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楊振寧在北大演講“天才”時,卻隻字不提愛因斯坦?

大家都知道,愛因斯坦是世界上公認的“天才”,更是給科學界帶了不可估計的貢獻,所以也被人稱為“人類歷史上近400年來最偉大的科學家”

楊振寧我們更熟悉,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是華人的首次拿獎,當然真正讓楊振寧成為偉人的,是擁有著13項與諾獎同級的研究成果,以至於當時的科學界都覺得,不是諾獎給楊振寧帶來了榮光,而是楊振寧給諾獎帶給他榮光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家都在說楊振寧是比肩愛因斯坦的科學家

為何楊振寧在北大演講“天才”時,卻隻字不提愛因斯坦?

當莫言和楊振寧在北大發表演講時,當主持人問及你們覺得什麼“天才”時

莫言回答稱:“我覺得楊先生就是天才”。

而楊振寧在演講中說道:“我覺得世界上沒有天才這一說,一個人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要發現自己的興趣,父母或者是老師如果發現孩子對某一方面有著獨特的興趣或者特別的才幹的話,應該及時的幫助他培養這一方面的興趣,發現的早,孩子很容易有著大作為”。

為何楊振寧在北大演講“天才”時,卻隻字不提愛因斯坦?

那作為讓全世界公認的“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楊振寧為什麼卻隻字不提呢?

楊振寧在1945年就趕赴美國留學,作為同一領域的科學家,應該對愛因斯坦還是很瞭解的,為什麼楊振寧卻從未說過愛因斯坦是天才呢?

為何楊振寧在北大演講“天才”時,卻隻字不提愛因斯坦?

記得早先年的時候,楊振寧在清華大學授課的時候說過,愛因斯坦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原因有三個

一是愛因斯坦確實很有天賦,自身的知識功底也很足

二是愛因斯坦當時處於一個好時期,正好面臨著物理界的三個用常理解不開的難題

三就是愛因斯坦較為大膽,敢去嘗試,敢於說出以及做出,喜歡打破常規

為何楊振寧在北大演講“天才”時,卻隻字不提愛因斯坦?

這3個原因相互加持,才讓愛因斯坦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並且楊振寧還說到,在愛因斯坦之前,已經最好有兩個科學家非常接近廣義相對論的真相了,只不過那個時期的科學家比較保守,沒有大膽的想象和嘗試,一直覺得時間就是絕對的,這才讓膽大的愛因斯坦所破解。

為何楊振寧在北大演講“天才”時,卻隻字不提愛因斯坦?

除此之外,楊振寧還說過愛因斯坦雖然有很高的成就,但是卻有兩個非常嚴重的“短板”,那就是:

數學基礎差以及後期的成就太低

愛因斯坦曾在自己的日記裡寫到:“我讀書時因為我認為我在數學上的直覺不如物理,我無法分辨數學中究竟哪些東西是真正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而在物理中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所以,我沒有選擇數,而是選擇了物理而不是數學。

但是,隨著大量研究的深入,我才發現其實物理和數學的基本結構有很密切的聯繫,所以以後我也要要好好地研究研究研究數學了。”

為何楊振寧在北大演講“天才”時,卻隻字不提愛因斯坦?

至於後期成就這回事,就是在愛因斯坦人生的後25年一直在研究統一場論,結果一直到去世都沒有研究出來,並且他之前的一些學術論文開始不斷地被人推翻,這是愛因斯坦一生中最遺憾的一段時間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楊振寧並不是不尊重愛因斯坦,而且覺得應該告訴大家,這個世界沒有所謂的“天才”,如果愛因斯坦真的是天才,也不會因為數學止步不前,也不會因為無法研究出統一場論而抱憾而終。

為何楊振寧在北大演講“天才”時,卻隻字不提愛因斯坦?

楊振寧曾說過:“在西南聯大的7年,是他學到物理知識以及數學知識最多的一個時期,更是,明白了數學對於物理的重要性”,所以他才能夠在之後的求學鑽研之路上比較順利

為何楊振寧在北大演講“天才”時,卻隻字不提愛因斯坦?

那麼,愛因斯坦年輕時都不愛學的數學,楊振寧為什麼會對枯燥乏味數學如此感興趣呢?

1983年,楊振寧向中學生介紹自己的學習數學過程時,就專門提到了一個人。他說:“有一位劉薰宇先生,他是位數學家,寫過許多通俗易懂和極其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我記得,我讀了他寫的關於一個智力測驗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極為重要的數學概念。

劉薰宇在當時那個時代,可以說是民國大師級的存在,很多著名的學者都是他教出來的。像我國著名的美術大師豐子愷曾經說過:“有次薰宇發表了一篇文章,我正患眼疾,醫生叮囑我燈下不可看書,而我接到雜誌,竟在燈下一口氣讀完了。次日眼睛很痛,又去看醫生。”

他每次發表,我都讀,誘我讀的,是它們的富有趣味的題材。我常不知不覺地被誘進數學的世界裡去。每次想,假如從前有這樣的數學書,也許我不會拋荒數學……

為何楊振寧在北大演講“天才”時,卻隻字不提愛因斯坦?

為此,我特意找了劉薰宇的書籍給我家的小孩看,沒想到5年級的他卻看得津津有味,並且明顯的感覺到他沉浸在書籍中,平時的時候寫10分鐘作業恨不能都要站起來走走,這次竟然一看就是一個多小時

我給孩子看的這套書一共有三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裡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我家小孩六年級,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為何楊振寧在北大演講“天才”時,卻隻字不提愛因斯坦?

這個書合適小學生以及初中生,可以做為他們的自學教材。讓他們能夠自我學習。價格也不貴,三冊只要69,包郵到家。

點下面的鏈接參團,這套書能夠啟蒙楊振寧這樣偉大的物理學家,也一定能得到你孩子的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