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摘要翻譯這幾方面策略應掌握

摘要是科技學術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原文獻內容準確、扼要而不附加解釋或評論的簡略表述,屬於信息型文本,主要功能是交流信息。達晉編譯認為,學術論文摘要的譯文,必須符合目標受眾的表達習慣,使譯文便於理解並接受,並在目標受眾的文化以及交際環境中有意義。中英文摘要都應該含意清楚、結構簡明、表達確切。因此,學術論文摘要翻譯,應掌握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

學術論文摘要翻譯這幾方面策略應掌握

一、詞彙方面的翻譯策略。學術論文摘要是獨立的語篇,有特定的語篇結構和語言體現樣式,信息的傳達要通過摘要各個語步(一般包括背景語步、目的語步、方法語步、結果語步、結論語步等)的功能得以實現的。各語步要遵循語法規則,也要實現語步的交際目的。掌握摘要的語篇基本結構以及各語步的典型詞彙和句型,有助於提高摘要的翻譯質量。

二、句法方面的翻譯策略。語言不是獨立的,是與社會文化相關的,因而語言表達方式存在差異。漢語是話題突出型語言,需說明的對象總是放在句子開頭處,採用隱性連貫,句子間沒有過多的連接詞,短句之間靠整個話題維繫;而英語是主語突出型語言,常採用主語-謂語的句式,採用顯性連接,可用多種的連接手段表達時序和邏輯關係,複合長句是英語的一個主要特色。因此,漢英翻譯時須做好語序的調整和句型結構的轉換。

1.語序的調整。漢語中有大量句子和英語句子一樣以主語、謂語、賓語或表語的順序語序呈現。但英語中存在大量的倒裝句,而且英漢句子中的定語、狀語或補語的位置不同。英語中單詞作定語時,可置於該中心詞之前或後,短語、關係從句則通常放在所修飾的中心詞之後;而漢語的定語採用前端重量原則,定語通常置於所修飾中心詞之前。漢英兩種語言的狀語位置差別較大。英語狀語從句的位置比較靈活,漢語句子的狀語一般位於中心詞前。由於英漢語法結構上存在差別,在翻譯時,避免對原文的語序機械照搬,應根據譯文的語言習慣,對原文的語序進行調整,使譯文信息達到交流的目的。

2.時態和語態的選擇。摘要中謂語動詞的時態和語態都不是通篇一律的,甚至在摘要的各個語步中,所用的時態也不盡相同。所以,摘要中的時態運用應根據具體內容而有所變化,否則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混亂。背景語步一般用來描述當前研究的背景狀況,常用一般現在時或現在完成時陳述;為了突出動作的對象,可選用被動語態。目的語步概括研究的問題、目的、核心內容,通常用一句話完成,要緊扣論文題目和主題,通常採用一般現在時。方法語步除指示性說明外,因該部分所表述的是已經採用的方法和手段,常用一般過去時。因為方法語步敘述的重點是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等,動作執行者是不言自明的,也是被動語態使用頻率最高的部分。結果語步呈現已經得出的研究結果,常採用一般過去時態;結果語步不涉及有關人員,被動語態的使用頻率也比較高。分析結果或發現的原因,或者提出結論時,若具有普遍意義,可用現在時;若分析或結論只限於本研究範圍或者僅是一種可能性,則用一般過去時。

三、語篇成面的翻譯策略。學術論文摘要是一種獨立的語篇,用詞規範,描述客觀,使用語法和詞彙銜接手段構成連貫的語篇。但由於英漢文化的思維方式的不同,由此導致了兩種語言在摘要語篇銜接使用上的差異。英文摘要多用顯性連接,使用照應和連接銜接方式;而中文摘要多用名詞隱性連接,利用重複來表示照應關係。翻譯時,需先分析句子的功能意義,才能確定句子的結構形式。

總之,學術論文摘要作為信息來源,是論文學術質量的反映,成為介紹或瞭解國內外學術成就非常有效的途徑。學術論文摘要的翻譯應遵循目的法則、連貫法則和忠實法則,應按照英文摘要的普遍標準和特徵來進行翻譯。

學術論文摘要翻譯這幾方面策略應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