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背後的稅收力量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背后的税收力量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背后的税收力量

近年來,稅務部門在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激發市場活力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構建生態稅收體系,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助力企業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共同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從“水泥灰”到 “環保綠” 百年老廠煥生機

在長江經濟帶湖北沿線,屹立著一家百年企業——華新水泥。它被譽為中國水泥工業的搖籃,葛洲壩、三峽大壩、京珠高速公路,長江中下游數十座公路和鐵路大橋都有它的身影。

然而,這家企業也一度面臨產能過剩、資源消耗過度的問題。近年來,企業緊緊抓住長江經濟帶發展機遇,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為像湖北華新水泥這樣的水泥生產企業轉型升級增添了動能,助力企業實現了從“水泥灰”到“環保綠”的華麗轉身,百年老企業煥發新的生機。2019年上半年,華新水泥已實現營業收入143.87億元,同比增長21.07%。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背后的税收力量

“今年的減稅降費政策密集落地,公司預計全年享受各類稅費優惠超過3個億,這無疑極大地減輕了企業的成本和負擔,讓企業轉型升級更有底氣,更有信心!”華新公司財務負責人吳昕說。

對華新公司而言,減稅降費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不動產進項稅一次性抵扣政策、留抵增值稅退稅制度的實施,減少了公司資金佔用,相當於提前給予企業一筆免息發展資金。” 吳昕表示,“公司現有員工近18000人,社保費率下調將節約支出4000萬元,節省下來的資金可以用來提高薪資標準,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華新,企業轉型之路將更加順暢。”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背后的税收力量

為了幫助企業盡享減稅降費紅利,稅務部門悉心梳理減稅降費政策,加大宣傳輔導力度,並根據華新轉型發展需求,組織專業化團隊為企業提供個性化、點單式服務,協助企業解決發展涉稅難點,主動上門為企業開展了網上申報、財務籌劃等涉稅實務操作輔導。

2019年3月,《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出臺,稅務機關針對企業生產經營地點和人員分散、差旅商務活動頻繁的特點,立即上門對企業專項講解政策,輔導申報。9月,《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國內旅客運輸服務進項稅抵扣等增值稅徵管問題的公告》出臺後,稅務部門再次上門,對企業關於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抵扣的相關問題進行輔導答疑。

“3月20日出臺的政策,22日稅務部門就上門輔導了,確保了4月1日公司正常申報。公司150個生產基地遍佈全球,大量員工長期駐外,每年國內出差的交通費就可以節省一大筆開支。” 吳昕說。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背后的税收力量

華新水泥新舊工廠對比圖

減稅降費的紅利正逐步轉化為企業加速發展的動力。目前,華新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家綠色環保型企業, 在全國運行和在建的環保工廠達到24家;不僅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了全球領先的綠色建材生態產業園和循環科技產業園,而且還把先進的技術帶到周邊國家,成為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力量。2019年,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湖北華新水泥公司在尼泊爾投資建設的水泥項目被納入論壇成果清單。

破解“化工圍江” 減稅降費助企業綠色“蝶變”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016年1月,從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傳出來的這一聲音激盪廣袤大地,宜昌破解“化工圍江”之戰隨之打響。興發集團作為全國最大的精細磷化工企業和三峽庫區最大的移民搬遷企業在這場戰役中首當其衝,臨江資產價值12億元的22套生產裝置面臨關閉搬遷。

“關閉搬遷生產線投入巨大,但好在並未影響到企業的發展根基,反而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其中,國家推行的一系列普惠性稅收政策幫了大忙。”全國人大代表、興發集團董事長李國璋介紹。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背后的税收力量

在這場破解“化工圍江”之戰中,減稅降費系列政策釋放的紅利給興發集團的轉型發展、綠色開發提供了大力支持。興發集團將減稅降費紅利投入到高新技術研發,在集團的銷售收入及利潤增長中,新開發產品的貢獻率一度佔到21.3%和16.4%。稅收紅利不僅緩解了企業破解“化工圍江”難題的資金壓力,也加速了產品研發進程,極大地提高了產品綠色附加值,實現了良性循環。

李國璋算了一筆綠色發展賬:“自國家推行減稅降費政策以來,製造業增值稅稅率由16%降為13%,為集團減稅1856萬元,資源稅改革實現減稅2700萬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帶來468萬元稅收優惠,高新技術資格獲得3935萬元企業所得稅優惠。企業用這些資金更新技術設備,投入高新技術研發,發展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了技術升級發展和產品質量跨越提升,每年將近增收1億元,我們的新材料產業園還獲評全國循環經濟產業示範園。”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背后的税收力量

減稅降費的“減法”,換來了企業轉型的“加法”。興發集團充分利用減稅降費等稅收紅利發展有機硅新材料等新產業,實現企業戰略轉型升級。作為興發集團新材料產業的戰略核心主體,湖北興瑞硅材料有限公司現已成為湖北省內最大的有機硅材料生產企業。同時,興發集團在空氣檢測除塵設備、汙水處理裝置等研發上的高投入使企業生產工藝實現了質的提升,廢熱廢氣回收利用率達到100%,黃磷尾氣淨化清潔生產工藝更是攻克了行業重大技術難題。不久前研發的靜電除霧裝置達到了環保稅減免稅優惠條件,成為 “綠色稅制”的受益者,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背后的税收力量

與此同時,稅務部門還成立稅收直通服務團隊,為興髮量身定製個性化、專業化服務舉措;專設興發集團協調員,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過程跟蹤服務;建立稅企對話機制,安排專家團隊對企業“現場把脈”,解決涉稅難題,滿足興發集團特色需求。在企業產業轉型、產品提檔升級過程中,稅務部門發揮了積極作用。

“無論企業處於茁壯成長還是轉型升級階段,國家減稅降費系列政策及稅務部門的優質服務總能讓企業‘如虎添翼’。”李國璋發自內心稱讚道。

全國產經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1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