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大學生混日子不失業天理難容 家長:還有更難容的

一直以來,一些大學生混日子現象普遍存在。這些大學生,在學校昏天黑地玩遊戲、談戀愛,白天睡大覺,逃課,掛科。但是,沒事,時間到了,也就畢業了,因為學校裡有“清考”制度,什麼也沒學到照樣合格,然後畢業。

人民日報:大學生混日子不失業天理難容 家長:還有更難容的

畢業以後呢,結果是大學混了四年,混成了廢物,還想著高薪,基層的工作根本不正眼瞧,於是畢業即失業。這些失業的大學生,從來不會自我反省,反而怪社會不公,怪用人單位瞎眼,不識大才。誰知道,四年大學讀下來,早就把當初一個有志青年讀成了廢物。

所以,人民日報曾經痛批這種現象說,這些渾渾噩噩的大學生,不失業簡直天理難容。確實批得好,罵得好,會罵醒一些學生,讓他們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斤兩,從而從頭再來,發奮努力,從廢材再變成人才。

人民日報:大學生混日子不失業天理難容 家長:還有更難容的

但是,公允地說,學生在大學裡,揮霍著家長的血汗錢,渾渾噩噩混日子,這不能單單怪學生,沒有大學裡適宜混的土壤,學生是根本混不下去的。如果學校和老師嚴格要求,狠抓質量,不遷就,嚴進嚴出,學生又豈能混得下去?

這就叫一分為二,而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正如有學生家長說的,混日子的大學生確實天理難容,但造成學生混日子的大學和老師,更天理難容!

人民日報:大學生混日子不失業天理難容 家長:還有更難容的

我認為說得很到位,也確實如此。最近,不斷看到大學清退學生的消息,河北體育學院一次清退40名學生,有學生不服而鬧得沸沸揚揚。中國地質大學更厲害,一次性清退52名研究生,其中42名是博士生。中國人民大學也清退了16名本科生,而復旦大學也出手清退了12名學生。

這些學生違反學校規定,觸及了清退條款,被清退也是咎由自取。但是,這裡也有學校延續下來的不良慣性的原因。也就是說,這些學生是轉型時期沒有能跟上形勢,還抱著以往的舊規則不放而被清退的。而舊規則,並沒有全部清除,有些學校還存在,甚至還很嚴重。主要有哪些呢?

人民日報:大學生混日子不失業天理難容 家長:還有更難容的

其一,“水師”橫行。大學一些老師,只掛個名是學生的老師,學生跟老師見不著面,上課盡是敷衍,沒有一點乾貨,這樣的老師,教育部有個形象的說法叫“水師”。水師橫行,學生想學也學不到東西,這可不能怪學生混。

其二,“水課”氾濫。一些大學老師,對於上課連一點興趣都沒有,都是替身(學生、輔導員)代勞,偶爾親自出面,也不作一點準備,隨便水一下,課混過去了,學生呢,一無所獲。這樣的水課氾濫,學生也就跟著混了。

其三,課程不實用。大學裡有些課程,還是幾十年的設計的,教材也是陳舊的,早就跟時代脫節了。而這樣的課程還要求學生學習。學生對這樣的課程肯定是沒有一點興趣,逃課也就很正常了。

其四,教學方法陳舊。一些大學老師,從來不研究教法,從來不想過學生的感受,上課照本宣科,有PPT照著念都是“先進”的了。這些老師心中,學生聽不聽,聽到什麼,學到什麼,都跟他無關,只有自己的課上了,也就結了。

人民日報:大學生混日子不失業天理難容 家長:還有更難容的

以上問題,主要也是因為有“清考”制度存在,老師不在乎,學生更不在乎,老師混過去了,學生也就混過去了。現在,教育部已經叫停了清考制度,提高大學教學質量,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有用人才,已經成為共識。教育部舉措頻出。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大學開始抓質量了,於是有些學生不適應了,於是便被淘汰了。

在當今教育部狠抓大學教學質量的情況下,老師和學生都應該轉變觀念,適應新的形勢要求。混日子的學生天理難容,而混日子的大學和老師,就更天理難容!

大家對於有些學校、老師和學生,在今天很抓大學教學質量的形勢下,還沒有警醒,仍然抱著混的態度這種現象有何看法?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