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赴港上市,估值被大幅低估

通過分析阿里巴巴的業務,我們-加深了對公司的兩點認知並且基於此認知對阿里巴巴進行重新估值:

(1)即使在不平衡的經濟背景下,阿里巴巴仍然能夠實現增長;

(2)阿里巴巴的各個市場和平臺才剛剛開始觸及盈利機會,發展潛力非常大。

天貓業務

我們一直認為阿里巴巴不一定要依靠強勁的中國經濟來實現持續增長和市場份額增長。天貓和淘寶的活躍用戶繼續在保持增長,因為商家通過阿里巴巴獨特的針對性營銷、全渠道解決方案和產品開發功能更好地吸引了消費者。同時阿里巴巴也採用88VIP(淘寶會員平臺),並引入遊戲,實時流媒體和互動娛樂產品(如淘寶積分和淘寶生活),推動更大的市場參與度,增強了阿里巴巴網絡集聚效應。儘管我們對中國零售市場五年平均年GMV的預測為14%,但我們相信,更多的消費者和商家的參與將推動中國零售收入年平均增長率在未來五年達到約20%。

未來幾年,全球化也將成為阿里巴巴的重要發展方向。在東南亞方面,阿里巴巴收購Lazada後(來達贊:東南亞電商企業,阿里巴巴投入10億美元獲得了其控股權),將不太可能收購其他本地企業。與阿里巴巴在中國的業務不同,Lazada的75%的包裹將流向C端客戶,並且其“最後一公里”的覆蓋範圍已達到70%的營業區域。我們認為,由於阿里巴巴投入大量資本在國內的地區服務、線下零售以及邊貿交易的項目中,所以我們認為這些物流優勢對於公司孵化國外這些項目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還認為,對網易跨境在線商務平臺Kaola的收購是對天貓環球的補充。考慮到雙品牌策略,天貓環球將繼續使用第三方模式,而考拉將部署第一方模式,經營模式上的拓寬以及靈活性將對阿里巴巴進出口服務提供很大的幫助。

阿里雲業務

雖然阿里雲部署上仍然處於投資階段,但我們預計阿里雲將繼續保持其在中國公共雲行業的領先地位(美國會計年度:截至2020財年第一季度,阿里雲的市場份額約為43%),同時服務類型上的增加也改善了公司的利潤率狀況。雖然阿里雲不太可能採取與亞馬遜雲服務相同的邊緣擴張之路,因為競爭對手有騰訊這樣的巨頭存在,但我們認為有區別的或專門化的產品數據分析工具(包括阿里巴巴業務操作系統平臺在能夠加強物理零售商的業務,也可用在在金融服務、物流、運輸/本地服務),人工智能,自動車輛,區塊鏈等新興產業為中國的企業客戶提供了新的盈利機會。總的來說,我們預測,未來五年阿里雲的年平均營收增長率將達到35%以上,這不僅來源於新客戶的推動,也將受益於現有客戶擴展業務的推動。

螞蟻金服/支付寶業務

螞蟻金服/支付寶是阿里巴巴另一塊核心業務。在此前宣佈的收購完成後,阿里巴巴目前持有螞蟻金服33%的股權。數據顯示,在支付寶的8.7億活躍用戶中,有1.9億人使用了支付、理財、融資、保險和信貸五大類金融服務。此外,55%的用戶使用支付寶進行“生活服務”,如交通、娛樂和公共事業,這增強了支付寶將其網絡效應擴展到傳統市場之外的能力。支付寶也推動了阿里巴巴的全球化進程,在截至8月31日過去的12個月裡,中國大陸以外使用支付寶的客戶數量增長了130%。

估值分析

之前阿里巴巴管理層發佈2019-2024年五年計劃中顯示:到2024財年,每年達到10億活躍消費者和10萬億人民幣的商品交易總額(GMV),這意味著五年的GMV複合年增長率接近12%。我們認為其活躍用戶的目標與我們評估的一致,但GMV目標低於我們預估的12萬億人民幣。不過,鑑於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公司在經營策略制定上保守一點是合理的。然而,我們仍然認為國內消費環境是健康的,不僅因為有薪酬增長、較低的個人負債率和消費信貸的支持,而且由於消費下沉,國內小城市和農村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我們認為阿里巴巴2024財年的商品交易總額能夠達到11萬億人民幣。

就目前阿里巴巴業務以及發展趨勢分析,我們認為用戶和商戶企業參與阿里巴巴的市場活動的意願在加強,網絡效應會進一步凸顯,所以我們給予阿里巴巴“強競爭力”評級。更強的參與不僅會推動阿里巴巴中國和國際市場業務和雲業務的貨幣化,還會釋放其金融服務、本地服務和線下零售領域尚未開發的增長機遇。雖然我們將5年的GMV目標降至11萬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年增長率接近14%),但由於新的盈利機會,我們仍認為未來5年的合理目標是年均營收增長在20%以上,但是調整後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EBITDA)將會下降至30%以下。

具體分析如下:

我們的估值模型繼續假設2020-24財年的收入複合年增長率為22%,其中包括2020財年36%的增長率。我們預計,在線購物者的更高支出、不斷增長的用戶和賣家群體,以及個性化移動營銷服務的推出,都將為阿里巴巴的在線零售收入增長做出貢獻。我們對阿里巴巴五年的收入預測判斷是基於2020-2024年中國零售GMV 17%左右的複合增長率的基礎上。貨幣化率從2019財年的4.3%上升到未來五年5.4% (在B2C模式的的幫助下,通過商家推薦費以及菜鳥提供的新配送和庫存捆綁服務等機會,移動貨幣化率將穩步提高),對阿里業績最大的貢獻將來自於雲計算(未來五年平均年收入增長38%)和數字媒體與娛樂(低兩位數的複合增長率)。假設未來五年阿里巴巴中國零售活躍買家基數的年增長率為個位數,這意味著到2024財年末,活躍買家將超過9.5億,而在同一時間段內,每位買家的平均GMV年增長率將達到15%左右。此外,數字商務和雲服務的競爭將迫使阿里巴巴繼續投資於技術基礎設施、物流創新、用戶獲取和個性化服務建設。由於技術、物流、產品開發、在線/離線和本地服務,和營銷投資,以及最近收購企業的影響,我們預計其利潤率將進一步收縮,調整後的EBITDA利潤率將低於30%,(32.4%在2019財年;42%在2018財年;47%在2017財年)。

綜上估算模型:我們認為阿里巴巴公允價值為每股240美元(公司“一拆八”的拆股計劃;1美元=7.83:港元240/8*7.83=234.9港元),並認為該價格為長線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