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期間日本慰問團老照片:不乏演員和明星,圖九很漂亮


日本自1931年開始對我國進行侵略,前後長達14年。這場戰爭對中國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致使無數無辜百姓喪生。日本人民為了“犒勞”日軍,竟然還組成了慰問團前來慰問,其中上至貴族名流下至普通人民。今天,通過一組老照片,來了解一下所謂的日本慰問團吧。

這些慰問團,有的是日本政府指派,也有的是自發組織。當時的的日本,人民普遍深信軍國主義,他們以戰爭為榮耀,積極為戰爭貢獻力量。直至最後兵敗,仍然不思悔改,還喊出“一億玉碎”的口號。

日本女性也積極為侵略戰爭“做貢獻”。他們積極組織愛國婦人會,其中上流社會女性和皇親貴族是主力。她們一邊為日軍籌備戰略物資,促進國內生產,一邊前往戰地送溫暖。其中甚至有的人最後成為了日軍侵略的工具。他們有的自願成為慰安婦,還有的為日軍提供情報,成為奸細。


除此之外,日本的“國防婦人會”也十分有名,還曾經因為一件事引起不小的轟動。井上清一是一位日本軍人,他後來不再參加戰爭而是回國結婚生活。原本幸福的生活卻被其妻子打破。妻子認為他不該產生厭戰情緒,而應該重新回到戰場。為了幫丈夫下決心,她選擇了自殺。這種瘋狂的舉動竟然還在當時受到讚賞推崇,國防婦人會也是藉此契機成立的。可見當時的日本,連家庭主婦都如此瘋狂好戰。

這位受了刺激的井上清一也算是不辜負妻子叮囑。後來更加殘忍瘋狂,“平頂山慘案”就是他擔任指揮製造的。圖為日本的慰問團。當時,日本文藝影視公司巧妙利用井上妻子的事情為典型,拍攝了相關影視作品,並在國內和中國放映。

日本的慰問團成員大多是女性,來自社會不同階層。她們中的大多數都沒結過婚,也有少部分是已婚女子。軍國主義思想在日本蔓延,很多女性被深深洗腦,“英勇獻身”。她們有的嫁給“開拓團”成員,還有的當了軍中護士。她們中的很多人最後也成為了日軍侵略的工具,即使這不是她們的本意。


圖中帶著鋼盔的便是慰問團中的成員。她們大多出身不俗,其中還有的還是學生。她們接受過良好教育,能歌善舞,在慰問時可以表演給士兵們看,因此很受歡迎。

圖為正在表演唱歌的慰問團。1942後,“大日本婦人會”是由“國防婦人會”和“愛國婦人會”合併成的,直至日本戰敗時,成員數量已高達一千萬,令人震驚。

有的明星也甘願加入日本慰問團,她們常常很受歡迎。圖為日本演員田中絹代和日本空軍小林照彥大尉的合照。田中絹代是當時很是出名的一位電影演員。

渡邊濱子生於1910年,這是她的藝名。她畢業於武藏野音樂學校,之後曾擔任過老師,再後來出道成為女明星。南京大屠殺發生後,她前來南京慰問演出。

圖中正在表演拉手風琴的就是渡邊濱子。她一生創作演唱很多首歌,其中不乏涉及中國以及對日本侵略戰爭美化的歌曲,例如《蘇州夜曲》等。值得一提的是,她還為偽中日親善主題的電影演唱過插曲,電影中不乏美化侵華和辱華的橋段,在中國受到抵制。

經過長達十幾年的頑強抵抗,我國終於打敗了日本,取得了勝利。那些秉承著所謂愛國精神前來慰問罪惡滔天日軍的女性,也許對這個結果會大吃一驚吧。電影《東京審判》也對此有所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