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標之策,難以產生治本的效果——從兵敗敘利亞,看國足規劃問題

一、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

賽前我並不看好國足能夠全取3分,儘管國足歸化了恆大的在中超聯賽中實力不俗的前鋒艾克森;裡皮老爺子“二進宮”,且大有一雪前恥的勢頭,且又徵召了在國內聯賽初露鋒芒的韋世豪。可結果還是像上次那樣,讓國足從40強出現變成了一道不確定數學題。過程還特別窩囊,中場缺少有效的組織,後衛慌慌張張、忙中出錯,前鋒把握機會不強。結果頗具諷刺,兩隊一共進了3個球,國腳們進了兩球!

治標之策,難以產生治本的效果——從兵敗敘利亞,看國足規劃問題

敗走敘利亞,國足將士神情落寞。

賽後,裡皮老爺子又怒了,再次宣佈辭職!表面上拿著比上一次更好的牌,卻取得了令所有人都無法接受的結果。

治標之策,難以產生治本的效果——從兵敗敘利亞,看國足規劃問題

2017年國足主場被敘利亞壓哨絕平,國足眾將難掩失落之情。

廣大球迷又親身體驗了一次“留給中國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的悲痛與無奈。國足的出路在哪裡?國足的振興是否應寄希望于歸化之路?

二、留給國足的時間還很多

2010年南非世界盃,齊達內退役後,法國隊又一次踏上了世界盃的征程。然而,身為上一屆世界盃亞軍的法國隊,小組賽便折戟沉沙,早早地收拾行禮回家了。

治標之策,難以產生治本的效果——從兵敗敘利亞,看國足規劃問題

2010年南非世界盃參賽隊之法國

老邁的亨利、阿內爾卡並沒能續寫傳奇,新星古爾庫夫、本澤馬等也未能扛起球隊的大旗。在齊達內退役後,法國隊迎來了漫長的低迷期……

2016年後,伴隨著新一代的球員的成長,法國雖然未能站上歐洲之巔,卻讓全世界又一次見到了高盧雄雞的風姿。2018年,隨著姆巴佩、曼博格巴、坎特、瓦拉內等一大批優秀年輕球員的湧現,高盧人又一次問鼎天下。

治標之策,難以產生治本的效果——從兵敗敘利亞,看國足規劃問題

2018年法國隊主力陣容。

法國隊的故事告訴我們,足球運動有著週期性,規劃一兩個球員或許能夠短期內解決球隊某個位置缺人的現象,但只有踏踏實實培養下一代青年球員,有朝一日才會有著一鳴驚人高光。

而不是國足這樣,走馬觀花的更換教練,把國足再次踏入世界盃正賽圈希望寄託於某個世界名帥或者一兩個歸化球員,並不現實。

三、中國足球之痛

姚明說道:“...國內我們僅有6000名足球註冊運動員,可供挑選的人才真的不多...”

治標之策,難以產生治本的效果——從兵敗敘利亞,看國足規劃問題

姚明接受採訪時,直述“大球”之痛。

14億人,只能從6000人當中挑選國腳。數據是否精確,暫且不論,再來看看其他國家的足球註冊人口。

俄羅斯有1.45億人,註冊球員是150萬人,占人口總數1%

西班牙4050萬人口,註冊球員675195人,占人口總數1.667%

克羅地亞466萬人,註冊球員93800人,占人口總數2.01%

荷蘭有1599萬人,卻有105萬名註冊球員,占人口總數6.57%

日本1.27億人,日本青少年的註冊球員就達到100萬人,占人口總數0.827%

中國14億人,註冊球員7000人,占人口總數0.0005%

可見,世界上的足球強國都有著龐大的註冊球員數。到是有著14億人口的泱泱大國,註冊球員卻少的可憐。也正是數量可憐的註冊球員,導致了國足的人才匱乏,一次次刷新著國足歷史成績的下限。

四、解決中國足球的困局的方法

(一)完善管理制度。作為足協的“話事人”,足協主席的更替,最能說明問題。迄今為止,中國足協共擁有過11任掌門人,從閆世鐸以來的六任足協主席,都缺乏足球的相關背景。

管理學上有句名言:給猴子一棵樹,給老虎一座山。足球得讓真正懂球的人來管理。

治標之策,難以產生治本的效果——從兵敗敘利亞,看國足規劃問題

依我看,郝海東更能勝任國足的管理者。

(二)搭建完整的青訓體系。

國內足球文化欠缺,家長、學校更注重應試教育。足球充其量只能是業務愛好。

日本人口為1.27,億國內的足球氛圍是非常好的,再加上日本國內有著非常健全的職業足球體系、青訓體系、青少年競賽體系。在這樣的氛圍下,日本才會在近些年來冒出一大批世界級的球星。

治標之策,難以產生治本的效果——從兵敗敘利亞,看國足規劃問題

日本學校足球聯賽。

要改變這種局面無法一蹴而就,國足的發展應該學習國外的青訓體系,摒棄浮躁,踏踏實實搞十幾年的青訓。

(三)歸化球員亦可用

球員的歸化,並非國足的首創,規劃球員可以短期內找到補充國足陣容的強力球員,可謂國足的針對性“引援”。

治標之策,難以產生治本的效果——從兵敗敘利亞,看國足規劃問題

西班牙為了補充支點型前鋒,從巴西歸化過迭戈科斯塔。

國足歸化球員艾克森,也是因為目前國家隊前場進攻性球員的欠缺。

治標之策,難以產生治本的效果——從兵敗敘利亞,看國足規劃問題

艾克森的護球能力,是國足本土球員所不具備的。

五、足球是11人的運動

足球是團隊運動,歸化一兩個球員可以短期內補充、強化這個團隊的某個角色,不啻為短期內提升球隊實力的一劑速效藥。

但這種提升並不能帶來質的飛躍,整個球隊實體的提升,還需依靠每一個位置球員的實力、技戰術打法、球隊的凝聚力、精神面貌等諸多因素。不可能依靠一兩個外援,或者某個名氣很大的主教練,就可以把國足再次帶入世界盃正賽圈。

米盧能帶領國足衝進世界盃,除了球隊的整體實力比今天更勝一籌外,也有些運氣的成分。

治標之策,難以產生治本的效果——從兵敗敘利亞,看國足規劃問題

2004年世界盃,國足首發陣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