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積液,究竟該不該抽?│臨床必備

醫脈通導讀

臨床工作中,胸腔積液是呼吸系統比較常見的異常情況。當遇到存在胸腔積液的患者時,到底需不需要抽液,下面跟大家一起來學習。

作者丨氯化鉀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胸腔積液形成機制

疾病的治療最終都要歸咎與病因的治療,唯有去除病因才能更好地治療疾病。以下為胸腔積液形成的原因;

(1)胸膜毛細血管內靜水壓升高;充血性心力衰竭、縮窄性心包炎、血容量增加等。

(2)胸膜通透性增加;胸膜炎、風溼性疾病、胸膜腫瘤、肺梗死等產生的滲出液。

(3)胸膜毛細血管內膠體滲透壓降低:低蛋白血癥、肝硬化、腎病綜合徵等產生漏出液。

(4)壁層胸膜淋巴引流障礙;癌症淋巴管阻塞、發育性淋巴管引流障礙等產生的滲出液。

(5)損傷;主動脈瘤破裂、食管破裂、胸導管破裂等。

(6)醫源性損傷;藥物、放療、內鏡檢查等多種原因導致的滲出液或者漏出液。

並不是所有胸腔積液都應該進行積液抽除,應該根據病因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舉個例子:癌症患者侵襲胸膜時,比較常見惡性胸腔積液,那麼我們該不該抽液呢?要注意的特殊點就是,惡性胸腔積液多在積液抽取後1-3天內快速增多,如果進行多次抽取積液的話,可能會導致大量蛋白質的丟失以及胸腔積液包裹。所以在惡性胸腔積液中,不建議行常規胸腔積液穿刺抽液,其只適用於晚期患者緩解呼吸困難症狀。

什麼時候進行胸腔穿刺?

胸腔穿刺抽液,首先應行胸腔穿刺。那麼,是否所有胸腔積液均可進行診斷性穿刺或者穿刺引流?

胸腔穿刺是有創操作,破壞了胸膜腔的完整性。在內科學有這樣的一句原話:疑為滲出液必須行胸腔穿刺,如有漏出液病因則避免胸腔穿刺。不確定是也應該做胸腔穿刺抽液檢查。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這樣的:

(1)滲出液,是由於炎症、腫瘤以及淋巴管引流障礙所致的,滲出液含有大量細胞、蛋白成分可導致胸膜腔粘連

(2)漏出液與滲出液的含量不一。符合Light標準

①滲出液

➢胸腔積液/血清蛋白>0.5;

➢胸腔積液/血清LDH>0.6;

➢胸腔積液LDH水平大於血清正常值上限的2/3

滲出液有大量蛋白,穿刺後穿刺孔較易癒合。

Light分類法中胸腔積液的治療方案

表1 胸腔積液Light分類法與治療方案

胸腔积液,究竟该不该抽?│临床必备

表2 胸腔積液ACCP分類法與治療方案

胸腔积液,究竟该不该抽?│临床必备

②漏出液

漏出液主要原因是靜水壓升高、膠體滲透壓降低。穿刺抽液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胸腔積液抽取後仍繼續生成,並且,如果大量抽液可能會導致循環血量下降。

當我們從患者病史、臨床表現以及輔助檢查中可判斷胸腔積液為漏出液時,應避免進行胸腔穿刺。但患者病情複雜,難以準確判斷應行穿刺抽液檢查。且當判斷為炎性胸腔積液,且積液厚度>10mm(側臥位X線胸片),應儘早行胸腔穿刺。

胸腔積液為漏出液時,但積液量比較大導致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生命體徵不穩定等,應積極行胸腔穿刺引流,緩解症狀。同時積極解決導致漏出液的病因,如心衰、低蛋白血癥等。

參考文獻: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內科學第九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2]鍾南山,劉漢寧,呼吸病學第二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胸腔积液,究竟该不该抽?│临床必备

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