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高貴的人,從不顯擺自己的優越感

作者 | 孫瑞希:生涯諮詢師,個人成長教練,今日頭條簽約作者,青雲計劃外部評審團成員。專注分享成長乾貨,推動你的職場進化。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真正高貴的人,從不顯擺自己的優越感

生活中有許多人忍不住靠優越感將自己錨定在某一個階層,在他們看來,這個階層以下的人都很“Low”,自己就是比別人高貴。

然而,真正高貴的生活,是不需要用優越感來裝飾的。太有優越感的人,往往是精神上的乞丐。

著名主持人孟非曾經說過一句話:“所有的優越感都不是來自容貌、身材、知識、家族、財富、地位、成就和權力,它只來自缺見識和缺悲憫。”

而你總要為自己的缺見識和缺悲憫買單,或早或晚而已。


01

​你的優越感僅僅來自於

沒有溫度的內心


我不喜歡太有優越感的人。與他們相處,前一刻是天使,後一刻可能是魔鬼。他們雙重標準玩弄是非,背後藏著人性之惡。

我有個親屬,是某高校的教授,一直以來,我都很敬重她的學識,直到有一年見識了她通過欺負他人來墊高自己,才看清了她的嘴臉。

那年春節,他們全家回東北過節。正月初三,一群親屬在一起聚餐。等待上菜期間,教授熱情洋溢地回覆同事們發來的祝福微信。我看見她眼角掛著笑,聲音又溫和又從容。

春節期間留守的服務員不多,菜上得有點慢,教授很不高興,陰沉著臉催了幾次菜之後,勃然大怒。

她把服務員叫到包間質問,那是個二十出頭的姑娘,被她嚇得一臉惶恐。

從菜品質量到服務質量,從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素質到消費者權益,她引經據典,上綱上線,服務員只能不住地道歉。

但她仍然不依不饒,直到大堂經理出面道歉,贈送了兩道菜才算了事。

大過年的值班,本來就不容易,還被客人刁難,服務員委屈得直抹眼淚。她惡狠狠地瞪了一眼:“哭什麼啊?我冤枉你了還是委屈你了?餐具這麼髒,擦一遍再端上來!”

一個電話打進來,她眉目含笑:“過年好啊,X院長……”

我的心猛地一沉,對她的敬仰蕩然無存,媚上欺下,不可交也!幾年後,我們之間共同的親屬去世了,我跟父母商議,這種人,此生不必往來。

現在的人們都喜歡談“修養”二字,其實一個人真正的修養不在於學問,而在於有沒有一顆有溫度的內心。

這個溫度,不是表現在對權貴的恭謹上,而是看他是否能尊重和體恤弱小。

真正有修養的人,不會通過欺負他人炫耀自己的身份,他們平等地對待強者和弱者,用一顆寬容的心來平視普羅大眾。


02

但凡能活得讓人喜歡

就別活得讓人嫉妒


這些年,我見過了很多秀“優越感”的事,我有時候也會不經意地流露出優越感,為此我經常反省。

我發現優越感通常會在兩種情境下產生:一是想炫耀某種東西,不然憋得慌;二是通過踩別人來抬高自己。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這樣和世界相處》一書中提到:我們與世界相處,免不了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苦難,面對苦難人會有不一樣的應對方式:主要是對優越的渴求和對自卑的抗拒。

自卑和追求優越是成對出現的。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一個人越炫耀什麼,內心就越缺少什麼。有,不代表不缺,小時候沒吃飽,一輩子都在意。

當人們受到挫折產生自卑的情緒之後,可以通過轉化為動力實現補償。這種補償心理有時是好的,比如一些殘疾人身殘志堅,通過其他長處彌補自身生理缺陷,取得成功。

但補償心理也有跑偏的時候,比如過度補償。通過炫耀性消費或建構優越感來掩蓋自己內心的自卑感

有次,演員田小姐上一檔節目,她先是懟了在場的所有主持人,然後展開自己的話題:“但凡能活得讓人嫉妒,就別活得讓人同情。”

高曉松直接糾正她:“但凡能活得讓人喜歡,就別活得讓人嫉妒。”

阿德勒說:這種爭取優越感的動作總是朝向生活中無用的一面,真正的問題卻被遮掩起來或避而不談。

事實上,真正的自在和內心豐盈,是扔掉優越感,建立自信。

真正高貴的人,從不顯擺自己的優越感

03

怎樣建立自信

讓愚蠢和無知走遠


自卑感其實與我們童年的生活經歷和父母對我們的態度有直接的關係。比如,我的那位教授親戚,童年家境極為貧寒,經常受同學欺負,她成年之後的強悍不過是對自卑感的掩飾。

一些童年被父母忽視或冷漠對待的孩子也容易產生自卑感,他們往往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不值得被愛的。

自卑感帶來的大部分怪異行為,歸根到底都是因為缺愛。時過境遷,童年的事情沒辦法改變,但人都有追求優越感的本能。

阿德勒認為,人追求優越感有兩種,一種是追求個人的優越,一種是與社會共生的優越。

追求個人的優越,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打壓別人來獲得優越感,通過炫耀來獲取關注。比如炫富。

追求與社會共生的優越才是真正的優越。再牛的個體也是社會的一部分,我們所有的成就都是建立在現有的社會資源基礎上的。

追求與社會共生的優越強調的是對比過去,發現現在的自己有進步,對社會有貢獻。對比別人時,是對標,即發現自己與優秀的人的差距,不斷進步,縮小差距。

人,只有意識到與社會共生的重要性,才能通過真正的成績去建構自己的自信。

真正高貴的人,從不顯擺自己的優越感

莎士比亞曾說:“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中毀滅了自己。”

真正內心豐盈的人,從不炫耀他所擁有的一切。他們收斂鋒芒,去體恤普通人生活的艱辛和不易,這才是閃爍著人性光輝的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