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笑泉没有经过高考语文的历练,文章缺少历史厚重感11月9日,由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举办的征文比赛在岳阳临湘市颁奖,湘籍作家、湖南省作协副主席马笑泉以一篇1936字的散文《十三村记》摘得50万元头奖

"马笑泉没有经过高考语文的历练,文章缺少历史厚重感11月9日,由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举办的征文比赛在岳阳临湘市颁奖,湘籍作家、湖南省作协副主席马笑泉以一篇1936字的散文《十三村记》摘得50万元头奖,该文因此有了“湖南最贵文章”之称。文章面世之后,惹来了不少争议。我跟马笑泉是同龄人(都是生于1978年),只不过走的路子不同。他是考取中专后自考湖师大中文专业。我是通过高考进入吉首大学历史系,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马笑泉因为缺少高中语文,尤其是高考语文的锤炼,所以敢于胡乱写文言文。从吉首大学历史系读书至今,我学习古文也有二十多年了,却从来不敢自称写得出一手好文言文。这篇《十三村记》被姜宗福称之为“烂文”,主要还是因为空洞无物、无病呻吟,语言锤炼明显欠缺。我们在高中语文就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苏轼的《喜雨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还有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这篇《十三村记》到底是个什么东东?第一,据我了解,十三村公司出重金征文,并非是为了商业炒作,而是出于打造企业文化的需求。因此,企业征文完全有别于文学大赛,可以有它的特殊要求;但如果50万元征来的是一篇粗制滥造的文章,不仅有损企业形象,也降低了企业文化的水准。第二,十三村征文广告发出半年多,一直是响应者寥寥无几。岳阳本地作家参赛者极少,包括本人都没参赛。主要原因是文化人要保持相对独立性,不想卷入商业炒作。第三,评委不太负责任。如果实在评选不出最好的征文,就可以向企业建议将特等奖空缺,把奖金留待下次征文。由于十三村公司怕因此影响企业诚信度,后来还是兑现了承诺。第四,马笑泉不应该在拿奖后自我吹嘘,忘乎所以,最起码应该表面谦虚。给他颁奖的是一个贫困村的支书,他应该拿出部分奖金捐助给贫困村。否则,就是德不配位。第五,马笑泉的文章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写出历史感,没有历史感就没有文化感,肯定不能传播久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里的“文”不仅仅是指文采,还指文化感。马笑泉文章里没有涉及中国几千年来的“酱文化”,没有提到十三村公司创业的艰辛历程,完全无视历史,所以显得轻飘浮躁。以上就是我对这件事的完整看法,当然,也欢迎网友对我“挑刺”。有人指出自己的错误,我认为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