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我不會對歌

北海,我不會對歌

▲潿洲島航拍


世界上有幾個“北海“

當年蘇武牧羊的地方,也叫“北海“

現在是貝加爾湖

英國盛產石油的“北海“

北京的“北海公園“

日本的“北海道“等

北海,我不會對歌

▲貝加爾湖

北海,我不會對歌

▲北海公園

城池,在中國農業社會及傳統話語裡

指的是城牆和護城河,泛指城市

工業社會的今天

城池抽象成一種人文觀念和概念

延展向同一片藍天白雲

及相似歷史經驗的島嶼、海域、江河湖泊

“北海“,就是這樣一座充滿詩意的城池

它更是一種觀念,屬於全世界的

你會驚喜的發現

“北海“的市民、島民遍佈天下

人類先天對共同地域名字的遇見

心生友善和溫暖之感

萌發尋找彼此的人文連結點

事實上,我們都不忘

“北海“地名、北海觀念

即是北海故事的開端

廣西有這麼一個地方

沒有喀斯特地貌

沒有會對歌的劉三姐

有的是銀白色的沙灘

有的是廣東人熱愛的糖水

甚至本地人也以粵語為母語

它就是廣西北海

一座海的城市

北海,我不會對歌

▲北海市海岸線航拍

北海,我不會對歌

▲北海銀灘

北海因北海村而得名

清朝康熙年間,在此設立北海鎮標

並慢慢發展成如今的廣西北海市

雖然北海市隸屬廣西

可北海在歷史上曾是廣東的一部分

北海人講粵語,亦有大量的客家人,卻少有壯族人

北海的地域文化也明顯與廣東類似

廣東人離不開的糖水,在北海享受同樣的待遇

廣西以喀斯特地貌聞名

而北海的模樣卻是陽光、海岸、沙灘

甚至還有潿洲島這個最年輕的火山島

喀斯特這種地質奇觀在北海是見不到的

如今的北海與欽州、防城港共同組成北部灣港區

作為廣西的出海口

為廣西瞭解世界,保留了一扇窗戶

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北海名字裡有個海字

就註定了它的命運與海洋密不可分

北海,我不會對歌

▲北海市海景

北海,我不會對歌

▲潿洲島的鱷魚山國家地質公園

北海,我不會對歌

▲僑港碼頭

任何事情都是有好有壞的

海洋能夠給北海帶來發展機會

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很多麻煩

在明清時期的海域長久以來並不平靜

北部灣也未能倖免

在明朝滅亡以後,經常受到海賊的侵擾

這些海賊不少是本地的貧苦漁民

不過更多的還是鄰國越南的海寇以及明朝殘存的武裝力量

他們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不斷襲擾沿岸地區

戰事不斷,百姓生活本就艱苦

加上清政府的海禁政策更是雪上加霜

此時的北海,與我們心目中的旅遊勝地

只怕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清朝末期,北海又成了歐洲人的目標

1876年,北海開埠

英國在此設立領事館,以及北海海關

有著千年港口歷史的北海

在此時成了英國人賺取財富的工具

不過,北海也由此成為廣西乃至雲貴商品的集散地

將各類貨物轉運至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國際大港

北海在那個時期已有了繁華的現代模樣

北海的命運不過是中國落後的一個縮影

清朝滅亡之後,那時的中國如一盤散沙

各地軍閥混戰

而此時的北海,即是粵桂兩省的交界,又是重要港口

粵軍與桂軍都對這裡志在必得

北海不幸成為兩派軍閥展開拉鋸戰的戰區

北海,我不會對歌

▲北海英國領事館舊址

北海,我不會對歌

▲潿洲島上的天主教堂

北海,我不會對歌

▲潿洲島夜景

如今北海的兩大支柱產業

港口與旅遊

都是依託海洋區位優勢

四通八達的公路、鐵路運輸

可以極大彌補北海缺乏大江大河輻射作用的遺憾

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

更是讓北海成為人們無法拒絕的旅遊目的地

北海銀灘,沙白,水淨,號稱天下第一灘

作為廣西的旅遊招牌之一

它與桂林山水一起吸引無數人前往廣西

而海鮮則是北海的另一個招牌


每年的九月初

不僅僅是學生開學的日子

也是饕餮食客們實現海鮮自由的時刻

這裡魚蝦蟹蚌,一應俱全

幾乎市面上所有的海鮮,都能在這裡找到

也是餮客心照不宣的海鮮菜市場

北海人要吃,就要吃得痛快

大條吃魚、大口吃肉

正餐之餘還有宵夜,不吃到肚子圓

決不放下筷子

北海,我不會對歌

▲晾曬好的各種小魚乾

北海,我不會對歌

▲吹著海風、吃著海鮮,這樣的生活最是愜意不過

北海,我不會對歌

▲白灼沙蟲。最高級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法

北海,我不會對歌

▲紅毛丹糖水菠蘿

不知有多少人

為了海灘、海鮮奔向北海

也不知道他們之中有多少人不願意離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