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的投資心經

第一支重倉股是民生銀行

也是第一支讓我賺了大錢的股票,由此而走上了投資之路,因民生銀行而知道了史玉柱,我特別關注這些實業家是如何評價一個公司,一個產業,如何做投資的。他們是知情人。

史玉柱不止是一個營銷天才,還是一個投資高手。2011年至2012年間,頂住巨大唱空之聲的史玉柱,斥資80餘次增持民生銀行,總投入了有60多億,這大概是迄今為止不多見的民營產業資本在二級市場花費如此巨資買進一支股票。2012年底,民生銀行股價翻番。經此一戰,史玉柱也被稱為“中國巴菲特”“最佳投資者”,乃至“股神”等稱號。

在他看來,實業家和資本家的區別在於:實業家要善於發現機會,果斷抓住機會,組織人力財力,把每個細節做到極致;資本家要抵擋誘惑,耐心等待機會,直到金子出現在腳下,才輕輕彎腰撿起。

實業家創造社會財富,資本家優化社會財富。中國的實業家成功後,往往都不自覺地向資本家過渡。

史玉柱的投資心經

史玉柱談及的投資經,總結如下。某種程度上,其代表著從實業轉型的投資家的投資心得:

興業銀行(SH601166)招商銀行(SH600036)民生銀行(SH600016)

1. 如果沒有自己的團隊,就不要下手做投資;

2. 做投資不能用槓桿,不能負債投資;

3. 不熟悉的行業不做,不踏入沒有準備的河中;

4. 寧可錯失機會,也不能投錯錢;投資家更要能抵擋住誘惑;

5. 投資十個一個億的項目,不如投資一個十個億的項目;

6. 消費品業的確是好行業,但是賺錢太辛苦;

7.

我看好金融業的投資,主要是銀行保險

8. 投資也要專注:每一項投資,從準備投到最後投資結束期間,一定要全身心專注在這件事情上;

9. 已上市公司未必就沒有投資機會,未必會比未上市企業獲利少,這些都不是絕對的,重要的還是對公司、對行業未來最起碼3-5年的瞭解與判斷;

10. 做股權投資,別想著短期拋售,要有拿得住的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