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創新,引領世界經濟持續發展

開放創新,引領世界經濟持續發展

——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②

只有敢於創新、勇於變革,才能突破世界經濟增長和發展的瓶頸,也才能加快新舊增長動力轉換

能開也能飛的汽車,全球最細、最短的胰島素注射針頭,會進行垃圾分類的機器人……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一個個科技感十足、未來感滿滿的產品,讓人大開眼界。這些產品,既豐富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想象,也展現著開放創新對於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意義。

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著眼於做大全球市場的蛋糕、做實全球共享的機制、做活全球合作的方式,明確提出“共建開放創新的世界經濟”。這一倡議,既治標以求經濟增長,又治本以謀長遠發展,為世界經濟把準了脈,開對了方,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贊同。

开放创新,引领世界经济持续发展 | 评论员观察

當前,世界經濟再次來到十字路口。一方面,傳統增長引擎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減弱,加之逆全球化、保護主義等思潮抬頭,導致全球增長動能不足,世界經濟已經進入新舊動能轉換期。另一方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處在實現重大突破的歷史關口,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催生互聯網+、分享經濟、3D打印、智能製造等新業態、新模式,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學習方式,展示著世界經濟發展的廣闊前景。一邊是增長動能不足,下行壓力加大,一邊又是時代浪潮奔騰而至,巨大商機、巨大潛力、巨大需求正在被創造。能否把握歷史性機遇,加快新舊增長動力轉換,考驗著各國的智慧和勇氣。

創新是從根本上打開增長之鎖的鑰匙,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與以往歷次工業革命相比,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指數級速度展開。潮流來了,跟不上就會落後,就會被淘汰,如果不應變、不求變,將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個時代。總結歷史經驗就會發現,體制機制變革釋放出的活力和創造力,科技進步造就的新產業和新產品,是歷次危機後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實現復甦的根本。只有敢於創新、勇於變革,才能突破世界經濟增長和發展的瓶頸,也才能加快新舊增長動力轉換,共同創造新的有效和可持續的全球需求,引領世界經濟發展方向。正如習近平

主席強調的:“創新發展是引領世界經濟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开放创新,引领世界经济持续发展 | 评论员观察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科技創新更需要加強國家之間的協同、聯動。只有深化國際創新交流合作,超越疆域侷限和人為藩籬,才能集全球之智,克共性難題,更好應對各自和共同的發展挑戰。習近平主席指出:“各國應該加強創新合作,推動科技同經濟深度融合,加強創新成果共享,努力打破制約知識、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流動的壁壘,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技術交流合作,讓創新源泉充分湧流”。尤其要看到,設立知識產權制度的目的是保護和激勵創新,而不是形成知識壟斷,更不是人為製造科技霸權。為了更好運用知識的創造以造福人類,我們應該共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而不是搞知識封鎖,製造甚至擴大科技鴻溝。

經濟學研究表明,從長期來看,技術進步是經濟持續增長的源泉。從全球多國科研人員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捕獲到黑洞的首張照片,到中非聯合研究中心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科技平臺,再到中國工程科技突破了“一帶一路”沿線基礎設施項目的眾多技術難題、助推當地經濟發展……一個個科技成果,無不表明科技創新需要開放合作。堅持開放創新,促進各國開放合作,共享創新發展成果,這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願,也是引領世界經濟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