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漂十年,該勸退嗎?

你會選擇小城房,還是大城床?

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最近又被《奇葩說》帶火了。說白了,大城床代表機遇、資源和視野,小城房代表生活的理想境遇和安穩。大城市有大城市的精彩,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安逸。

這個選擇沒有對錯,因為它只有選擇,沒有答案。

深漂十年,該勸退嗎?

深漂十年,該勸退嗎?

顯然,選擇來深圳的多數人,一開始都會“自覺”地選擇了一張床——關外的床,城中村的床,合租的床,甚至是放在公司的摺疊床。

在深圳,政府有規定人均租住建築面積不得低於6㎡。但很多故事的開始,不用6㎡,一張床就足夠了。

圳長的同事95後妹子H,現居在南山某合租公寓,房租2000元/月。在她那6㎡的房子裡有一張床、就是櫃子和書架。她自嘲說,這比“籠居”強一點,至少放得下夢想。

深漂十年,該勸退嗎?

“每天早晨,睡眼惺忪就要開始第一場戰役:搶廁所。如果做不到第一個,就得老老實實在門外守著。那種感覺,彷彿用盡了一生的耐心。到了晚上,還要搶洗衣機;到了週末,還有搶冰箱、搶廚房等大戰搶灘戰在等著你。

這就是深圳的生活,不像《老友記》可以談天侃地,沒有《愛情公寓》的歡樂搞笑;更不存在《歡樂頌》的暖心大姐,剩下的只有一地雞毛。

每天我們在腦海中無數次吶喊過:“老子TM不幹了,我要離開這個鬼地方。”但等到第二天每隔五分鐘的鬧鐘響起,我們又急急忙忙地奔向遠方.....



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正確的選擇,我們只不過是要努力奮鬥,使當初的選擇變得正確。

深漂十年,該勸退嗎?

深漂十年,該勸退嗎?

深圳不缺人,不缺熬夜加班的人、不缺吃快餐的人,更不缺失敗的人。

深漂十年,L已經從稚嫩的小編變成了老練的主編。別人讓她分享成功經驗,她卻覺得自己用盡全力,才在深圳活得像個普通人一樣。

“沒有人知道我一天喝了6杯咖啡後,手握鼠標顫抖的手,也沒有人知道我遭受多少售樓部中介的無視和冷眼,因為這座城市有太多跟我一樣的人了,不足為奇。”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介於不說憋屈,說了矯情之間。



深漂十年,該勸退嗎?

有人活得疲憊不堪,有人卻活得像一支隊伍,還有人活出了詩和遠方。

“和我同歲的閨蜜在老家教書,朝九晚五,貓狗雙全,還有一對可愛的兒女。在均價1萬左右的小城市住著大房子,她在最美的年紀享受著簡單純粹的生活。”每次談起,L坦言自己還會像檸檬一樣“酸”。

是啊,當你在大城市裡踩著高跟鞋,小跑衝進地鐵差點來個踉蹌時,小城裡的人剛晨運回來慢悠悠換下身上的汗衫;當你在大城市點外賣,在計算如何湊單更便宜時,小城裡的人正吃著家人做好的可口飯菜;當你在凌晨1點的大城市,獨自走在黑夜中的城中村小巷時,遠方有一個故鄉正在甜蜜地酣睡……

但當圳長問起大城床和小城房時,她輕蔑地一笑反問道:“我這麼努力,憑啥不能選大城房?”

是啊,為什麼不能呢?

深漂十年,該勸退嗎?

深漂十年,該勸退嗎?

深圳的叢林法則,雖然年輕人很嚴苛,但“努力就有回報”的定律從未改變,也正是年輕人想要留在這座城市的原因。

作為一個深漂,我們想的不該是何時“被勸退”,而是要懂得如何用一張大城床,去奮鬥出一套大城房,留在深圳。

留在深圳繼續奮鬥的選擇有很多,有人願意在繁華的城市中心租住,也有人願意在城市下一個中心裡,提前佈局自己的理想生活。

生活在哪都可以實現,但大城與小城的區別在於,以地鐵為主的軌道交通,可以讓繁華的中心與個人的私密空間無縫連接,讓我們在享受豐富多態的公共服務的同時,依然有一塊可以耕耘美好生活的自留地。


【深圳住朋網】專注深圳樓市的新媒體,這裡有:及時的踩盤報告、熱辣的樓市點評、真實的成交數據以及權威的專家答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