣職業迎人微笑,不少觀眾紛紛上去跟“楊瀾、倪萍、董卿…”合影留念,不知是策展人的安排,還是朱軍的藝術魅力?總之,像!美!再逐入到展廳,依次為他工作閒暇之餘臨摹的敦煌唐宋名畫,古香古色;學院人物藏民寫實畫法,功夫見地;巨幅佛教大畫,令人仰慕;再到多幅朱軍畫範老師題款,自然增色。值得一提的是,盡顯朱軍臨摹功夫的《八十七神仙卷》橫跨展場,氣勢具備,令觀者俯首端詳。長卷由中國美協劉大為主席親筆題寫引首:“鎔古鑄今筆墨人生——朱軍精摹八十七神仙卷為潛心繪事之要旨”。劉主席是這樣題的,那麼你可以說說。展望展場,總之,風格各異,多有誠心誠意地向古今研習繪事道法,個性並無太多張揚。至於畫外功夫呢,有人就開始從朱軍批到美術館了:國內有百萬繪畫大軍,很多人一輩子不可能在國家級美術館開過個展,作為業餘選手的朱軍為何能旗開得勝,無非是權錢開道?雖然批者所批的不是朱軍的探索繪畫藝術的精神,而是已淪為妓院的美術館。哦,難道不服僅於此?

朱軍跨界辦畫展動了誰的奶酪?

不按常規出牌,肯定挨!那是正常的事兒,記得前些年,朱軍的老搭檔倪萍在榮寶齋舉辦畫展,開幕式也是常規的出現各路大碗明星捧場助陣,不少觀眾只看人不看畫,以致現場展出的作品旁邊大多都標紅出售了。更有些熱心觀眾來晚了,想看啥都看不到了。如此一來,問題就上來了:她的作品走得快,有人眼就紅了。哎哎!難道不服又僅於此?

評頭論足之事,誰都有,明星們也很清楚。這次朱軍畫好了拿出來掛掛,大家都看看吧,莫非少見多怪,再說,歌唱家鬱鈞劍不是在中國美術館辦過個展,表演藝術家藍天野老先生曾三度在這兒亮相,為何朱軍不能呢?也許,我們是否有空來討論畫種的定位命名問題了,自古以來文人騷客舞筆弄墨為:“文人畫”,稚嫩孩童隨心塗鴉,可名:“兒童畫”,勤勞農夫閒暇之餘伏案描摹,稱之:“農民畫”,各畫各的,涇渭分明,條條大路通羅馬。關於繪畫上的命名那是一件嚴謹的事兒。美術史家們為何遲遲未為“明星們”入畫界開個綠燈呢?看!朱軍、倪萍、趙忠祥、董浩、趙本山、崔永元、老畢、張金玲、周慧敏、郭峰、竇唯、丁武等等都愛著畫呢,來個“明星畫”怎麼樣?大家是否應該操點心,省得下一位明星出來搞個展覽都挨點什麼的……


朱軍跨界辦畫展動了誰的奶酪?


我想更多的是觀念問題吧。自從老杜尚把馬桶搬上美術館一事傳開來以後,人們開始對藝術的定義發生了改變,藝術品是否僅是藝術家的專利呢?你說這人人都可以搬動的事兒,為何他搬上去一放就不一樣呢?倘若再重新洗牌吧,定位一下什麼才是,什麼不是?再有約瑟夫·博伊斯也提出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家,一切的藝術風格和語言特徵,都是圍繞著人,是人創造了藝術,又將其還原於人。人,大有人在,更何況是明星?毋庸置疑,在“明星”光環的照耀下,作品一掛就是國家級美術館,讓我們走著瞧吧!

文藝,需要百花,更需要你我爭鳴。當然,朱軍的作品好與不夠好,展覽吧!觀眾的眼睛是鋒利的。至於他跨界動了誰的奶酪一事兒,如此說著說著這就有點傷感情了……文∕鍾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