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年畝產達2400斤!汨羅“三一工程”再生稻測產驗收率先達標

岳陽日報全媒體訊 “除雜後按照標準含水量折算,3塊田畝產分別為498.77公斤、526.46公斤、478.57公斤,算術平均498.6公斤,加上頭季實測產量709.1公斤,達到“中稻+再生稻”模式週年畝產1200公斤的產量指標。”

週年畝產達2400斤!汨羅“三一工程”再生稻測產驗收率先達標

10月20日,由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既明、湖南省師範大學教授梁滿中、岳陽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科等省市兩級專家組成的專家組,按照農業部測產驗收方法(隨機抽取了3塊田,每塊田實收500平米以上),對汨羅市“三分地養活一個人”糧食高產綠色優質科技創新工程(簡稱“三一工程”)弼時鎮核心示範區再生季現場測產驗收,畝產達498.6公斤,加上頭季產量709.1公斤,雙季產量在全省首次突破1200公斤,是該項目一季超級雜交稻+再生稻糧食週年生產模式中全省10個示範片(縣)中率先達標的縣(市)。

該示範基地位於汨羅市弼時鎮明月山村,基地再生稻面積500畝,示範品種有甬優4949、晶兩優1468、夢兩優534等,其中測產品種為甬優4949,種植面積320畝,3月20日播種,4月16日-18日拋栽,8月8日機收,頭季病蟲害防治到位,無紋枯病、稻飛蝨等病蟲危害;再生季收割當天灌水施肥,每畝施尿素17.5公斤,生長期間勤灌跑馬水,沒有進行病蟲防治,田間無病蟲危害。經過現場稱重、丈量面積、測量水分等測產步驟,去雜後,摺合標準含水量,幹谷產量分別為498.77公斤/畝、526.46公斤/畝、478.57公斤/畝,經算術平均,該示範片實收畝產498.6公斤/畝,刷新了湖南省再生稻再生季產量紀錄。

週年畝產達2400斤!汨羅“三一工程”再生稻測產驗收率先達標

“三一工程”糧食高產綠色優質科技創新工程,由袁隆平院士提出,副省長隋忠誠任總指揮,是湖南省財政專項支持的“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的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該工程從2018年開始實施,計劃3年完成,分為雙季優質超級雜交稻糧食週年生產模式、一季超級雜交稻+再生稻糧食週年生產模式、超級雜交中稻+冬種馬鈴薯糧食週年生產模式、春玉米+一季優質超級雜交晚稻糧食週年生產模式、優質超級雜交稻+養殖(魚蝦等)糧食週年生產增效模式5大主體示範模式,其中一季超級雜交稻+再生稻糧食週年生產模式在全省設有10個核心示範片(縣),汨羅為其中之一。

據悉,汨羅市2018年在中稻+再生稻基礎較好的古培鎮課功村、弼時鎮李家村各建立500畝核心示範片,以稻穀香水稻專業合作社及家庭農場主鍾勇軍、周建為實施主體,輻射帶動2個鄉鎮0.3萬畝,使全市中稻+再生稻面積達到0.5萬畝,實現單產比上年增加50公斤。2019年增加新市鎮為重點鄉鎮,設高產攻關核心區3個面積達2000畝,目標產量中稻750公斤+再生稻450公斤,使全市中稻+再生稻總面積突破1.8萬畝。計劃2020年,新增汨羅鎮為重點鄉鎮,核心示範鄉鎮達4個,核心示範面積達3000畝,輻射帶動全市中稻+再生稻總面積2萬畝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