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綠”而行,打造世界級園區

向“綠”而行,打造世界級園區

11月14日,在“2019中國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大會”上,6家“2019年綠色化工園區”名單公佈,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正在其列。

2018年3月,南京市政府批准在原南京化學工業園區的發展區域,設立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近年來,化工產業在綠色轉型的大潮中洗牌,化工園區的轉型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原南京化工園產業規模一直走在中國,甚至世界化工園區的前列,在“新身份”的加持下,新材料科技園明確:轉型正當時,綠色可持續是必選方向。

南京市江北新區化工產業轉型發展管理辦公室主任、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管理辦公室主任卞鍾武介紹,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先後出臺實施“三年行動計劃”“綠色綜合評價體系”“轉型發展整治提升方案”,所有進園項目環評率、能評率、安評率均為100%,企業汙染物落實達標排放,轉型發展成效顯著,正加快向世界級園區跨越。

向“綠”而行,打造世界級園區

為所有排氣筒建“指紋庫”

產業規模領先全國的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規模究竟有多大?記者從新材料科技園瞭解到,園區現有規上工業企業106家,世界500強和化工50強企業約佔全部產業區企業總數的25%,2018年實現工業產值2179億元,新材料科技園成立第一年,工業總產值增長近420億元。

要把如此大規模的化工園區,打造為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園區並不容易。2018年,新材料科技園完成了省級生態工業科技園建設績效評估,區域總體規劃跟蹤環境影響報告書通過生態環境部審核,在瀾湄環境合作圓桌會議上分享綠色發展“中國方案”,在江蘇省化工科技園綠色發展績效考核中獲得第一名。

探路綠色,就要大膽創新。新材料科技園的環境數據“百寶箱”不僅對園區環境整治提升發揮著大作用,還在全國眾多園區廣泛複製推廣:建設監測點位基礎數據庫,率先實現企業在線監測全覆蓋;建設廢水聯防聯控平臺、大氣汙染監控預警平臺、固廢全過程管理平臺,通過信息化智慧化手段約束企業環境行為。今年底實現道路全封閉化管理,採用“人臉識別”技術對進出園區人員進行管理。2020年初還將率先在全省建成“智慧物流”系統,實現對危化品運輸車輛的一體化管理。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在巧用新技術推動產業轉型的路上,新材料科技園愈發遊刃有餘,“百寶箱”的功能也愈發強大。新材料科技園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有效地對廢氣汙染物排放進行跟蹤和溯源,早在2017年,園區就啟動了廢氣特徵因子指紋庫,園區102家企業的362個排氣筒有了自己的“指紋庫”。通過對排氣筒的調查分析及監測,形成調查報告、監測報告、綜合分析報告,為園區通過大數據信息平臺進行溯源打下了基礎。

向“綠”而行,打造世界級園區

引導企業爭做“綠色先鋒”

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大會現場,有專家提出,綠色轉型不是要把化工企業逼倒,而是要逼企業找到自己更好的發展方向。

對於新材料科技園而言,循循善誘,引導企業一起在綠色轉型的道路上並肩作戰,才是應有之義。

通過環境數據“百寶箱”全面“體檢”,新材料科技園企業江蘇源港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綠色指數”蹭蹭飆升。據介紹,以往,該公司在化學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尾氣會直接排至火炬處理設施內,但尾氣中的烴類物料直接燃燒,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及原料的損耗。在新材料科技園相關部門的引導和幫助下,源港化工自主研發了一套尾氣中烴類物料的回收裝置,目前運行效果很好。項目改造結束後,不僅減少了尾氣的排放,而且每日可回收1.7-2.3噸碳五原料,碳五原料按2014年市場均價7000元/噸計,每日效益為1.5萬元左右,排放尾氣中烴類物料的回收率達83.7%。

新材料科技園內一家跨國公司,2015年通過清潔生產審核,在篩選清潔生產中高費方案時,該公司最終選擇了節能增效方案:投資300萬元對裝置進行節能改造。當年投運,環保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至今運行穩定。這樣主動選擇“綠色方案”的企業,在新材料科技園不勝枚舉。

當然,對於轉型無望企業,新材料科技園則壯士斷腕,一律關閉。自2013年起,新材料科技園通過深度排查,果斷關停了一些“久治不愈”的生產線,包括紅太陽生物化學的吡啶生產線、南京製藥廠的吡喹酮生產線、白敬宇製藥的鹽酸丁咯地爾生產線,並責令福昌化工重建焚燒爐,有效控制了科技園內的較濃異味。

卞鍾武在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大會上提出,新材料科技園將充分利用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和科技園企業綠色綜合評價辦法,倒逼安全環保不達標、落後工藝的企業關停退出,到2022年力爭科技園化工企業總數控制在80家以內。

瞄準“世界一流”不斷優化結構

2001年原南京化學工業園區成立,經歷一輪輪產業轉型的“洗禮”,今天的新材料科技園形成了以石化、碳一兩大產業鏈為支撐,以新材料產業為發展方向的現代化工產業體系。目前,園區在主導產業規模、項目集聚度與安全環保管理水平等方面都走在全國同類園區前列。

成立之初,新材料科技園就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打造“世界一流,國內頂尖”,制定3年行動計劃,到2020年,較目前發展實現顯著提升。

短短一年多,新材料產業集群在這裡雛形初現。園區內重點構建了以面向用戶的環氧產業、醋酸產業、生命科學、高端專用化學品和高分子材料等五大價值鏈為主的新材料、生命科學產業集群;建成了乙烯、芳烴、醋酸三大產品鏈和EO/PO、醋酸、芳烴、生命科學、高端精細化學品、橡塑六大特色產業集群。三大產品鏈和六大特色產業集群企業達到73家,產值佔比達到85%。

隨著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新材料科技園之產業“新氣象”顯現。園區先後建成南京市新材料出口創新示範基地、江蘇省(化工)新材料產業產學研協同創新基地、國家火炬南京化工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建有市級重大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南京化工新材料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累計批准高新技術企業77家,設立省級以上“三站三中心”59家,累計引進新型研發機構10家……這是一個在綠色轉型中不斷迸發出創新活力的現代園區。為不斷提升服務功能品質,新材料科技園正式投用載體24.6萬平方米,在建載體30萬平方米,擁有國家級科技孵化器1個、國家級眾創空間2個。有效集聚高端人才,引進院士8人,集聚國家級人才工程專家22人,其中自主培養9人,形成了以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為特色的創新孵化鏈條。

總是“先人一步”,新材料科技園意識到綠色轉型之路不能“單打獨鬥”。在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大會的長三角一體化的機遇與挑戰訪談活動中,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副主任章碩明介紹,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戰略背景下,新材料科技園不僅積極加入了長三角化工園區一體化發展聯盟,更積極探路區域化合作,比如,嘗試與揚州、鎮江等園區開展合作,協調發展,突破地域限制,實現資源共享,以產業區域協同發展帶動各個園區協同發展。

見習記者 許雯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