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灑的那條街 很有味道……

西灑的那條街 很有味道……

西灑的那條街 很有味道……

早晨時分,走在熙熙攘攘的西疇縣蘭城南路,人車穿街而過,各種聲音交融,自成一派的熱鬧中,鮮活的生活氣息繚繞繽紛,這條老街子,成了西疇人一天生活的開始.....

西洒的那条街 很有味道……西洒的那条街 很有味道……
西洒的那条街 很有味道……

放任鏡頭尋去,街市的人情每時每分都在上演:有遇上老姐們閒聊兩句的,有懷抱孫子悠閒遛彎的,有趁早市挑上兩把瓜尖的……街頭包子鋪的味道不時飄來,買上幾個就可以滿足飢腸轆轆的食慾。如果不著急趕時間,轉過街角,石斛人家的人工彩色卷粉值得一試。

西洒的那条街 很有味道……
西洒的那条街 很有味道……

“我來我來……”一碗早點錢,讓三兩親朋互不相讓,點上粉的綠的黃的鮮豔卷粉,配上汆肉、烤腸、心肺等,撒上辣椒油蔥姜醬醋一些作料,熱乎乎的早餐時間開始了……

西洒的那条街 很有味道……
西洒的那条街 很有味道……

在邦林大骨湯早點店,門口的臭豆腐攤已成了不可或缺的標配。

西洒的那条街 很有味道……

說不上是先有煎臭豆腐,還是先有那碗熱湯米線,追溯大多數西疇人的早餐記憶,似乎臭豆腐+米線天生是早點絕配。

別看煎豆腐工序、手法其貌不揚,其實火候、時間都要把握得當,待細嫩的臭豆腐方塊煎到兩面金黃、外焦裡嫩、散發出濃郁香味後,裝盤再澆上秘製的小米辣蘸水,配著大碗米線,在味蕾的刺激中食慾大開。此時,三人成行、兩人結伴、一人也不孤單,不急不躁聊聊生活、刷刷手機,在幾塊臭豆腐的時間裡,獲取生活的能量。

西洒的那条街 很有味道……

“賣老豆腐、水豆腐、面面飯……”

西洒的那条街 很有味道……西洒的那条街 很有味道……

閒散午後,待到下午三四點,街市上就有了賣玉米麵飯的專場,各家喇叭放著自己錄製的“吆喝聲”,三輪車上拉著大甑子,裝滿白生生或黃燦燦的玉米麵飯,搭配著老豆腐和豆腐腦一起叫賣,清爽又接地氣的吃法,總是有許多的愛好者追隨。

西洒的那条街 很有味道……

商販 李大香:“我們自己做面飯、豆腐自己賣,一樣做一點搭配著賣,賣了30多年了。”

西洒的那条街 很有味道……
西洒的那条街 很有味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街市。任時光匆匆,人來人往,在聲色融雜中,這條老街子或是鮮香四溢、熱氣騰騰;或是慵懶閒散、寂靜淡然……穿行其中。在街市裡,要是追尋人們最愛的是什麼,是那習慣了的家常味,也是那濃厚的人情味.....

西疇臺:侯應仙 劉明波

製作:黃荷 王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