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0%到80% 单霁翔回顾故宫开放和文物修复生动往事


2019年11月13日,北京,2019年搜狐财经峰会,故宫学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回顾故宫开放和文物修复生动往事。

“文物得不到修复的时候他们是没有尊严的,他们是蓬头垢面的,只有修复以后展示出来,它们才会神采奕奕,才会光彩照人。”单霁翔说。单霁翔回顾了当年“故宫跑”的往事,从那以后认识到再也不能大部分区域都不开放、再也不能把99%的文物都藏在库房里面了。

过去故宫开放30%的区域,到了2014年开放突破50%,2015年到了65%,2016年到了76%。单霁翔说,过去我们开放30%区域的时候,每天下午五点半观众离去,我们会有二百五十多名员工拉网式清场。但是今天我们开放了80%的区域,每天下午五点半会有七百多名员工拉网式清场,每个清场的员工手里都有一个接触器,每个门每个窗户每个室内每个角落细心检查,然后新建一个强大的安全防范系统覆盖整个故宫空间,故宫就安全了。


单霁翔说,第一次到库房吓了一跳,谁躺在台阶底下?他们说那是秦始皇兵马俑,我说这么珍贵的物品怎么在这里围着一个海绵躺在担架上面?我们赶快进行了修复然后展示。

“那个时候我们下定时间,用六年的时间、紫禁城建成六百年之时,一定要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每一件文物必须神采奕奕、必须光彩照人。”单霁翔说,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充满文化情怀慢节奏的片子真正打动了大家。

故宫今年招了八十八名新员工,四万多人报名,是不是仅是因为看到《我在故宫修文物》一会儿弹吉他一会儿摘果子一会儿逗野猫那么浪漫?其实这是一项默默无闻、终其一生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