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了唱片音质渣,这个理工男一招改变世界,每个电影院都有他的名字

受不了唱片音质渣,这个理工男一招改变世界,每个电影院都有他的名字

受不了唱片音质渣,这个理工男一招改变世界,每个电影院都有他的名字

这个图标是不是很眼熟?

没错,它叫“杜比”

“杜比”这个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如果你经常看电影的话

便会经常的出现“杜比厅”之类的词汇

如果是发烧友爱听音乐

也绝对知道“杜比环绕音响”是啥

可你知道,其实“杜比”是一个人吗

受不了唱片音质渣,这个理工男一招改变世界,每个电影院都有他的名字

作为一位到处都能看见他名字,曾经入选美国400位亿万富豪之一的人,杜比的维基百科滑两下就看完了,为人真的很低调,全把心思放在发明和事业上。

杜比( Dolby)的全名叫做Ray Milton Dolby,1933年在美国的俄勒冈州波特兰出生,后来在旧金山港湾区长大。

杜比从小就是个高材生,曾就读于圣荷西州立大学,后转学到斯坦福大学,上学期间还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中断了两年的学业。

受不了唱片音质渣,这个理工男一招改变世界,每个电影院都有他的名字

开发杜比 SR (Dolby SR) 技术期间在自己家里的实验室

不用质疑,杜比就是学霸般的存在。二战结束后的九年,杜比一直在零件经销商里面工作,从事过各种音频和乐器项目,虽然已经是个上班族,但杜比没有放弃学业,而且还在1957年取得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硕士学位,获得马歇尔奖学金,转至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物理学,1961年,取得博士学位。

理工男统治世界,说的就是他这样的人,但这位理工男,不仅改变了电影的声音,还改变了人们的听觉感受。

受不了唱片音质渣,这个理工男一招改变世界,每个电影院都有他的名字

杜比位于旧金山的家庭工作室内

他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这里开发出了杜比 SR (Dolby SR) 技术

千万别让聪明的人有爱好

他会把爱好变专业

杜比原本只是个业余的录音爱好者,也是古典音乐爱好者,但他一直很受不了唱片的渣音质,苦恼于磁带录音或录像时的杂音,以及噪声对录制质量的损坏。于是他开始认真地思考一种降低噪声而又不损害录制质量的办法,这就是后来的“杜比降噪技术(DolbyReductionSystem)”

受不了唱片音质渣,这个理工男一招改变世界,每个电影院都有他的名字

Ray Dolby 留名好莱坞星光大道

通过不懈的努力,1965年,他成功的研制出了能针对多种音频降噪的第一台杜比A型降噪器;时隔两年后,B型降噪技术诞生,并决定向厂家授权使用杜比技术。

从此,音乐和电影在声音品质上有了工业标准上的重要分水岭,人们听黑胶或磁带的时候,终于可以听见更多细节,如临耳畔。

受不了唱片音质渣,这个理工男一招改变世界,每个电影院都有他的名字

谁最注重音质呢?

杜比把目光聚焦到了当时也因为录音技术起飞的音乐产业。他说服了英国两大唱片迪卡唱片、百带唱片使用他的降噪技术。

1966年,迪卡唱片定购了9台杜比A301A型降噪器,而首次应用是1966年的5月,在维也纳录制钢琴演奏家阿什肯那齐(Vladimir Ashkenazy)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1966年11月,迪卡唱片正式出版了第一张应用杜比A型降噪器录制的唱片-由乔治·索尔第(Georg Solti)所指挥的《马勒第二交响曲》。

受不了唱片音质渣,这个理工男一招改变世界,每个电影院都有他的名字

Decca唱片公司

录音行业开始承认杜比A型降噪系统的优良并大量使用:从一开始只用于录古典音乐,到更广泛的多轨道录制应用。渐渐地,“杜比”与高质量录音慢慢被联系在了一起。

时间到了1968年,“杜比实验室”这家伟大公司正式在英国成立。后于1976年将公司总部迁至美国加州旧金山。

受不了唱片音质渣,这个理工男一招改变世界,每个电影院都有他的名字

Dolby Cinema

后来,

杜比发现有声电影也越来越好了,但似乎没有人关心过音效?

于是杜比开始说服电影公司使用他的降噪系统,但这次就没那么容易了。简单来说,要使用杜比降噪系统,电影制片方和剧院需要一起舍弃旧有的系统,同时采用杜比降噪;但对剧院方来说,为了与杜比降噪相容,意味着他们还需要购买新的设备。你是剧院方的话,你会买吗?

受不了唱片音质渣,这个理工男一招改变世界,每个电影院都有他的名字

杜比曾经感慨地说:“ 那时候根本没人关心电影的音效,曾经有位环球公司的销售副董朝我吼,说:‘ 你疯了!只有两样东西能把电影卖出去:好故事和舒服的座位。你出去!’ ”

受不了唱片音质渣,这个理工男一招改变世界,每个电影院都有他的名字

不过杜比从来都不是轻易放弃的人,他做了一个更全面的“套装打包”产品,杜比立体声(Dolby Stereo)出现了。在拥有立体声效的同时, 杜比降噪技术还能保证声音品质不会太糟糕,这就让电影产业开始全面拥抱杜比技术,因为制片方再也不用绞尽脑汁去作出立体声了。

1982年,杜比推出了杜比环绕声(Dolby Surround),这项跨越性的技术让多年都是两个声轨的音频成功退伍,技术解码原出原始的四声道环绕声——左、中、右和单环绕声道,还有六个声道、八个声道,到现在的杜比全景声的六十四个声道。

受不了唱片音质渣,这个理工男一招改变世界,每个电影院都有他的名字

“爱我,你们怕了吗?

既然立体声已经是观众消费电影不可逆的需求,想要作出立体声,只能找杜比,剧院自然就会购买杜比系统,而制片方也只能用杜比立体声才能进剧院播放。

星球大战导演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曾这么赞誉杜比:杜比在音效领域的开拓性工作对于《星球大战》(Star Wars) 具有我所梦寐以求的,真正身临其境般的体验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受不了唱片音质渣,这个理工男一招改变世界,每个电影院都有他的名字

Star Wars

杜比为电影工业提出的“解决方案”,让剧院和制片方都享受便利。等电影产业回过头,才发现他们已经离不开杜比了。杜比已经形成垄断,而且还把自己家的技术产品——“立体声+降噪”变成规格化的工业标准。

“要成为发明家,你必须愿意怀着不确定感而生活,在这种黑暗中探索并摸索出答案,忍受是否有答案的焦虑。

在杜比传奇的一生中,一共获得过 50 多项美国专利,自从 1965 年以来,更是有数千部电影和数以亿计的产品采用了杜比技术。

受不了唱片音质渣,这个理工男一招改变世界,每个电影院都有他的名字

不过,杜比对于电影工业革命性的影响并不是技术,而是商业。他将技术提升到商品的层次。所以说,你或许拼得过学霸,但一定拼不过努力又有耐心,还会把握时机的学霸。

润物细无声,只是一个减少噪音,却做出这么大的名堂与学问来,实属不易。不过最后还是想说:这篇真的不是广告,还有,杜比公司,打钱,因为我智商欠费了。。。

受不了唱片音质渣,这个理工男一招改变世界,每个电影院都有他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