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選幼兒園,別被高端教育的假象給騙了,孩子經不起折騰

近兩年的新鮮事真是多,一提到學校和老師,家長們的第一想到的竟然不是學費和自家孩子的表現,

而是那些千奇百怪的"明天上課準備材料"和"家庭手工作業"。

有些家長非常頭痛,不知道從何時起,學校也颳起這股子新奇的旋風。孩子從學校回家來,一張嘴要麼是說"要準備一片火紅的樹葉",要麼是"要準備一隻魚",有的時候還要家長和自己一起完成作業,作業的內容也不像十年前、二十年前那麼好對付,拿硬紙殼和剪刀膠水折騰十幾分鍾就搞定,那"做法步驟"像是我們買家電時的說明書一樣,打眼看上去就複雜得令人頭痛。

家長讀起來頭痛,孩子做起來也抓狂。

給孩子選幼兒園,別被高端教育的假象給騙了,孩子經不起折騰

這樣的情況多以小學和幼兒園時期為主,一般情況下我們會發現,小學老師安排讓孩子做的手工作業雖然有時會比較難,會讓家長多花一些時間,但是我們不難看出,這些手工都是圍繞著各科教材展開的。

比如小學的課本上講到"小蝌蚪找媽媽"時,老師就會讓孩子帶一些做成青蛙和蝌蚪樣子的硬紙板,這樣一來可以增加課文對孩子的吸引力,也能夠形象地讓孩子觀察到課文中所提到的"青蛙的外貌特點",對於課文的教授是比較有好處的。

再者,我們的孩子從小學開始就已經進入了義務教育階段,我國義務教育的教材是國家教育局統一規定的,適合我們國家各個地區的孩子來學習,老師圍繞著教材安排手工完全沒有問題。

——然而,幼兒園可就不一樣了。

給孩子選幼兒園,別被高端教育的假象給騙了,孩子經不起折騰

在我國,絕大多數的幼兒園是不配備"課程設計專家"來研究孩子的教學內容的,幼兒園老師的教學課程和教案多是以市面上流行的教輔材料為主。老師在看到市面上五花八門的教案書籍時,不免有些看花了眼。

我們需要知道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我們的國人在選擇理論性較強的東西時,總是在潛意識裡認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當國人自己的教育專家的態度與國外的育兒理念發生衝突時,多數家長並不能做到完全理智,靜下心來去了解一下二者之間哪個更加適合自家的小朋友,由此引發一些啼笑皆非的現實衝突令人嘆息。

教案與現實衝突

"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映射到教育上的問題是,很多教學經驗不足老師和望子成龍的家長會比較容易認為,引入了外國孩子學習方式的教材和教案,能夠讓自家孩子"學得更好,變得更聰明"。

因此這類家長也更容易無視我們自身環境和教材的不適應

比如教材從美國某幼兒園的教學方式借鑑過來,為了增加孩子的觀察和動手能力,同時也提高學習的趣味性,老師會要求孩子在放學後的自由時間裡,為了下一次上課要講到的植物的樹葉,去尋找各種顏色的葉子。

給孩子選幼兒園,別被高端教育的假象給騙了,孩子經不起折騰

這一要求在大多數城市區域可以做到,但是在很多地方也做不到。現在城市中因為大面積栽種綠化帶,為了美觀,很多公園也栽種了各種各樣的觀葉植物,這些植物的葉片就具有各種各樣的顏色。那麼問題來了,你會讓孩子為了完成課程要求,面對被環衛打掃得乾乾淨淨有時候撿不到落葉的綠化區"下毒手"嗎?這樣豈不是又教給了孩子"破壞公共設施"、"小偷小摸"的行為?

更別提有的家庭住在新建的城區,綠化程度也低,能撿到的樹葉只有深綠和淺綠的區別了。有時候好不容易找到了能撿到帶其他顏色的葉子,為了從裡面找出乾淨、完整的,家長只能和孩子一起蹲在泥坑邊上"刨土"。

這樣的學習和探索過程,完全不快樂嘛!教育意義又在哪裡?

給孩子選幼兒園,別被高端教育的假象給騙了,孩子經不起折騰

但這一切並不是教材的錯,對於國外的孩子來說,他們居住的區域從地理上來說和我們是不同的,土壤的成分也不一樣,自然找到各種顏色的樹葉,對於編撰了這份教材的老師來說是非常簡單的,或許在他們的居住地,滿大街都是植物觀察對象,並不像我們這樣難。

發現時已經"晚了"

其實很多家長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也會慢慢發現老師要求的不合理之處,但這時候往往是孩子已經進行了幾個月的學習了,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的環境,對於老師和同學都產生了一定的依賴,這個時候若是想換一家幼兒園,不僅從情感上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就是硬件條件上也是破財遭罪的一件事。

給孩子選幼兒園,別被高端教育的假象給騙了,孩子經不起折騰

每當家長產生了質疑的態度時,也總會自我安慰認為"這麼貴的學校,又是引進了國際教育理念的",怎麼能輕易放棄呢,千萬"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啊,"再說了,現在換已經來不及了,換幼兒園也很麻煩"。

於是打消了念頭,只能在家長群裡和老師抱怨一下,要求"你們下次能不能安排個簡單點的",很少有家長去深究這些作業安排背後暴露的教材不適應孩子的問題。

選擇幼兒園時擦亮眼睛

做家長有做家長的難處,但是我們也必須瞭解到,做孩子也是有做孩子的難處的。

給孩子選幼兒園,別被高端教育的假象給騙了,孩子經不起折騰

在幼兒園學的功課有些莫名其妙、老師的要求孩子聽起來都想噘嘴不滿、回到家要家長一起做的時候又要聽家長的抱怨、萬一做得不好了老師不喜歡我了怎麼辦?

寶寶們也是會非常納悶的——我只是上個幼兒園,怎麼那麼多事兒?!

從功課的不適應上引發的一連串家長、孩子、老師之間的小摩擦,會給孩子對學習的積極性造成一定的打擊,若是時間長了,孩子對幼兒園產生了牴觸情緒,也會對學習感到索然無味。僅僅是上個幼兒園都如此無趣,上了小學可怎麼辦?

給孩子選幼兒園,別被高端教育的假象給騙了,孩子經不起折騰

既然不想之後後悔,我們必須要在給寶寶選擇幼兒園的時候就擦亮眼睛,篩選掉那些華而不實的"國際頂尖育兒課程",為孩子選擇最適合的幼兒園。一些家長"不買對的,只選貴的"的選擇理念是時候要放下了!

當然作為家長我們不可能先去替孩子上一禮拜的學感受老師的教學,很多家長也非常忙,甚至連一天的課程旁聽也沒有時間,這個時候我們不必著急,可以向老師提出看教案,查看一下對孩子的教學安排,找到關於孩子手工作業或者教學輔助用品的安排是怎樣的。

在查看教案時,假如老師只給了教案原件,我們還需要再次要求查看老師對於教學內容的自己的安排,或者向老師詢問關於手工製作教學輔助用品的部分是怎樣安排的,就可以看出老師自身對於這類外國引進的教學課程有怎樣的理解,是否進行了"本土化"的加工,讓孩子參與互動的內容更加符合我國和家庭居住當地的現實情況。

給孩子選幼兒園,別被高端教育的假象給騙了,孩子經不起折騰

老師對於教材的更改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家長無需大驚小怪。不如說,老師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正是對教學負責的態度。

外國幼兒園的教學方式和教案安排是與其教學理念相輔相成的,但是在實用性上往往受到地域的限制,如果老師能夠充分理解其教學理念,對實際操作上能夠隨機應變做出合理的調整,才能夠給孩子一個開心的學齡前學習生涯。

當然,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不負責任的老師,完完全全照搬不合理的教學要求,或者將不合理的部分更改後依然不合理,腦回路天馬行空讓家長頭痛,也不在少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