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九月:願你,不慌不忙,心之所向

-01.

九月,懂得釋懷,平安喜樂


所謂釋懷,就是將心交給風。

讓風帶走你的怨,你的妒,你的執念,你的不甘,你的惴惴不安,你的悵然若失。

當你放不下的時候,學學耳邊那縷風,就讓一切不愉快,像風飄散,清一清心裡的灰塵,把美好的事物裝進去,讓心裡裝滿陽光。

風能捲走塵埃,亦能帶走不滿。

所謂釋懷,就是一種獲得內心安寧的良藥。

遇到爛事不驕不躁,遇到爛人不糾不纏。

我們要在自己的生活軌道里,平穩行駛,不必走得太快,學會欣賞路過的風景,也會學接納路遇的坎坷。

用微笑來面對世事無常,用積極的態度來面對百態人生。

你要記得,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致九月:願你,不慌不忙,心之所向


所謂釋懷,就是一種自我解脫的方式。

依舊保持善良溫和,依舊要像玫瑰那樣,帶點刺。

就像魏瓔珞說的那樣:

“事情不來,我不主動惹事。事情來了,我也並不怕事。”

擺不平的事,可以繞道而行,爭不過的人,就讓他開始他的個人演講。

很喜歡一句話:

“願你的每次流淚都是喜極而泣,願你精疲力盡時有樹可倚。”

這個九月:


願你能心中坦然,且以時光平安喜樂。

願你能懂得釋懷,且被歲月溫柔以待。


-02.

九月,行路萬千,終點是家


林白有一句詩,惹人淚目:

“九月和十月,是兩隻眼睛,裝滿了大海,你在海上,我在海下 。”

別讓眼淚像大海,別讓相見有如海的兩面,遠隔重洋。

這個中秋(陽曆9月13日),要排除萬難,好好相聚,好好吃頓飯,好好敘敘舊,好好看看父母的白髮和皺紋,不論幾歲,不論是閨女還是兒子,都可以再當一次小棉襖,再當一次貼心人。

你要懂得,家的溫度,永遠指向團聚。

不論你身在何方,身處何地,心裡常懷家人至親,會得到最好的溫暖。

縱使你行萬里路,仗劍天涯,也要乘風破浪,披荊斬棘地回來。

如果只能“千里共嬋娟”,記得在平常的日子裡,多給幾個電話,多發幾條短信。

你不知道,父母從來不捨得刪你的短信,反覆看了多少遍,更是數不清。

致九月:願你,不慌不忙,心之所向


我們越長大,離父母越遠,我們越長大,父母也越孤單。

從前讀朱自清的《背影》,父親在車站送別他,他這樣描述: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是啊,父親的不捨,讓他克服了一切身體的阻礙,只為了探頭再多看一眼遠去的兒子。

世界上再旖旎的風景,也不及歸家路旁的狗尾草。

這個九月: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願你有家可依,靈魂有處安放。


-03.

九月,不慌不忙,心之所向


人生不易,不要太為難自己,享受當下。

人活於世,總會有很多事情辦不到, 完不成。

人生實苦,不要為了不愛你的人糾纏,把你的付出給真心愛你的人,你會收穫很多甜。

餘生很長,慢慢來,別慌張,別太忙,工作之餘,生活之外,記得去追逐自己喜歡的事情。

有人問,很多愛好或興趣,似乎無用,還要追求嗎?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中的一句話,給出了答案:

“不是所有的愛好都要有用。只要這愛好帶給你快樂。人總要找到一件喜歡的事……讓你變得和別人不一樣,讓你成為一個有趣的人。不影響正常的生活,有些無用的愛好有何不可?”

致九月:願你,不慌不忙,心之所向


我們努力,我們不放棄,不就是為了讓人生活得更貴一些,更舒服一些,更開心一些嗎?

就如,我們吃一頓火鍋的錢,可以吃很多次便當,但和朋友愛人一起吃一次熱騰騰的火鍋,從來都不是浪費。

賺錢,就是為了“浪費”的,生活的最終目的,就是慢慢享受靜好時光的。

告別了這個八月,你依然要記得多愛自己。

張嘉佳說:

“照顧好自己,愛自己才能愛好別人。如果你壓抑,痛苦,憂傷,不自由,又怎麼可能在心裡騰出溫暖的房間,讓重要的人住在裡面。如果一顆心千瘡百孔,住在裡面的人就會被雨水打溼。”

別讓住在你心裡的人,被你打溼,好好心疼自己,取悅自己,照顧自己。

這個九月:


願你從容,不慌不忙享受安寧清風。

願你淡泊,不憂不懼跟隨心之所向。


八月,再見。九月,你好。

惟願,

家人幸福安康,

內心獨立堅強,

永遠胸懷坦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