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中心不是燈光、大屏構成的秀場,而是一種新的運作方式

文|胡瀚中

作者單位|湖北廣播電視臺壟上頻道

融媒體中心不只是所謂的多元分發系統,而是信息處理機制的再設計,需要流程重塑、績考重塑、傳播矩陣重塑。

融媒体中心不是灯光、大屏构成的秀场,而是一种新的运作方式

筆者曾負責媒體呼叫中心好幾年,後來,所工作的媒體分成了2家不同單位,其中一家媒體先是委託已劃歸另一家媒體的原呼叫中心打接熱線,將熱線作為該呼叫中心的外包項目運行,之後,合作取消了。

某一天,筆者在電梯間偶遇之前熱線使用量較大的欄目的主編,有了一段簡短對話。

“你們改用普通市話小半年了,不通過呼叫中心獲得的報道線索,每天有幾個?”

欄目主編:“每天四五個吧,夠了,多了也用不完。

……

2017年,筆者曾發表過一篇文章《價值60萬的電視臺呼叫中心退出方案》。當時,評論區有媒體老總說:“這是在瞎整。媒體如果連這點錢都要省,那就基本上到了要關門的地步了。”

融媒体中心不是灯光、大屏构成的秀场,而是一种新的运作方式

現在保留呼叫中心的媒體,客服部門職能已轉型成為數據中心。他們在通話中根據地域與互動頻次,將來電用戶轉變成為樣板戶,通過外呼獲得樣板戶生產數據,將數據分析成果打包成為與主管部門合作的項目。另一家媒體則採取了退出策略。

一切彷彿輪迴,回到起點。電視民生新聞火熱的年代,熱線小組變成了呼叫中心。隨著城市電視臺的投入產出越來越不成正比,呼叫中心從專門部門變成了外包,從外包變成了取消,專線變回市話,由當班的總編室工作人員代為接聽(和原呼叫中心一樣,都不是由有采用決策權的採編主管在負責)。

但是,節目部門並沒有感到業務受到了多大的影響。這是為什麼?

▍大多數新聞單位對呼叫中心的頂層設計,一開始就錯了

主編們為何感受不到區別?

  • 好的新聞欄目可以依靠信息平臺,但不能依賴它

一個欄目想要擁有持久的生命力,保持持續穩定的生產能力很重要。建立基於分片、分線記者的人脈關係網,通過持久合作形成通訊員與記者之間的彈性、及時、快速響應機制——這種人脈關係的建立與維護,是欄目保持活力、不得“冠心病”的基礎建設。

融媒体中心不是灯光、大屏构成的秀场,而是一种新的运作方式

基礎建設做得越好的欄目,對熱線部門的依賴性就越小。民生新聞對

熱線依賴程度的刻意降低,是欄目維持生命力的必需。好醫院都有急救中心,但不能把整個醫院都搞成急救室。不把自己的線索來源侷限於熱線報料和突發事件,這是新聞欄目正確的做法。

  • 架構設置的“原錯”與使用者的“倖存者偏差”

大部分新聞單位對呼叫中心的頂層設計,僅僅是將熱線作為報料記錄平臺。其職能定位在架構之初就是錯的,有先天基因缺陷。

媒體呼叫中心脫胎於熱線接線組,是因為當年媒體與觀眾都有大量的信息需求,但記者沒有時間也不願意接打熱線,於是聘請專門的人員來負責此項工作。

可是,媒體將呼叫中心與新聞部門分開後,由於大多數呼叫中心的員工沒有新聞預處理能力,呼叫人員不能及時確認信息是否能被採用,無法確切回覆觀眾的多次諮詢。

呼叫中心從新聞部門剝離出來以後,為了團隊生存,還會被賦予許多商業呼叫的職能,使得人員構成、能力水平與熱線服務的初衷越來越偏離。

熱線接線組還沒有脫離新聞部門的時候,呼叫人員還能大致瞭解到報料去向,在觀眾重複報料時可以將部分處理回饋告知對方;一旦呼叫中心獨立成為部門,中間就會產生從信息上載至平臺、到信息被處理過程中的信息“黑箱”。

融媒体中心不是灯光、大屏构成的秀场,而是一种新的运作方式

取消呼叫中心之後,這種“黑箱”依然存在:接線者“一問三不知”,由於缺乏技術支撐,電話更不易打通。接通率下降,長期溝通無效,觀眾會選擇其他渠道向其他媒體報料,或者直接放棄向新聞媒體報料的訴求。而新接手的接線員可能同樣是臨時接替任務的總編室工作人員,仍會出現不願多事的想法。畢竟,電話越少,麻煩越少,不是嗎?

  • 這正是“智慧城市”App的用武之地

呼叫中心的原始服務對象是新聞欄目,由於各欄目追求時效性,同時又有時長限制,對於突發事件線索的需求量有限,信息處理容量極易過載。

另一方面,各地媒體前幾年均承建了“智慧城市”應用。這些App信息處理容量相對有張力,但卻因為沒有合理的信息流響應機制,吸引不到足夠新鮮、有

關注度的信息。不少地方的“智慧城市”應用忙於作傳統欄目節目的二次上載,長期為不達標的點擊率發愁。

其實,這正是觀眾熱線和“智慧城市”App應該相遇的地方。

通過對上門觀眾的訴求最大化、最合理的處理,平臺能夠獲得類似功能型應用的功效,樹立起“有麻煩找媒體”的品牌認知。觀眾如果形成了這種品牌認知,認可與媒體之間的關係,就能開鑿媒體持續續存的生命之泉。

但是,目前的情況是,各個板塊各說各話,板塊職能分割破碎且考核分離,沒有人將熱線與媒體矩陣的整體影響力關聯起來。高層難於瞭解彼此之間真正的因果關聯,當然也就沒有整體策劃,更拿不到抓住問題根本的鑰匙。

  • 信息處理平臺應該放在哪裡,怎麼用?

現在,各地均在建設融媒體中心。“融媒體中心是個筐,什麼都可以往裡裝。”融媒體理論出現之前,人們不知道呼叫中心信息處理平臺應該放在何處,現在有地方可以放了。但是,放在哪兒,怎麼放?

融媒体中心不是灯光、大屏构成的秀场,而是一种新的运作方式

大多數在建或已建融媒體中心的大屏及基礎建設、指揮系統只是看上去好看而已,這些系統對於信息處理的響應機制是理論化、理想化的,考慮並不周全,如果真正建立起來,一年都運行不了幾次。

多數融媒體中心參考的樣板是央媒的“中央廚房”。央媒更多注重的是“一次採集、多元分發”。很多融媒體方案脫胎於大型活動的指揮協調系統,脫胎於警務系統與信息流分配技術。但是,新聞報道並不等同於機動部隊指揮。大多數情況下,上級並不需要隨時瞭解記者的所在具體方位與進展,需要的只是信息流的及時響應。可惜沒有人提出合理的設計方案。

  • 信息流處理機制亟待完善

應該由誰來響應信息流?這正是目前的融媒體中心欠缺的地方——沒有完美的信息流處理機制。

對於用戶上載、等待匯款的信息,誰有權來處理過濾?這些並不應由一線採編人員來決策。一線人員那麼想並沒有錯,但如果操盤手也那麼想,帶來的往往是災難性後果。

這是因為“屁股決定腦袋”。節目生產一線,其任務達標的界定是完成節目時長、收視率達標,有些主管還要完成創收任務。合乎標準,就算達標,能獲得好評。

如果一線欄目人員考慮的只是撐完節目時長所需要採用的信息量,就不會考慮信息的密度、質量以及處理是否得當。這意味著線索將失去通過有效流程過濾和篩選的機制,沒有分級處理和通過不同路徑分發的信息加工處理策略,這將不利於媒體形成整體品牌。

  • 所謂“融媒體”,是要重新定義媒體

報料是信息的入口,一旦信息進入媒體,就應該進行分流和處理。信息處理平臺的職能應該是信息入口和反饋出口,坐鎮其位的主管應是有新聞採編決策權的人。

如果沒有將融媒體中心定位為社會新聞或突發事件的信息平臺,沒有基於新聞信息處理的良好機制,沒有從理念高度真正想通,沒有配備合理的人才,沒有在流程與處理機制上革新,而是簡單地將信息處理平臺納入融媒體中心,是沒用的。

▍站在觀眾立場,沒有“熱”線,你已下線

沒有與觀眾之間溝通的有效渠道,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在觀眾的世界裡已經下線。

  • “熱”線電話形態早就該死了,但溝通職能不能廢

我主張的退出方式,就是留客服工作的“神”與內涵,廢呼叫中心的“形”。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各種應用和微信社群的興起,人們越來越少把電話作為溝通手段。呼叫中心打接電話的傳統業態早該消失,但交互溝通的職能卻需要有團隊來承接並加強。

融媒体中心不是灯光、大屏构成的秀场,而是一种新的运作方式
  • 觀眾早已不再將媒體認定為其原始形態

融媒體時代,節目早已不再僅僅侷限於某某形態的報紙專欄或者電視欄目。

觀眾不是給你打分算績效的上級,並不在乎你的節目是在電視上播,還是在手機上播。如果節目僅在“智慧城市”應用上播出,觀眾就會去下載應用,哪怕是在使用之後卸載應用,但只要再有需求,觀眾還會再安裝。這和假期季安裝旅遊應用,假期結束時卸載應用是一樣的,這多少會增加某個地域性應用的活性。

  • 觀眾更在乎信息是否被有效處理了

觀眾難道不知道自己的信息被播出的概率並不大?但他為什麼會打電話?這是出於一種信任,把媒體當成可以信賴的能幫助解決問題的人。以110指揮中心來類比,真正出警的也只佔報案來電的極小部分,但事實上,在出警之前,許多信息就已經處理完畢了。

觀眾真正在乎的是,信息是否能通過媒體被有效處理。如果一個城市只有一個首選的傾訴對象,哪家媒體能成為這個被訴說對象,它就擁有不可動搖的媒體地位。同時,觀眾也會適應媒體處理信息的方式,甚至到常用應用上去搜索關注下載該媒體的其他新媒體產品。

這種關注,將對媒體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應該走到盡頭的,和不應該被終結的

  • 迭代而不是取消,切斷熱線但不切斷生命線

由一個個臨時妥協的辦法組合起來的方案,最終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以得過且過的退讓方式來對待熱線,往往意味著媒體行業將進一步被邊緣化,失聯的下一步往往意味著徹底死亡。

與其為節約經費做無奈之舉,不如取消人工電話客服,將原熱線電話號碼設置成語音自動回覆,提示觀眾“由於電話使用量變低,請將訴求發表在智慧城市的指定板塊”,或者添加微信號,觀眾也可在官網搜索得到。也就是說,將原來的熱線溝通渠道“強行並道”,將打熱線電話的習慣轉變成通過智慧城市應用、微信來聯絡。

融媒体中心不是灯光、大屏构成的秀场,而是一种新的运作方式

呼叫中心形態,在物理上已經走到歷史盡頭。掐斷呼叫中心熱線之時,恰恰是給“智慧城市”應用引流,讓其煥發青春。這樣反而能讓媒體擁有更加通暢的即時互動通道,並訓練出一種新的條件反射——讓人們在有需求的時候不再打熱線,而是將信息集中到“智慧城市”應用上,集中到以微信個人客服號為基礎的社群上。

  • 平臺應做到有求必應

如果媒體將自身改變成為一個信息處理平臺,就應該有求必應。這種“必應”未必是對所有信息給出滿意的處理結果,而是無論如何都給觀眾一個反饋。信息過濾分流的回饋結果,同樣也可以發佈在“智慧城市”應用上。

媒體在建設新媒體的時候,不能一邊重複“生於拉新,死於留存”的死循環,一邊對上門信息的處理不認真對待,處處斷流。

如果融媒體足夠強大,信息處理流程足夠優秀,欄目對信息有限使用的侷限將被打破,新媒體也將因此而獲得穩定的影響力。

新媒體對於信息幾乎無限的吞吐能力,對於觀眾訴求的針對性服務,都可以提升互動,保障其日活。

通過優化的信息處理流程,媒體可以建立並維護與用戶的穩定關係,確立“智慧城市”應用的品牌。

  • 要讓專職團隊專業人員來做這項工作

所謂的融媒體中心,不是燈光與大屏構成的一個秀場,而是一種新的運作方式。

融媒體中心不只是所謂的多元分發系統,而是信息處理機制的再設計,需要流程重塑、績考重塑、傳播矩陣重塑。

信息平臺是融媒體中心必備的內嵌模塊,它如同腦幹,無腦幹則不動。從信息入口就開始把握信息的分流與生產,將信息進行分流處理,通過“城市智慧”應用作為處理渠道和展示終端,這些都需要人員和部門的重新架構。

信息平臺的主管相當於“交警”,負責信息分流和處理方式。在人員安排上,可以打破年齡限制,由退居二線的資深新聞人擔任,負責人應由有采編決策權的主管擔任;在處理方式上,可以將重點新聞打包成為重點節目,並全網發佈。

綜上所述,媒體不需要呼叫中心,而是需要信息入口;觀眾不需要呼叫中心,而是需要互動渠道。對於一個本地有影響力的媒體來說,節目的形態已經越來越不重要,節目是否在主力欄目播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息流的處理成效以及與觀眾關係的維護。

媒體應該將自己的新聞定位確定為(異常)信息處理平臺。媒體是平臺,也是終端。想要在當地成為有影響力的媒體,就要成為這樣的終端。這也正是媒體的品牌價值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