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經濟:城市經濟增長新引擎?

夜間經濟:城市經濟增長新引擎?

​“燈光一亮,黃金萬兩”——提振夜間經濟、繁榮夜間消費,早已成為不少國際大都市的選擇。戰略諮詢公司聲音外交2018年發佈的一份《夜間經濟指南》顯示,美國紐約的夜間經濟2018年為紐約市經濟發展貢獻了約100億美元。

2019年紐約市發佈的《紐約夜生活經濟報告》顯示,紐約市的夜生活對經濟的直接影響為:2016年創造了19.6萬個工作崗位、62億美元的工資和191億美元的經濟產出。2019年五一假期期間,中國居民夜間消費金額佔全天消費金額的29.92%。

商務部的調查數據顯示,北京王府井出現超過100萬人的高峰客流是在夜市上海夜間商業銷售額佔白天的50%重慶2/3以上的餐飲營業額是在夜間實現的,廣州服務業產值有55%來源於夜間經濟

有實實在在的數據為證,還有真金白銀的事實擺在眼前,也難怪北京、西安、成都、南京等城市都搶著搞“夜間經濟”。

夜間經濟:城市經濟增長新引擎?

要知道,在大多數人的傳統思維觀念裡,“夜間經濟”除了時間上被框定在晚7點到早6點之間,無論是高級格調的休閒娛樂,還是低級趣味的胡吃海塞,提到“夜間經濟”,總會將它與“藏汙納垢”統而視之:大排檔裡流著地溝油,噪音擾民,滿大街飄蕩著油汙和垃圾;酒吧、街邊隨時可能上演酗酒暴力、打架鬥毆。

失序、暴力、色情等髒亂差的詞彙總能在“夜市”裡找到它的位置。也恰恰出於對這些因素的考量,“夜間經濟”在歷史的車輪下淪為被反覆碾壓的對象。

有悉尼為鑑,悉尼於2014年2月開始施行宵禁法規,規定晚上10點之後酒吧等營業場所不再提供烈酒,凌晨1點30分之後不再接納新顧客,旨在遏制深夜酒後暴力和反社會行為。怕出亂子、可有可無、拉低城市檔次、降低城市品位等刻板印象,讓“夜間經濟”在歷史上一直處於城市的“陰暗面”。

說到“夜間經濟”,自然離不開吃、喝、遊、玩、購、娛等因素與環節

,其中以服務業為主的文化娛樂、休閒交際,又佔據著絕對的主導,這也決定了它的發展必然離不開夜總會、酒吧、KTV、咖啡館、大排檔等娛樂休閒場所。

夜間經濟:城市經濟增長新引擎?

想當初舊上海十里洋場,中西合璧,風月繁華,儼然是咖啡館的天下。它不單是市民休閒娛樂、聚會交流的場所,還是商貿洽談、商品交易的理想地點,更是精英薈萃、思想碰撞交流、政治謀劃活動的大後方。

但新中國成立後的一段時間內,人們全然不顧咖啡館所承擔的複雜的社會功能,將其通通視為“資本主義的尾巴”,在批判和打擊下,咖啡館全部被關,夜生活也沒有了。

直到上海第一任市長陳毅為了團結民族資產階級,發展上海經濟,專門在上海開了新中國第一家大型國營百貨零售企業——按照當時陳毅市長的說法,“這是我們自己的商店”,進口咖啡這才算是有了一個銷售渠道。很顯然,長期以來人們過度放大了夜生活的“黑”,卻忽略了它所承載的社會功能。

“夜間經濟”是由市場行為主導的自發行為,既是社會壓力釋放的閥門、社會的穩定器,又吻合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還符合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更是城市消費經濟強有力的延伸和補充。

繁忙和勞累了一天的人們,在夜市裡可以通過不同方式的休閒、娛樂、消費等,舒緩自己疲憊的身心,釋放工作和生活中累積的壓力,享受沉醉在夜裡的放鬆。

夜間經濟:城市經濟增長新引擎?

“夜間經濟”以休閒娛樂和服務業為主的特性,還滿足了人們由物質消費向精神享受型消費轉型升級的需要,尤其是中國正在激發大消費的能量來完成經濟結構轉型。“夜間經濟”的強大消費力就更不容忽視了,要知道,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夜間經濟”已佔到全天服務業營業額的50%。

更何況眼下各大城市都來到了同構化、同質化破題的拐點期,都在

謀求產業轉型升級、二次城市化的突破口,“夜間經濟”天生自帶的第三產業服務業屬性,也是城市競爭的新維度!

只不過,自由市場野蠻生長,不可避免地會帶來經濟發展、市場經營的魚龍混雜,加強管制勢在必行。但“一刀切”也不可取,當年悉尼為了遏制暴力,“一刀切”實施宵禁,因此而關門的店鋪不勝其數,讓原本充滿生氣的悉尼夜晚一片死寂,每年造成約160億澳元損失。

此命令還引發眾怒,有超過15000人集結在悉尼的CBD(中央商務區)進行遊行抗議。以此為鑑,“一刀切”治標不治本,只是把風險和問題轉移到其他地方,還會耗盡城市的活力和創造力

而且對夜市一關了之,不但會破壞以往的沿街商業生態,敲掉一部分規範經營者的飯碗,也會擾亂社會民生,破壞社會和諧穩定。

夜間經濟:城市經濟增長新引擎?

那麼,如何平衡好“夜間經濟”發展與管控的天平?說到底,還得在政府與市場之間尋找均衡點。畢竟,夜市的形成不是政府的招商政策使然,而是市場的自發行為,從市場自發到城市自覺,重在規範與淨化。

站在城市發展的角度看,一個城市既需要時尚、潮流、高端、前衛的現代商圈,又需要帶有地域性、市井化、草根化的特色夜市經濟。世界上很多城市在發展“夜間經濟”時選擇了完善基礎設施,提高夜生活的安全保障措施,而不是限制人們的夜生活。

例如,上海作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中西文化在此碰撞,時尚文化與商業氣息共存,海派與市井氣息混搭,必然要具備海納百川的包容心態,去接納併兼容“夜間經濟”,“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引導其良性發展,從野蠻生長走向規範協調多元。

站在經營者和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市場經濟也是規則經濟,自由、競爭同樣離不開規則和法治

。換言之,擺攤要講規則、重規範;擼串和娛樂性消費也要守規矩。

當政府行政管控規範,經營者、消費者的行為也規範時,整個“夜生態”的相關各方均能維持界面的友好兼容,“夜間經濟”才算真的發展起來了。


本文出自藍獅子圖書

《中國經濟20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