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湖南最貴文章,文學“躺槍”了

因為湖南最貴文章,文學“躺槍”了

評論君說

只要符合市場價值,湖南最貴文章多貴都是合理的,只不過,別再讓文學“躺槍”就好。

因为湖南最贵文章,文学“躺枪”了

馬笑泉(右) 本文圖均為 紅星新聞 圖

作者 |李勤餘

一篇散文1936字,50萬元,每字258元……在湖南嶽陽臨湘市舉行的“我與十三村的故事”徵文比賽上,作家馬笑泉的《十三村記》摘得特等獎,捧走50萬元獎金,被稱為“湖南最貴文章”。

這篇文章值不值50萬元,人們的看法並不一致。有網友已經指出,該文有語法、標點等硬傷,算不得佳作。

因为湖南最贵文章,文学“躺枪”了

網友質疑截圖

其實要我說,這篇文章不僅值50萬,甚至標價百萬千萬也不為過。為何?這場徵文比賽的主辦方,是湖南省十三村食品公司。不知屏幕前有多少讀者瞭解這家公司?總之,這其中一定不包括我。

一場徵文大賽,再加上隨之而來的新聞報道和輿論爭議,這家食品公司在全國範圍內的知名度直線上升。且不管這名聲是好是壞,單從品牌宣傳的角度來說,該公司是毫無疑問的大贏家。試想,若是把50萬元投入到正兒八經的廣告宣傳上,又能打出多少水花呢?

對獲獎者來說,笑納50萬元,當然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畢竟是面向社會的公開徵文,只要沒有暗箱操作,就應該得到大眾的承認。作家憑本事光明正大地掙錢,也無不妥。何況,有人認為獲獎文章不夠優秀,說不定,其他參賽文章更糟糕呢?

《十三村記》

馬笑泉

村在臨湘市羊樓司鎮107國道旁,北依長江,西瞰洞庭,與三國赤壁古戰場相鄰。名為村,貌為園。未入大門,已見碧藤覆牆,滿目蔥蘢。無須問路,自有一種幽香引人入門。道旁遍植杜鵑、月季,綿延舒展,而成花廊。廊後傳潺潺淙淙之聲,若有人盤坐於草木間,膝上置琴,時想心事,時撫朱弦。踮腳註目,遂窺見一小溪,波光若銀,往西北方向輕掠而去。水聲染花香,如訴如慕,復有鳥語不時滴落,竟成天然和聲。乃抬頭見樹,楊梅、桃李、枇杷、玉蘭、香樟、胡柚,亭亭如蓋,其綠四季不斷,其果春夏相接。始知此種幽香,不獨由花發,實有果香滲入。然細聞之,亦不惟果香,當另有異香摻進,似麝非麝,似沉香非沉香,於花香之清逸,果香之爽朗,別添一種沉著馥郁之味。究為何香,暫不能明,且放眼緩步,順花廊與清溪前行。至西北角,見一方塘,明澈如鏡,塘外有坪,方石鋪地,亦如鏡平,遂有豁然開朗之感。

立坪中,悠然舉目,香固不絕如縷,鳥更往來如梭。目光為鳥所牽,東南方向,數排屋舍儼然,簷下累累,有物懸焉。趨近觀之,乃木製鳥巢,頂若“人”字,上下兩層,皆有小門。雲雀、八哥、麻雀之屬,從容出入。更有一種鳥兒,似鴿非鴿,羽有麻斑,乍然入目,竟如多年不見之故人,但覺眼熟,卻忘其名。靜心索之,此非幼時常見之斑鳩乎?餘問主人,此係野生還是人工養殖?主人云,皆從大自然中來此安家落戶。復又含笑雲,吾愛鳥,遂為鳥類營此安居工程。餘言,此等小木屋可稱鳥巢中別墅,然入住率不知幾許?主人笑指“別墅”曰,君不見門口皆有草,此為鳥叼銜鋪巢時而落,以此證之,二百六十巢,巢巢皆滿。餘稱善,見主人笑容歡快如兒童,而眼神純淨如小鳥,心異之。主人引客前行,兩旁忽現照片展示牆,皆為笑臉,有含羞微笑之江南少女,有叉腰大笑之西域瓜農,數以百計。見客人皆驚異,主人雖欲謙抑,然嘴角已稍露得意之笑。自言從小愛笑,又愛見人笑,及長,酷愛攝影,工作之餘,走遍大江南北,專拍笑臉,半生所積,已有數萬張,此“笑臉牆”上所展示,千分之一也。言畢,笑容已從嘴角擴散至眉梢。眾皆笑,一時頭上楊梅,身邊月季,無不粲然。異香滿園,而笑語常盈,十三村,亦可稱香樂園也。

然十三村以村為名,以園為貌,實則為廠也。所見屋舍,牆掛綠蔓,簷懸鳥巢,入其內,則玻璃牆中,皆為現代化工藝設備。來客隔透明玻璃而望,但見無菌灌裝生產線自動運行,卻不聞有聲。餘以為花香果香溢於外,另一種香氣當自內出,至此卻無聲無臭,深詫之。主人已導客出。才出廠房,香復如故。隨主人曲折前行,異香愈濃。至一洞口,躬身而入後,花香果香頓時全消,撲鼻而來者,皆是鬱郁醬香。洞內陰涼,頂為拱形,道如長帶,時見分岔,頗似曹孟德所營之地下運兵道。然洞內無兵,惟見醬壇沿兩壁而壘,成千上萬,宛如身著褐色鎧甲之古代士兵,肅立無聲。壇壁雖厚,封蓋雖嚴,然經古法發酵之香,醞釀既久,體量又大,從歲月深處噴湧而出,無可遮掩。此香醇厚,雖濃烈卻不醉人,宛如長者,春風滿面,熱情待客,舉止雍容有度,涵養深厚自然,不使人有絲毫壓迫侷促之感。客皆不時駐足摩挲壇身,或閉目深吸,欲將此香納入臟腑,永固體內。主人不多言,但徐徐而行,引客至洞中央方形石室內。眼前赫然現一巨壇,高逾常人,腰身寬闊,仿若古代大將,橫立陣前。主人言,三國時吳國黃蓋受命在此屯兵,常苦於食物易腐,致生疫病。後有土人獻醃製之方、窖藏之法,不惟永絕此患,且士兵食之身強體健,樂居此地。黃蓋大喜,脫口而出:千軍易得,一醬難求。十三村遂以醬菜聞名天下,其法傳承千年,未曾斷絕。公司成立二十餘年來,亦只於此一醬中下工夫,將現代科技融入古法,心不二用,務精探微。目前公司主營香菇醬,不欲爭辣,但以鮮純之料,醇香之味,行營養口味兼得之道。造此巨型醬壇,一為紀念先人,一為明示初心。主人言畢,客皆頷首。世間一物一技,能代代守護,歷千年而不絕,已屬難得。千年後又使之大放光芒,非有精誠之心、卓越之識、堅毅之行不可。此醬固難求,此人更難得。此人謂誰?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創始人,全國道德模範,主人李國武是也。

餘自十三村歸,攜香菇醬一盒八瓶至家。中分原味、牛肉味和香辣味。牛肉與辣,餘素喜之,以之拌飯,不必再添其他菜餚,只需佐以清湯一碗。但覺菇香清幽,竟能統御辣味,口舌生津,而於腸胃略無刺激。小女自小不食辣,佐以原味醬,飯量竟然翻倍。以之下面,亦再不嫌面多。此物入門不過半月,已食之將盡。香菇醬之魅力,大人小孩均不能抵擋矣。餘思世間佳食,有令口齒生香而於身體無益者,有大益於身心而少滋味者,偏美已屬珍物,兼善更為難得。香菇醬之造,乃循吾國中正之道,以求真向善之心,調和諸味,方至全美。一物之成,固有秘術,然亦有大道存焉,方能傳諸久遠。香菇醬,中正美善之食也;十三村,中正美善之地也。美善緣何?正心誠意以利天下也。

向上滑動查看全文

既然都挺好,那麼輿論場中的爭議到底從何而來?顯然,公眾和主辦方的評價體系出現了嚴重的錯位。十三村食品的初衷是宣傳企業文化,而網友們關注的倒是獲獎作品的文學價值。於是乎,在這場風波裡“躺槍”的受害者已然呼之欲出,它就是無辜的文學。

其實,這場徵文比賽從一開始就和文學相隔十萬八千里。既然是為了宣傳品牌,主辦方何不老老實實承認,這就是一場“軟文”大賽呢?要知道,任何主題先行(何況是如此露骨的主題)、功利色彩濃厚的文章,都不配“文學”二字。

獲獎者馬笑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侃侃而談,“文學並不依賴獎項而存在,作家也不要總是惦記著這個或那個文學獎。”然而,他寫下的這篇文章,和人民無關,和社會無關,更與文學無關。既然如此,何不讓文學清淨一下呢?

有意思的是,馬笑泉的腦袋上,還籠罩著湖南省作協副主席的耀眼光環。他的獲獎和身份、職位有沒有關係,外人不該妄加揣測,但身為作協副主席,竟然親自下場為一家企業背書,仍有值得商榷之處。別忘了,作協的本職工作更應該是繁榮文學事業、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

不必諱言,近年來文學不斷受到商品經濟大潮的衝擊。但無論何時,文藝作品凝聚人心、塑造靈魂的作用都不該被忽視。文學兩個字背後蘊含的重量和意義,更不容褻瀆。只要符合市場價值,湖南最貴文章多貴都是合理的,只不過,別再讓文學“躺槍”就好。

有深度、有態度、有溫度的新聞評論,盡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