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公務員戶籍、生源地、籍貫三者到底怎麼填?

報考公務員戶籍、生源地、籍貫三者到底怎麼填?


對於從未接觸或剛剛入門國考的考生來說,填寫報名信息都是一件難事,如果報名信息沒填好,可能導致資格審查不通過。

而報名表中的生源、戶籍和籍貫很多小夥伴大概知道意思但無法表達清楚,也不知道在報名表中該怎麼填寫才是正確的。

尤其是社會在職人員,他們不像應屆畢業生,在報名省考時常常受到戶籍的限制,只能報考戶籍所在地或生源地的職位。所以如果對這些概念不清楚的話就很難順利報名。

戶籍:又稱戶口,是登記戶口的冊籍,也就是登記戶口所在地的文件。

生源地:一般是指參加高考時的學籍所在地,與在什麼地方上的大學,現在的戶口所在地沒有任何關係。生源地不隨戶籍的改變而改變。

籍貫:又名祖居地或原籍,籍貫一般從父,個別從母系的,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長久居住地或出生地。原籍地是原來的籍貫。

某考生小張此前戶口在四川,出生地是湖北,祖籍(曾祖父輩及以上)是湖南,如今由於來京上學而將戶口從四川遷到了北京,那他的籍貫和戶籍所在地如何填寫?

答:籍貫是指祖居地(祖籍地)或原來籍貫。參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號文件,公民的籍貫應為本人出生時祖父的居住地(戶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寫祖父去世時的戶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戶口的,填寫祖父應落常住戶口的地方;公民登記籍貫後,祖父又遷移戶口的,該公民的籍貫不再隨之更改。

戶籍所在地是指我國居民戶口簿登記所在地,一般是指出生時其父母戶口登記地方,通常是家庭戶口簿上的戶口所在地。但由於搬遷、上學、工作等原因,本人戶口會遷移到單位、學校等,這時戶籍所在地就發生了變更。

如某考生出生在西安,後來因為考上了南京某大學,並且辦理了戶口遷移手續,那麼他的戶籍所在地就變成了南京。

上述問題示例中,考生小張他的籍貫準確說是湖南,而戶籍所在地應該是北京。我們經常說“四川人”、“廣東人”、“江西人”,這裡說的就是籍貫,而不是說戶籍。

這就是關於“戶籍”、“籍貫”、“生源地”三者不同的詳細解釋了。

考生如果在報考階段遇到難以把控的問題,不要想當然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填報,最好撥打招考單位的聯繫電話詢問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