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拍的倆歲,不要等2歲的時候才想起解決“Terrible 2”......

可拍的倆歲,不要等2歲的時候才想起解決“Terrible 2”......


可拍的倆歲,不要等2歲的時候才想起解決“Terrible 2”......

轉眼一妞就三歲了,可怕的兩歲,就這麼悄無聲息的過去了~還真是有些不適應呢!

在一妞1歲半的時候,開始稍稍有些terrible two的跡象時,老母親我就防患於未然,做了大量功課,並在課後交上了兩篇作業,我們的老讀者都應該還有印象,鏈接:

經過這一年半的實踐消化,在一妞邁進horrible 3的開端時,來做個回顧總結的文章。

上面三篇作為開篇理論篇

在正文開始前,要推薦一下這本書:

可拍的倆歲,不要等2歲的時候才想起解決“Terrible 2”......

這是一本市面上難得的針對2歲專門講解的書,實操性很強,給出了很多可供我們參考變通的方法,觀念比較理性。

雖然在某些具體的做法上可能不夠貼閤中國國情,但是在大的方向和思路上還是讓人耳目一新,對於媽媽的焦慮緩解也有很多幫助。

讀書嘛,最重要的還是擇其精華,打開思路,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巧妙變通應用。

可拍的倆歲,不要等2歲的時候才想起解決“Terrible 2”......

可拍的倆歲,不要等2歲的時候才想起解決“Terrible 2”......


孩子身上的問題源於父母自身的焦慮和無知。

這句話說出來可能會刺痛很多爸媽,但事實如此。

有些人喜歡把“盡信書不如無書”掛在嘴上,為自己的無知找藉口,卻不知道這句話的原意並不是勸你不讀書,而是

勸你多讀書的同時學會辯證的去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對於2歲的孩子,我們作為成年人,往往就存在這樣那樣的“無知”,比如:

“不”變成了口頭禪

叛逆,越不讓做的事情越想挑戰一下

不達目的就滿地撒潑打滾

不願意分享,物權意識很強

會推人、打人、咬人

靠哭來提不合理的要求

以上這些典型特徵,如果你不懂孩子心裡變化,你會因此憤怒,給它們貼上“壞習慣”的標籤。但是如果你尊重孩子內心真實想法,你就會抱著理解的態度,知道自己引導孩子的方向和尺寸在哪裡。

0-2歲的寶寶是在全家人悉心呵護下成長的,他提出的任何需求都被立馬滿足。

更有甚者,很多爸媽在問題發生之前就將問題已經解決,孩子是真正在一層強大的沒有問題的世界發展自己的認知,世界的中心就是他,全家人都在以他為中心打轉,在家庭的小範圍內,他無疑是那個高高在上的“

皇帝”。

而來到2歲,隨著他所能接觸的世界範圍擴展,他開始分得出外界和自身時,他就陷入一種矛盾:

  • 他想做很多事但是能力不足無法做到
  • 他想表達很多事但是卻表達不清楚
  • 他想找到自我的價值但是卻被出於“愛”的好心的大人層層過度干預與阻攔,沒有自己的空間

基於此,他需要表達自我意志,需要維護自己的物權,需要保護曾經的“自我為中心”“I am king of the world”的地位,他只能靠“”、撒潑哭鬧、打人咬人、叛逆來怒刷存在感。

可拍的倆歲,不要等2歲的時候才想起解決“Terrible 2”......

可拍的倆歲,不要等2歲的時候才想起解決“Terrible 2”......

可拍的倆歲,不要等2歲的時候才想起解決“Terrible 2”......

理解了這些,你大概就知道你的職責是什麼了。對於處於“可怕的2歲”的孩子,做父母的主要職責是:

  • 面對孩子的典型行為,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在自己情緒穩定的時候再去引導孩子
  • 轉變自己的角色定位,從服務型過渡到權威型
  • 設立一些基本的規則規範,幫助孩子去適應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世界的一份子,要學會以世界一些基本的標準規範自己的行為,才能更好的生存於這個世界
  • 基於理解與尊重,在給孩子立規矩時,方式方法應該以共情為基礎,用溫和而堅決的態度,有趣的遊戲方式,讓孩子心情愉快的同時,認為遵守一些規矩是積極正面值得自豪的事情。

《可怕的2歲》這本書上很多觀點與《從零歲開始》不謀而合,它們的共同觀點:

  • 孩子不是家庭的中心,而是家庭的一員,孩子是來融入家庭的
  • 夫妻關係是家庭中最重要的關係
  • 反對親密育兒的某些極端觀點
  • 孩子需要的自由是建立在一定規則範圍內的自由
  • 不斷地付出只會教會孩子不斷的索取
可拍的倆歲,不要等2歲的時候才想起解決“Terrible 2”......

可拍的倆歲,不要等2歲的時候才想起解決“Terrible 2”......

可拍的倆歲,不要等2歲的時候才想起解決“Terrible 2”......

除開共同點,他們還有很多不同點在於:

《從零歲開始》從一開始就告訴你這些,你會在孩子出生後就避開一些坑,從小就有意識地給孩子引導規律作息,讓孩子融入家庭,讓你重視夫妻關係。

實際上規律作息就是孩子面臨的第一次規則確立,是習慣養成的第一步。在引導孩子自主入睡、自主進食、獨立玩耍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在給孩子提出這樣的一個觀念:“這個世界不是圍著你轉的,面對問題媽媽相信你有能力自己解決”。

這於《嬰幼兒及其照料者》中強調的“早教的最主要目的是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完全吻合。


可拍的倆歲,不要等2歲的時候才想起解決“Terrible 2”......


你會發現一直有意識給孩子規律作息的家庭,孩子來到2歲後,雖然也會遭遇“自我意識的敏感期”,但是在反抗程度上更為溫和,接受規則上更為容易,“可怕的兩歲”在之前已經規律作息的寶寶身上,變得沒有那麼可怕。

這是因為,對於這些寶寶而言,他們的意識裡早就對“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以及“我自己有能力解決很多問題,我之前也自己解決過很多問題,我對自己的能力充滿自信,媽媽沒有過度干預,所以給了我很多嘗試的機會”這兩個概念非常熟悉。所以在“可怕的兩歲”階段歷史遺留問題較少,表現也相對輕很多,溫和過度“可怕的兩歲”成為常態。

而身為父母,因為在規律作息過程中的反覆磨練,養成了尊重孩子成長髮育的習慣,知道自己干預的界限在何處,已經在觀念和方法論層次上做過一次實戰練習,作為“

老司機”可以很快知道引導孩子的“”在哪裡,對於很多問題也可以做到不焦慮不煩躁,知道引導教育這件事不是急功近利可以完成,縱有反覆也很正常,平常心對待,不被情緒綁架,不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所以如果你看到此文時孩子尚在1歲以內,可以開始給孩子做規律作息了,開始你與孩子第一次磨合之旅。

《可怕的兩歲》更像是為了矯正一些爸媽因為沒有“規律作息”這樣的意識,全心全意“以孩子為中心”,導致問題積累在2歲爆發時束手無策。

所以一些書評,表示難以接受這本書的觀點,認為它過於嚴厲,與他們之前接受的“親密育兒”格格不入,在一些行為的矯正上過於激進。

但事實上,面對可怕的2歲,需要矯正的首先確實時父母的觀念。而如果你一直信奉親密育兒,2年時間的根深蒂固,很多問題累積到現在爆發出來更為激烈與嚴重。我可以理解作者為什麼會在言辭上更為激烈,方法上更為激進,因為他需要給出一劑猛藥才能瓦解這樣根深蒂固的觀念。

這就好比我的【規律作息媽媽互助群】裡的媽媽,不能理解:為什麼有的孩子到了1歲半甚至2歲以上還在夜醒不斷,還在不停吃夜奶,還要依靠抱哄,不能自己吃飯還要被追著餵飯一樣。

有些到了1歲半才意識到問題的媽媽,過來諮詢我的時候,我告訴她:“你的孩子不需要夜奶了,他也不需要抱睡了,他可以自己吃飯了,他可以自己玩會”,媽媽會從本能拒絕,說:“我的孩子是高需求,這些不可能的,他會一直哭鬧,他不能接受。”事實上,到底是媽媽拒絕接受還是孩子拒絕接受呢?孩子真的是“高需求”還是你用你的行為去強化了你自認為的這個“高需求”的標籤?

所以對於《可怕的2歲》這本書中所給出的建議,我認為正是給這些媽媽的。如果你沒有經歷“規律作息”這一課的磨練,那麼,現在也不晚,只是可能難度會更大一些。

本書中實操建議比較多,如果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的靈活使用,那麼這本書不失為一本好書。可是如果你最基本的觀念問題都無法扭轉,恐怕只會帶著有色眼鏡去這本書裡挑刺了。

可拍的倆歲,不要等2歲的時候才想起解決“Terrible 2”......

除開terrible2,還有Horrible3和Unbelievable4。如果一直“無知”下去,恐怕孩子會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孩子的引導就是這樣一環套一環的,缺少一個階段的磨練引導,那麼這階段的問題不會“等孩子大點就好了”,而是會發酵醞釀到下個階段爆發的更激烈而已。

等到你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父母孩子的觀念和行為習慣都早已根基深遠,難以動搖。

我們總說教育孩子,其實大多數情況下孩子是來教育我們自己的,他們就像一面鏡子,你是什麼德行,你的孩子自然是什麼德行,你有什麼教養,你的孩子當然有什麼教養。想著用什麼具體的方法去管教孩子,不如先扭轉自己的觀念。隨時反思反省,做出調整。

《可怕的2歲》提醒到,做父母的需要根據孩子不同年齡的發展需求及時變換自己的角色,關於這點,一媽之前也寫過一篇文章:

對於孩子的引導,一媽有三條觀念上的建議,不僅僅針對“可怕的兩歲”,而是針對孩子各個階段:

  • 與其想著怎麼去“管教”孩子,不妨先低下頭,像尊重一個人一樣尊重你的孩子,去理解他此時的認知水平和真實想法。
  • 不要抱著僥倖心理,把這個階段的問題拖延至下一階段。要知道,養孩子就像打怪升級,關卡難度隨著時間會步步升高,上一個關卡沒有練級成功,下一個關卡只會更難突破。
  • 知道為什麼永遠比知道怎麼辦重要。

實操建議:

0-1歲可以關注公眾號【一媽育兒】的規律作息內容

2歲你可以先看看上一篇的8個具體方法:

或者看看這本書

可拍的倆歲,不要等2歲的時候才想起解決“Terrible 2”......


可拍的倆歲,不要等2歲的時候才想起解決“Terrible 2”......


可拍的倆歲,不要等2歲的時候才想起解決“Terrible 2”......


我是一媽,教育學碩士,既是育兒漫畫作者,又是嬰幼兒規律作息實踐者。

【一妞家的事】全宇宙最懂媽媽的育兒漫畫。5毛錢繪畫功底,畫風鬼畜卻輕鬆。


可拍的倆歲,不要等2歲的時候才想起解決“Terrible 2”......


熱門文章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