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罕見的1400年前唐朝道觀!隱藏在太行山下小縣城拒馬河源頭


拒馬河是河北省內惟一一條長年不斷的河流,是北京市五大水系之一,它的發源地位於太行山麓的河北省淶源縣。如今的拒馬河源頭已經建成一座小公園,早上很多居民在這裡鍛鍊。

就在拒馬河源頭的公園旁邊,有一座始建於唐太宗時期的道觀,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目前中國留存下來的唐代建築並不多見。

這就是位於河北淶源縣城的泰山宮。泰山宮自唐代貞觀十四年修建以來,歷經1400多年。據說,淶源縣境內群山起伏溝谷縱橫,常有云霧繚繞,是歷代道教祖師修仙悟道最佳的仙山寶地。

歷史上淶源的道教非常興盛,泰山宮就是供奉以東嶽大帝之女“東嶽泰山天仙聖母碧霞元君”為主的道教宮觀。

令人惋惜的是,歷經1400年的泰山宮在上世紀70年代遭到毀壞,僅留下山門、鐘鼓樓、過廳、兩側的功德碑廳。

泰山宮內的興文塔,也有1200多年曆史,被稱為稱風水寶塔。興文塔始建於唐朝天寶三年,即公元774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興文塔的建築風格是五級八角、實心、磚仿木結構,代表著五行、八卦、天文、地理人和。興文塔在道教中極為罕見。

與附近的白石山遊客絡繹不絕相比,泰山宮顯得冷冷清清,但1400多年的歷史古蹟,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