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拼命三郎”,體壇首位女將軍,骨灰裡有鋼釘,郎平受她感召

北京時間11月16日對中國女排球迷來說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這一天是中國女排的首冠紀念日,讓我們把記憶拉回到38年前,1981年11月16日,中國女排以七戰七勝的驕人戰績戰勝了當時的世界霸主日本女排,首次奪得世界冠軍。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在世界三大球的比賽中稱王,女排“五連冠”黃金時代由此開啟,中國女排的精神由此締造!

女排“拼命三郎”,體壇首位女將軍,骨灰裡有鋼釘,郎平受她感召

歲月匆匆流逝,當年奪冠的12位女排姑娘大多已步入花甲之年,更遺憾的是其中有一位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她是中國體壇首位女將軍;因為倔強好勝、敢打敢拼,被稱作女排的“拼命三郎”,中學語文課本里《苦練》的女主角原型就是她;2013年她去世後,骨灰裡發現了伴隨一生的幾顆鋼釘;郎平也是受她感召,才再次接手女排,帶領中國女排重返世界巔峰;她就是老女排五連冠時期的主力接應二傳手、郎平的親密戰友—陳招娣!

女排“拼命三郎”,體壇首位女將軍,骨灰裡有鋼釘,郎平受她感召

1955年出生於浙江杭州的陳招娣,由於從小就身高出眾,而且十分喜愛打排球,上學時就成了校園裡的排球明星,由此逐漸走上職業道路,17歲時,她進入體校開始專業練習排球;18歲時陳招娣從北京體育學院畢業,正式加入了人民解放軍,開啟了一生的軍旅生涯。1976年,21歲的陳招娣入選國家隊,加入中國女排的時間比郎平還要早。陳招娣也憑藉著自己敢打敢拼,能吃苦、不服輸的精神成了當時國家隊的一名核心隊員。

女排“拼命三郎”,體壇首位女將軍,骨灰裡有鋼釘,郎平受她感召

陳招娣見證了中國女排的五連冠,1979年,她幫助中國女排首奪亞洲冠軍,隨後又為1981年的女排世界盃、1982年的世錦賽奪冠均作出重要貢獻。女排世界盃上,腰傷復發的她,根本沒啃聲,咬牙完成各種動作,直到第三局10比4領先時,感到陳招娣不對勁的主教練袁偉民才將她換下。陳但招娣下場後,日本隊馬上展開反撲,中國隊場面吃緊,袁偉民不得不又將她換上。一直到中國女排3-2艱難奪冠後,拼得已經忘我的陳招娣已經站不起來了,最後還是郎平將她抱回酒店休息的!

女排“拼命三郎”,體壇首位女將軍,骨灰裡有鋼釘,郎平受她感召

陳招娣有多拼,從她另一個綽號“獨臂將軍“就可以看出來。1979年,中國女排在和日本日立女排的一場較量中,陳招娣的左臂不慎被日本隊奧島圭子扣中導致橈骨斷裂。這樣的傷病原本需要休養較長得一段時間才可能恢復。然而僅僅兩個月之後,陳招娣就用繃帶吊著左臂,出現在了全運會的賽場上堅持比賽。她用繃帶固定左臂堅持征戰全運會,單臂出戰的陳招娣也贏得了“斷臂將軍”的美譽。

女排“拼命三郎”,體壇首位女將軍,骨灰裡有鋼釘,郎平受她感召

因傷退役之後,陳招娣也沒有離開心愛的排球場,她一直在八一隊和國家隊中擔任女排教練。但是後來,她不幸確診患上了直腸癌的惡疾,被迫離開了心愛的排球場。陳招娣接受採訪時曾經表示自己是真的特別喜歡排球,如果不是因為退役後不久就被確診患上了直腸癌,她絕對捨不得離開排球教練的崗位,女排給予陳招娣的是一種永遠解不開的情結。

女排“拼命三郎”,體壇首位女將軍,骨灰裡有鋼釘,郎平受她感召

此後,陳招娣回到總政體育局工作,從幹事到局長、政委,一直幹到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繼續為中國體育事業做著貢獻。2006年,由於陳招娣對中國體育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時年51歲的她被晉升為少將軍銜,成為中國體壇首位女將軍,同時也是中國體育界軍銜最高的運動員。

女排“拼命三郎”,體壇首位女將軍,骨灰裡有鋼釘,郎平受她感召

然而不幸的是,在與疾病進行長期搏鬥後,2013年4月1日上午,陳招娣的病情突然惡化,經搶救無效於下午3時去世。在告別儀式上,袁偉民指導、郎平和老女排的隊員們全都趕來了。行禮前,當年的弟子們在袁偉民身後排成隊,袁指導回頭說了一句:“別掉隊,都跟上,別哭。”這是當年球隊訓練時,袁指導常說的口頭禪,一句話大家瞬間淚奔!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陳招娣的家人拿到骨灰時,才得知骨灰裡還靜靜地躺著5枚鋼釘,這是陳招娣多年征戰賽場留下的,跟了她一輩子的紀念,是她多年艱辛付出的最直接的證明!

女排“拼命三郎”,體壇首位女將軍,骨灰裡有鋼釘,郎平受她感召

作為中國女排五連冠時期的隊友,郎平與陳招娣之間有幾十年的深厚戰友情。當年她們兩人就是住同一屋的隊友,退役之後,雖然兩人由於距離和工作原因難得相聚,但彼此間的感情沒有絲毫改變。

女排“拼命三郎”,體壇首位女將軍,骨灰裡有鋼釘,郎平受她感召

在陳招娣離世後不久,2013年,郎平出任新一屆中國女排主教練。後來接受採訪時她回憶起1981年奪得首個世界冠軍時兩人做室友時的情景,她還記得陳招娣決賽前腰傷復發仍堅持拼完五局,最後被隊友扶著走上領獎臺的一幕。郎導表示正是好友陳招娣的離世,讓自己感受到了“報效祖國、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才再次選擇接手中國女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