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經更名,“船”色不改,素有“中國造船工程師搖籃”之美譽

今天要講的這個地區呢,是我們的熱門地區,我們著名的教育大省——江蘇省。而今天講的這個學校呢,它既不在不在南京,也不在蘇州,而是位於江蘇省鎮江市的江蘇科技大學。

幾經更名,“船”色不改,素有“中國造船工程師搖籃”之美譽

從學校的聲譽上來講呢,素有“中國造船工程師搖籃”的美譽。江科大雖不是985、211,但卻是一所實實在在的為國家造船行業和海軍建設培養合格人才的高校。半個世紀來,一代代江科大人,從這裡走向全國,走向企業,走向海洋,奉獻青春。該校是老牌的船舶學校,屬於工科綜合類大學,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的普通高等學校,是江蘇省重點建設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

幾經更名,“船”色不改,素有“中國造船工程師搖籃”之美譽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呢,江蘇科技大學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鎮江市,它離南京、上海比較近,很方便就能到達市中心。鎮江的生活節奏也很舒適,不會很緊湊讓人有壓力,風景也比較優美。學校目前擁有鎮江東、南、西3個校區和張家港校區以及上海辦事處,佔地2482畝。

幾經更名,“船”色不改,素有“中國造船工程師搖籃”之美譽

從學校的發展史上來說呢,學校辦學歷史源遠流長,多源合流,文化底蘊深厚。於1952年籌建上海船舶工業學校。1952年11月福建高級航空機械商船職業學校(源自1866年創辦的福建船政學堂)造船科、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源自1907年創辦的德文醫學堂)造船科併入上海船舶工業學校;1953年7月上海機電工業學校(源自1933年創辦的上海私立大公職業學校)機械科和上海水產學院附設上海水產學校(源自1912年創辦的江蘇省立水產學校)輪機科併入上海船舶工業學校;1953年8月上海船舶工業學校正式創辦,開始招生。

幾經更名,“船”色不改,素有“中國造船工程師搖籃”之美譽

1970年遷至鎮江,更名為鎮江船舶工業學校,1978年升格為本科並更名鎮江船舶學院,1993年更名為華東船舶工業學院。1999年江蘇省江海貿易學校(源自1979年創辦的江蘇省鎮江糧食學校)併入,2000年中國農科院蠶業研究所(源自1951年創辦的華東蠶業研究所)與學校合併。2004年學校更名為江蘇科技大學。2012年江蘇省人民政府與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共建江蘇科技大學。2016年江蘇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江蘇科技大學。

幾經更名,“船”色不改,素有“中國造船工程師搖籃”之美譽

從其專業特色而言,“船舶、海洋、蠶桑”為其三大特色。作為江蘇省唯一一所以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為主要服務面向的行業特色型大學,是全國相關高校中船舶工業相關學科專業設置最全的高校之一,具有船舶特色整體性和應用性優勢的高校之一。學校蠶業研究所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蠶業研究機構,是世界蠶桑種質資源保存與研究中心、蠶桑科技研究中心和蠶桑國際合作與交流中心。

幾經更名,“船”色不改,素有“中國造船工程師搖籃”之美譽

從其教學科研來說,學校1978年開始招收培養本科生,1993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8年取得博士學位授予權。現擁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涵蓋1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7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0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類別。工程學和材料科學2個學科進入全球ESI學科排名前1%。有3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5個江蘇省重點培育一級學科。

幾經更名,“船”色不改,素有“中國造船工程師搖籃”之美譽

作為一所以船舶為特色的高等學府,江蘇科技大學校園裡流傳著“有水的地方就有江蘇科大人”的話語。她帶著走向深藍的氣魄,歷經改革發展,秉承“肩負使命,奮發圖強”的“船魂”精神,向著“建設國內一流造船大學”的宏偉目標努力奮進。

幾經更名,“船”色不改,素有“中國造船工程師搖籃”之美譽

如果你喜歡這所高校,那麼首要的就是知道它在你省的招生錄取情況。招生計劃的公佈時間在每年的高考前後(各省不一),因此我們以河南為例,先了解下往年的錄取情況,然後為之努力奮鬥,提高成績。

幾經更名,“船”色不改,素有“中國造船工程師搖籃”之美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