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為基層民警營造快樂工作倖福生活的氛圍

淺談如何為基層民警營造快樂工作倖福生活的氛圍

基層公安工作是全部公安工作的根基,處於全局性、戰略性、先導性的重要地位,其工作成效直接影響著公安工作的全局。周恩來總理曾指出“和平時期,天下安危,公安繫於一半,軍隊是備而不用,你們是天天要用的。”作為社會主義建設重要組成力量的基層民警,其“幸福感”程度直接決定著其維護社會平安穩定作用的發揮,基層民警工作積極性是在本職工作中所表現的主動自覺、恪盡職守、能征善戰的工作態度和以奉獻為榮的精神境界。消極狀態是在本職工作中所表現的價值觀取向偏移、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吃苦耐勞精神、奉獻意識、服務宗旨有所淡化。同樣的工作,積極用心地去做和消極被動地去做結果迥然不同。在警力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充分挖掘基層民警的潛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和調動基層民警的工作積極性,讓基層民警在和諧警營中提升工作期間的快樂指數,始終以昂揚的工作熱情和旺盛的鬥志投入到公安工作中,切實擔負起公安機關的政治和社會責任是擺在當前各級公安機關領導特別是基層領導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就此結合自身的公安工作經歷,談幾點粗淺的認識和看法:

一、影響基層民警快樂工作和幸福生活的主要因素。

(一)工作任務重,警力不足,長期超負荷工作。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各種矛盾凸顯,各種名目繁多的專項整治、嚴打戰役、百日攻堅等專項行動的開展,使得基層民警應接不睱,疲憊不堪,休息無保障。通宵熬夜成了家常便飯,“五加二”“白加黑”已成為基層民警的工作常態。同時他們平時還擔負著日常值班備勤、突發事件應對、受理群眾諮詢投訴等事項,工作壓力極大。為了工作,他們連規定的公休、節假日也是減半甚至取消休息。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工作時間長,作息不正常,全天候的待命,長期超負荷大量的工作,造成基層民警身心疲憊、厭倦、失眠、心神不寧等,以致不斷累積,導致不同程度的身體障礙與心理問題。這種超時加班、透支體力等行為,嚴重地損害了基層民警的身心健康。

(二)缺乏良好的執法環境,社會包容和關愛度不夠。《人民警察法》規定,公安機關的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保護公共財產,預防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但是,現在基層民警的執法環境很不成熟,有些群眾對基層民警缺乏基本的信任,把一切問題都歸咎於公安部門的不作為、基層民警的無能,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基層民警的工作,民警的工作得不到群眾的認同,警民關係不和諧。部分群眾法治觀念淡薄,素質低下,態度惡劣,不配合執法;更有甚者惡語相向,辱罵、撕打民警,暴力抗法,誣告、傷害民警事件時常發生。這些惡劣行為不僅給民警身心造成嚴重傷害,也影響了執法部門的正常執法工作,破壞了公安部門的權威,降低了民警的工作積極性,再加上不良媒體片面報道、網友的推波助瀾,惡意歪曲事實等,更是給當事民警增加了巨大的壓力,讓民警身心俱疲,“英雄流血又流淚”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也成為基層民警無法快樂工作的一個原因,如果此時領導和組織不予以足夠的支持和安慰,很容易讓基層民警對自身工作缺乏認同感和歸屬感。

(三)因工作任務繁重,對家庭付出過少引起婚姻矛盾。基層民警由於工作職業特殊性,其執勤時間、上下班是不確定,加班值班,節假日得不到休息更是經常便飯。每逢節假日的歡樂時光正是基層民警最忙碌的日子。在萬家燈火團圓歡聚的日子裡,每家每戶享受著天倫之樂時,他們往往是來不及吃口飯,顧不上照顧家人,就要奔赴出差、辦案或者值班備勤的路上,始終堅守崗位,不知疲倦,守護著一方的平安。工作時間長,經常不在家,很少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妻子兒女和父母,無暇教育子女,民警、民警的妻兒子女也需要家庭的溫暖、需要丈夫、父親的關愛和陪伴,而這些恰恰是我們民警有時所無法提供的,這樣自然就更容易導致基層民警的家庭及婚姻生活出現危機,爆發家庭矛盾。隨著民警維穩任務日益繁重,嚴重引起家庭矛盾,民警離婚率逐年遞增,導致民警無法幸福生活。

二、為基層民警打造快樂工作倖福生活氛圍的必要性。

(一)營造快樂工作倖福生活氛圍是提高基層民警思想道德素質的需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當前社會正處於轉型期,各種社會信息和不良思想觀念和行為在不斷的腐蝕和頹廢生活的侵蝕,“金錢至上”“唯利是圖”成為各行各業普遍現象,越來越多的人否定自己的職業,選擇了隨波逐流,為了錢一切不顧,把工作當成掙錢的工具和手段,人生價值、理想、信仰也在慢慢消失,一旦受到金錢誘惑,很容易迷失自己,喪失基本底線。所以,我們必須充分認識警營文化工作在基層民警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積極運用各種措施和方法培養和加強基層民警對自身公安事業的忠誠理念,提升對公安事業的認同感、成就感、使命感和歸屬感,使基層民警全心全意投入交管事業,從而為公安隊伍建設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二)營造快樂工作倖福生活氛圍是提高基層民警身心健康的需要。身心素質和心理素質是基層民警綜合素質的基礎,強健的身體是根據,也是公安工作戰鬥力的基礎。一方面,需要開展各種體育竟技活動,增強基層民警的體質,另一方面,需要通過一定強度、難度、逼真的體能和心理訓練,培養基層民警良好的身體體質和心理健康。因為上級公安機關必須認真研究如何開展針對性的紮實有效的文化工作,培養基層民警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確保基層民警都在健康和學習進步的良好氛圍中工作和生活。

三、如何為基層民警營造快樂工作倖福生活氛圍。

(一)關心基層民警身心健康,完善民警體檢、休假制度。上級公安機關要高度重視基層民警心理健康。政工部門安排心理諮詢師經常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測評,有針對性地進行危機干預,在民警遭遇重大變故、參與死亡案件事故處置等民警心理受到嚴重刺激或傷害的情形發生後,及時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輔導和諮詢,並組織民警開展體能測試,有針對性地提出健康建議,不斷增強身體素質。同時要每年組織民警進行一次體檢,並結合警種和崗位特點,針對民警易發、多發疾病進行深度檢查。政工部門在制定年度工作計劃的同時制定民警年度休假計劃,做好統籌安排,確保每個民警都能得到及時休假。如工作繁忙,也要及時合理安排基層參戰民警輪休、補休,避免長期過度疲勞。

(二)把基層民警的權益保護工作逐步規範化、制度化,努力打造堅強的保護環境。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法制意識也日益增強、公安執法監督的渠道越來越寬泛。基層民警戰鬥在第一線,長期與人民群眾打交道,工作稍有疏忽或不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就極有可能遭投訴。上級公安部門要完善維權機制。在當前形勢下,要重視對民警合法權益的保護和維護問題。把基層民警的權益保護工作逐步規範化、制度化,把維護基層民警正當執法權益作為督察部門的重要職責。對打擊報復、誣告陷害、毆打辱罵基層民警的非法行為,堅決嚴肅查處,對嚴重侵害基層民警及其家屬權益的案件要依法嚴懲,為基層民警正當執法撐腰壯膽。只有一線民警的正當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在面對違法犯罪時,他們才能毫無後顧之憂,勇往直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三)充分發揮政工部門、黨支部、團支部作用,抓好警營文化建設。

要不斷完善警營文化建設,利用文化走廊、閱覽室等空間設立民警作品展示欄、先進人物宣傳欄、民警集體笑臉牆等專欄,展示民警才華、先進典型風采等。通過榮譽室進一步增強了廣大民警的自我認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營造了溫馨、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警營,提升了民警工作的快樂指數。利用圖片、圖書、音樂、視頻等形式,設定專題,普及文明道德知識、文明道德小故事、典型人物的先進事蹟等,營造“崇德尚善”的濃厚氛圍,開展忠誠警魂和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民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基層民警具有共同理想信念和過硬政治素質。同時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我身邊的優秀共產黨員”、“繼承榜樣力量,弘揚堅守精神”為主題的戰時宣講活動,鼓舞士氣、陶冶情操。適時組織開展主題趣味運動會、與友鄰單位共建聯誼會、文藝演出、演講比賽、警體運動會等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體娛樂活動,積極營造充滿正能量的警營環境,為民警營造釋放壓力、舒心健康的良好氛圍。

(四)積極開展從優待警工作,做民警的貼心人。領導要高度重視民警談心工作,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育人鑄魂、凝神聚力的作用,積極探索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不斷增強基層民警的職業自豪感和集體歸屬感。領導班子要俯下身子,瞭解民警所需所求所憂,積極主動幫助解決基層民警的家屬就業、夫妻兩地分居、住房困難等問題;把握民警及家屬的思想脈搏,及時化解警屬矛盾,為民警排憂解難;多向上級部門請示彙報,爭取領導支持,努力提高民警的工資福利待遇,為民警爭取更多評優評先的獎勵機會;優化警務資源配置,全面實施信息主導警務戰略,提高警務效能,切實緩解基層工作壓力。通過落實從優待警措施,最大限度地解除基層民警後顧之憂,讓基層民警一心一意地投入工作。做好民警家屬慰問和訪談工作,堅持走訪困難民警家庭、堅持民警家屬生病探望等暖警、愛警工作。

一種信仰成就一份職業,一種使命承擔一份責任。當職業成為一種使命,一切都會發自肺腑。新時代公安機關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工作優勢,與時俱進、開拓思路,做民警思想的引導員、做民警生活的貼心人、做民警工作的督導者,使全體民警在和諧警營這個大家庭快樂工作、幸福生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幹出不平凡的業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