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手撕鬼子”的王新軍,這次和妻子秦海璐拍了部抗戰正劇《河山》

王新軍演藝生涯的前半段幾乎都被軍人形象填充,然而諷刺的是,其中最“著名”的卻是抗戰武俠劇《抗日奇俠》裡“手撕鬼子”的王牧風,這部劇曾被網友用來鬼畜、惡搞,將之封為“抗戰神劇鼻祖”,王新軍也被“株連”為“抗戰神劇”之“本神”。

之後,王新軍沉寂了很久,既是與秦海璐結婚生子體驗家庭生活的幸福,也是自我沉澱轉換跑道。如今,由王新軍執導並主演的抗戰劇《河山》登陸北京衛視,他悄然從演員轉型為導演,歷經5年打磨,6個多月的拍攝,跋涉近4000公里,動用群眾演員近4萬人,他對《河山》寄予了重新定義抗戰劇的厚望。

當年“手撕鬼子”的王新軍,這次和妻子秦海璐拍了部抗戰正劇《河山》

正面回應“本神”稱號

與劇中操著一口西北方言、說話做事都不太講究的戰士形象大不相同,和記者聊天時的王新軍更像是個儒雅又健談的老朋友。當聊起“抗戰神劇”之“本神”這個意料之外的稱號時,他先是開懷一笑,“感謝大家給我這麼高的榮譽”,隨後又很認真地談起了電視劇的創作。

在他看來,之前所謂的“雷劇”是從創作本身開始就走進了一個誤區,讓大家認為抗戰題材的劇作就是相對低成本的,有時還會為了獲得更多觀眾的認可加入適得其反的情節。對此他也用一種非常樂觀的心態,把“雷劇”看成一個向精品邁進的過程。“‘雷劇’的出現是一個行業的慣性問題,隨著我們的創作手法、認知、思想都逐漸地統一起來,製作出抗戰題材的精品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當年“手撕鬼子”的王新軍,這次和妻子秦海璐拍了部抗戰正劇《河山》

為了避免追求市場佔有率而跟風創作,王新軍憑藉自己對歷史、對家國情懷、對藝術的理解和認知創作了《河山》這部作品,希望通過這次機會來重新定義抗戰劇,讓《河山》成為標杆式的作品。

人物要在框架內自由行走

王新軍出生在軍人家庭,自己也曾是一名軍人,因而對於抗戰題材的電視劇有著與生俱來的親切感。帶著對於以往參演抗戰劇時的反思,在“情節大於人物還是人物大於情節”這個問題上,王新軍決定先以一個紮紮實實的人物作為核心,再圍繞人物將故事娓娓道來。

劇中,王新軍扮演的衛大河是一個性格豪爽耿直、骨子裡刻著忠孝節義,但又不失敏銳和叛逆的陝軍團長。抗日戰爭爆發之後,衛大河被調到中條山遊擊縱隊與八路軍、中央軍、晉軍、川軍共同抗日,這段時間裡他完成了人生蛻變,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中國共產黨員。在捍衛祖國國土之時,他寧死不屈、霸氣十足;在陪伴父母之時,他乖巧得像個地主家的“傻兒子”;在追求愛人的時候,他又不乏可愛笨拙。

當年“手撕鬼子”的王新軍,這次和妻子秦海璐拍了部抗戰正劇《河山》

衛大河內心複雜的情感轉換被王新軍拿捏得恰到好處,他希望塑造出來的形象是豐滿立體的,但又不能因此失了約束。“人物要在框架之內自由地行走,而不是隨心所欲。”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相比其他“抗戰神劇”中的英雄角色,衛大河更像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秦海璐片場“放權”

早在7年前,王新軍和秦海璐就在《獨立縱隊》中有過合作,並結緣於此劇。此次兩人在《河山》中出演一對戀人,裡應外合獲取敵人情報,打贏了數場戰役,默契十足。戲外,夫妻二人更是眾人豔羨的佳偶。《河山》開播後,秦海璐曾發文支持丈夫:“見證了5年來你在《河山》上的努力和付出,不管是作為‘本神’的你還是作為導演的你,都很棒。”不拘於言語上的支持,她還在拍攝現場直言:“我們這部戲一切是導演中心制,導演掌握最後的決定權。”

當年“手撕鬼子”的王新軍,這次和妻子秦海璐拍了部抗戰正劇《河山》

秦海璐的全力支持讓王新軍備受感動:“作為出品人和監製,從初期籌劃到後期製作,海璐沒有給我一絲一毫的壓力,完全讓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了這部劇。”當被問及對於秦海璐作為演員的看法時,王新軍回憶起妻子在排話劇《青蛇》時,因為時間緊迫,直到凌晨兩點還對著鏡子念小青的臺詞。他感慨道:“那個時刻,我就覺得她當演員能取得今天的成績是有道理的。”

“一部對得起觀眾的抗戰劇”值得追求

當年“手撕鬼子”的王新軍,這次和妻子秦海璐拍了部抗戰正劇《河山》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衛大河的口頭禪“哈慫”在網絡上掀起了西北方言熱。除了“諞”、“達”這些一聽就充滿親切感的方言以外,劇中還包含了大量真實的社會生活細節,從肉夾饃、臊子面等特色麵食,到傳統節日時的習俗,都透露著濃濃的西北文化氣息,這對於從小就生長在西北的王新軍來說充滿了自豪感。“因為是西北人,愛吃麵。秦腔也是一個古老的劇種,包括我們這戲裡有貼窗花、過年、元宵節等等氛圍的一個鋪排,這也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們這部戲的地域特色。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越是地區的才越是世界的,我想把這樣的理念和概念放到這部戲當中。”

當年“手撕鬼子”的王新軍,這次和妻子秦海璐拍了部抗戰正劇《河山》

“一部對得起觀眾、對得起歷史先烈的抗戰題材劇是值得追求的。”正如王新軍所言,無論是對於實景拍攝的堅持,還是對於演員們的嚴格要求,亦或是在劇中加入一些小細節的設計,他都精雕細琢,展現了一絲不苟的匠人精神。

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 楊文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