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早產兒日讓我們一起支持母乳餵養,關愛早產兒健康

#北大國際醫生說#2012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將每年的11月17日設為世界早產兒日。今年世界早產兒日的主題為有愛,有未來——擁抱早到的天使。

世界早產兒日讓我們一起支持母乳餵養,關愛早產兒健康

母乳是挽救早產寶寶生命的“藥物”

對於胃腸道未發育成熟、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免疫力較弱的早產寶寶來講,母乳不僅僅是提供營養的食物,更是挽救生命的"良藥”。早產母親乳汁中的成分與足月兒母親的乳汁不同。早產兒母乳中免疫成分更高,如SIgA,乳鐵蛋白,它們可以幫助早產寶更好的度過感染關,這時母乳是最好的抗生素。此外早產兒母乳中還富含細胞生長因子,促進寶寶腸道生長髮育。研究發現母乳餵養可以使壞死性結腸炎的幾率降低60%。

母嬰分離也應母乳餵養


如果早產兒轉入新生兒科或NICU,在母嬰分離的情況下,母親也要保持母乳餵養。對早產兒媽媽來說母乳餵養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 產後儘早的開始擠奶或吸奶,最好在產後1小時內,最晚不超過6小時。
  • 定時吸奶、儲存並送到新生兒病房。一般來說,24小時的吸奶次數不低於8次,也就是說平均2〜3小 時吸奶一次。
  • 夜間至少吸奶一次,兩次吸奶的時間間隔不能大於6小時
  • 爭取到醫院親喂袋鼠式護理的機會。這不僅有利於寶寶的腸道菌群的建立,還有利於寶寶出院後順利的由瓶餵過度到親喂。

最後,願每一個來到世界上的寶寶都被溫柔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