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醫療市場到底有多大:如何抓住“黃金十年”?

兒童醫療市場到底有多大:如何抓住“黃金十年”?

《2019中國新型兒科診所發展報告》中所判斷的那樣,2020-2030年,將是兒童醫療經濟潛在客戶數量最多、市場最為龐大的“黃金十年”。

嚴格說來,兒童醫療經濟不等同於兒科診所。按照現有診療科目設置劃分,兒科並不包括口腔、眼科和康復。掌櫃這裡所說的兒童醫療經濟,僅指所有以兒童為主要目標群體的獨立醫療機構,業態以診所和門診部為主,也有少數兒童醫院和兒童醫學中心,不包括綜合醫院和婦幼保健院兒科。

兒科,體制內越來越中心化,每個城市都集中在當地屈指可數的兒童醫院和三甲醫院兒科。時代的主流趨勢又是“去中心化”,在公立醫療體系內,顯然無法靠行政命令逆轉,“中心化”原本就是公立體制和行政管理導致的“反潮流”結果。誰能適應和迎合這股時代潮流呢?答案只有私立診所和門診部。

近年來,兒童醫療經濟在資本助力下,紛紛跑馬圈地,迎來了細分醫療領域發展大好機遇。然而,兒童醫療經濟也面臨了巨大挑戰。如何抓住未來“黃金十年”呢?畢竟,不是所有的兒童醫療經濟參與者都能自然而然地享受到時代賦予的這輪紅利。

兒童醫療經濟,尤其是診所和門診部業態(兒童醫院一般還設有小兒外科),經歷了兒童全科(以兒內科為主,如小兒呼吸內科專業、小兒消化內科專業、小兒內分泌專業、小兒神經病學專業、小兒免疫專業等)的高診查費(俗稱“診金”)到靠兒科交叉學科醫療服務和衍生服務賺錢的過程。

“診金制”好理解,但商業模式屢遭碰壁,至今見不到曙光。兒科交叉學科醫療服務和衍生服務,目前主要有兒童口腔專業、兒童眼科專業、中醫兒科專業、兒童保健專業(以兒童生產發育專業、兒童康復專業為主)以及兒童健康教育和線上諮詢服務,乃至將兒科診療作為粘性流量入口,拓展成人衍生服務消費,如年輕媽媽群體的高單價醫美消費。其中,兒童口腔連鎖機構發展勢頭最為迅猛、擴張不斷,兒童眼科、兒童康復和中醫兒科緊隨其後。

然而,交叉學科的商業模式也尚未成熟。無論是資本寵兒唯兒諾、極橙齒科,還是連鎖化程度較高的青苗兒童口腔、三葉兒童口腔,無論是愛爾眼科旗下謀劃全國佈局的眼科診所和門診部(以兒童青少年眼視光為主),還是新生的區域性兒童眼科品牌“小樹眼科”,往往單店或少數店盈利、連鎖機構整合報表卻大多虧損。

無論是成都的“寇小兒”,還是重慶的“昱博士”,無論是流量主導思維,還是高單價細分專科服務,其商業模式都仍處在探索階段。即便多數連鎖門店盈利,卻往往僅限於某一特定區域,跨區域連鎖成功者較少。這都是有客觀原因的。

一、醫生數量嚴重不足。兒科醫生、兒保醫生、兒童口腔醫生、兒童斜弱視和眼視光醫生、中醫兒科醫生、兒童康復醫生都極度稀缺。兒童醫療又是眾多臨床學科中診療耗時最多、診療效率最低、醫生薪酬待遇最差、診療環境最嘈雜的科室,又進一步加劇了專科醫生的短缺。

二、運營團隊尚顯稚嫩。單純做兒科和單純做兒童口腔或眼科或康復,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運營模式,二者融合還需要時間,其商業模式更尚未成型。擅長“小而美”機構運營的成熟團隊更是稀缺。做過兒科全科的,沒做過兒童口腔、兒童眼科;做過口腔的,又沒做過專做兒童口腔;做過眼科的,又沒做過眼科診所和門診部“小而美”業態。

三、患者入口尚未打通。兒童醫療營銷目標群體和消費群體往往是錯位的,其最終付費者和醫療消費者也是錯位的,甚至二者之間還時常對立,這就決定了營銷模式的多重複雜性和效果衰減性。

當前,醫療廣告呈從嚴從緊監管態勢,中小學校、幼兒園大多又僅對公立醫療機構開放,兒童醫療入口運營可謂舉步維艱。那些靠網紅醫生強勢IP為線下機構導流成功的,終歸只是極少數。況且,網紅IP紅利也在快速迭代和衰減,過去的成功經驗,絕大多數兒童醫療機構根本無法複製和借鑑。

要想打破兒童醫療經濟發展桎梏、抓住未來黃金十年大好機遇,大致有三種策略打法:

要麼拉當地知名醫生合夥,前期靠醫生自帶流量支撐,用股權換時間;

要麼配備夠強的運營團隊和雄厚的資金儲備(強大的持續融資能力),二者缺一不可,從而形成具有原創性、自主性和複製性的兒童醫療“三要素”(篩選、定價和入口)產品化能力;

要麼做兒童醫療服務平臺,自己只做專長的業務,不專長的業務交給專業的醫生集團或醫生團隊。譬如,自己做兒科全科或中醫兒科,兒童口腔或兒童眼科交給別人,既可分擔成本,又能共享患者池。

如今,各路資本投資決策考量的核心指標,正在從是否“賽道”或“風口”迅速轉向能否“盈利”,不再為有名氣和號召力的投資機構和投資人“過度投資”買單。然而,值得警惕的是,科技領域“擊鼓傳花”式的高估值投資瘋潮正迅速蔓延到消費醫療領域。

那些長期不盈利的兒科連鎖品牌和兒童醫療經濟玩家(掌櫃就是不敢點名道姓)啟動一輪又一輪的融資,重複演繹著科技領域曾經有過和正在經歷的投資泡沫。此情此景,頗為魔幻。

未來黃金十年的兒童醫療經濟,兒科全科(內科)的高診金制模式要逐步讓位給兒科交叉學科和衍生服務模式。兒童眼科、兒童口腔、兒童康復和中醫兒科都將可能跑出細分領域“獨角獸”。掌櫃個人最看好的,自然還是兒童眼科(以眼視光為主)。

在兒童醫療經濟連鎖業態佈局上,“八爪魚”模式將成為連鎖佈局首選。先建“八爪”(診所和門診部),再建“頭部”(醫院),將可能成為“獨角獸”連鎖集團的優先級備選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